[发明专利]一种Nb‑Ti‑Ta‑C合金棒材及其制备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1610595662.7 | 申请日: | 2016-07-26 |
公开(公告)号: | CN106011575B | 公开(公告)日: | 2017-09-26 |
发明(设计)人: | 喻吉良;郑欣;刘辉;王峰 | 申请(专利权)人: | 西北有色金属研究院 |
主分类号: | C22C27/02 | 分类号: | C22C27/02;C22C1/03;B21C23/08 |
代理公司: | 西安创知专利事务所61213 | 代理人: | 谭文琰 |
地址: | 710016*** | 国省代码: | 陕西;6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nb ti ta 合金 及其 制备 方法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合金棒材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Nb-Ti-Ta-C合金棒材及其制备方法。
背景技术
铌(Nb)在难熔金属中比重最小,铌合金与其它难熔金属相比有较高的比强度、优良的塑性,加工性能和可焊性,同时它还具有小的热中子吸收截面和抗液体金属侵蚀能力。作为高温结构材料,铌合金具有较好的高温强度,良好的加工成形性能,在过去几十年里在航空航天领域得到了广泛的应用。但是,随着航空航天技术和国防工业的发展,要求高温结构材料在1200℃以上高温和氧化环境中承受高的应力。为了提高铌合金的高温强度,传统的高强铌合金是在铌中添加大量的高熔点难熔金属(如W、Mo、Ta和Hf等)进行固溶强化,提高铌合金的使用温度。由于合金化程度很高,晶格产生严重的畸变,使铌合金的塑性严重下降,材料的加工性能变差,成品率很低,而且单一的固溶强化机制难以大幅提高铌合金的高温力学性能;同时,由于引入了大量的W、Mo、Ta和Hf等元素,使铌合金的比重变大和严重恶化了高温抗氧化性能,不利于在航空航天上的应用。另一种高强铌合金是NbC弥散强化铌合金,虽然NbC具有高熔点、高硬度和高的弹性模量,能显著提高铌合金的高温强度,但NbC偏聚严重,使材料的塑性严重下降,加工成形困难,并且降低了材料使用的可靠性。
发明内容
本发明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在于针对上述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了一种Nb-Ti-Ta-C合金棒材。该合金棒材室温抗拉强度为1060MPa~1205MPa、室温延伸率为13%~20%,在1400℃条件下的抗拉强度为312MPa~415MPa,在1400℃空气环境中氧化100h后合金棒材的损失0.18mg/cm2~0.093mg/cm2,由此证明该Nb-Ti-Ta-C合金棒材具有优异的高温强度,较好的室温塑性和高温抗氧化性能,能够在超高温空气环境中使用。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Nb-Ti-Ta-C合金棒材,其特征在于,由以下质量百分比的成分组成:Ti 25%~35%,Ta 5%~15%,C 0.2%~0.6%,余量为Nb和不可避免的杂质。
上述的Nb-Ti-Ta-C合金棒材,其特征在于,由以下质量百分比的成分组成:Ti 28%~32%,Ta 8%~12%,C 0.3%~0.5%,余量为Nb和不可避免的杂质。
上述的Nb-Ti-Ta-C合金棒材,其特征在于,由以下质量百分比的成分组成:Ti 30%,Ta 10%,C 0.4%,余量为Nb和不可避免的杂质。
另外,本发明还提供了一种制备上述的Nb-Ti-Ta-C合金棒材的方法,其特征在于,该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步骤一、将钛粉、钽粉和碳粉置于非自耗真空电弧炉中,抽真空至炉内气压小于5×10-4Pa,然后向抽真空后的非自耗真空电弧炉内通入氩气,在氩气气氛保护下,在熔炼温度为3000~3300℃下熔炼1~3次,得到成分均匀的Ti-Ta-C中间合金;
步骤二、对步骤一中所述Ti-Ta-C中间合金进行机械破碎,得到中间合金粉体,然后向中间合金粉体中添加铌粉,混合均匀后压制成电极;
步骤三、将步骤二中所述电极置于真空自耗电弧炉中,在真空度不大于5×10-2Pa的条件下电弧熔炼1~3次,随炉冷却后进行扒皮处理,得到铸锭;所述电弧熔炼的熔炼电流为8kA~10kA,所述电弧熔炼的熔炼电压为35V~45V;
步骤四、将步骤三中所述铸锭在挤压温度为1100℃~1300℃,挤压比为5~9的条件下进行挤压,冷却后进行扒皮处理,得到Nb-Ti-Ta-C合金棒材。
上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一中所述钛粉、钽粉和碳粉的质量纯度均不小于99.5%。
上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二中所述铌粉的质量纯度不小于99.5%。
上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二中所述中间合金粉体的粒度不大于100μm。
上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四中所述挤压温度为1150℃~1250℃,挤压比为6~8。
本发明与现有技术相比具有以下优点:
1、本发明采用非自耗真空电弧熔炼方法制备Ti-Ta-C中间合金,在非自耗真空电弧熔炼过程中Ti与C发生反应生成TiC,Ta与C发生反应生成TaC,然后再采用真空自耗电弧熔炼+热挤压工艺过程制备Nb-Ti-Ta-C合金棒材,粗大的树枝晶组织完全被破碎和细化,并且TiC和TaC陶瓷相弥散均匀分布在Nb基体中。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西北有色金属研究院,未经西北有色金属研究院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610595662.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