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聚丙烯复合材料及其制备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1610595622.2 | 申请日: | 2016-07-26 |
公开(公告)号: | CN107652534A | 公开(公告)日: | 2018-02-02 |
发明(设计)人: | 袁小亮;魏峰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国石化扬子石油化工有限公司;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C08L23/12 | 分类号: | C08L23/12;C08K13/04;C08K7/08;C08K5/134;C08K5/526 |
代理公司: | 南京知识律师事务所32207 | 代理人: | 万婧 |
地址: | 210048 江苏***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聚丙烯 复合材料 及其 制备 方法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聚丙烯材料,特别是涉及一种低密度和高模量的聚丙烯复合材料及其制备方法。
背景技术
聚丙烯的来源广泛,其相对密度小,加工性能优良,而且聚丙烯的耐热性好,可在100~120℃条件下长期使用。此外聚丙烯还具有优良的耐化学腐蚀性、电绝缘性和较小的介电率,具有较好的刚性和耐折叠性,其制品无毒无味、光泽性好。因而聚丙烯被广泛应用于汽车、家电、机械、包装等领域。
但是聚丙烯材料具有弹性模量较低的缺点,难以满足在工业中的应用要求。主要的改性方法是加入滑石粉,对于提高聚丙烯的刚性效果明显,却会同时增加聚丙烯的密度,在一些应用领域不利于轻量化的要求。针对这一问题,本发明着重研究在提高聚丙烯的刚性强度的同时,降低聚丙烯复合材料的密度,具有较好的市场前景。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成本低,制造工艺简单的具有高模量低密度的聚丙烯复合材料及其制备方法。
本发明采用的技术方案如下:
一种聚丙烯复合材料,按以下的重量配比称量物料:聚丙烯80~95份,无机粉体5~20份,偶联剂0.02~0.2份,抗氧剂0.1~0.3份。
所述的聚丙烯为一种或几种聚丙烯按不同比例的混合体。
所述的无机粉体为硫酸镁晶须、钛酸钾晶须、硫酸钙晶须、硫酸镁晶须、碳酸钙母粒、滑石粉中至少一种。
所述的偶联剂为硅烷偶联剂、铝酸酯偶联剂、钛酸酯类偶联剂中至少一种。
所述的抗氧剂为四[β-(3,5-二叔丁基-4-羟基苯基)丙酸]季戊四醇酯(简称1010)和三[2,4-二叔丁基苯基]亚磷酸酯(简称168)的组合物。
聚丙烯复合材料的制备方法,可按如下步骤制得:
(1)将无机粉体在100~150℃下,干燥2小时;
(2)将聚丙烯、无机粉体、偶联剂、抗氧剂加入混合机中搅拌直至充分混合;
(3)将混合物加入到挤出机中熔融共混挤出、冷却、切粒得到具有低密度高模量的聚丙烯复合材料。
有益效果:
本发明的具有低密度和高模量的聚丙烯复合材料,使用增刚效果更好的无机粉体填充剂,减少了填充剂的使用,使密度增加不大。同时无机粉体在偶联剂的作用下,与基体聚丙烯的相互作用增强,提高材料的刚性。
配方相对其他专利更为简单,减少了弹性体的加入,并且采用了新型的硫酸镁晶须,取得了低密度和高模量两者兼有的聚丙烯复合材料。
具体实施方式
本发明制备具有低密度和高模量的聚丙烯复合材料的方法:第一步是将无机粉体在100~150℃下,干燥2小时;第二步将聚丙烯、无机粉体、偶联剂、抗氧剂加入混合机中搅拌直至混合充分;第三步将上述混合物送入双螺杆挤出机,在螺杆的输送和剪切作用下,充分熔融、复合,后经机头挤出、拉条、冷却、风机吹干、切粒,最后包装。
下面对本发明的具体实施方式进行详细说明,但是需要指出的是,本发明的保护范围并不受这些具体实施方式的限制,而是由权利要求书来确定。
实施例1
先将20份无机粉体硫酸镁晶须(H803i,美利肯公司)在150℃的烘箱中干燥2小时,称取80份聚丙烯(630,扬子石油化工有限公司;1215C,扬子石油化工有限公司,两者按1∶1共混)、0.2份铝酸酯偶联剂(TC-130,深圳市海成兴业科技有限公司)、0.1份抗氧剂(09助剂,北京吉海川科技发展有限公司,主要成分为1010和168,下同)在高速搅拌机中混合均匀后加入双螺杆挤出机中,在温度160~220℃(各区的温度分别为160℃、190℃、200℃、220℃、220℃、220℃、190℃,下同,略)下熔融共混挤出、冷却、切粒得到聚丙烯复合材料。
实施例2
先将10份无机粉体硫酸镁晶须(H803i,美利肯公司)在150℃的烘箱中干燥2小时,称取90份聚丙烯(630,扬子石油化工有限公司;1215C,扬子石油化工有限公司,两者按1∶1共混)、0.02份硅烷偶联剂(KH-570,深圳市海成兴业科技有限公司)、0.3份抗氧剂(09助剂,北京吉海川科技发展有限公司)在高速搅拌机中混合均匀后加入双螺杆挤出机中,在温度160~220℃区间内熔融共混挤出、冷却、切粒得到聚丙烯复合材料。
实施例3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国石化扬子石油化工有限公司;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未经中国石化扬子石油化工有限公司;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610595622.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