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虚拟资源的自动弹性伸缩方法及装置有效
| 申请号: | 201610594541.0 | 申请日: | 2016-07-26 |
| 公开(公告)号: | CN107656807B | 公开(公告)日: | 2021-06-29 |
| 发明(设计)人: | 王喆;李金成 | 申请(专利权)人: |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
| 主分类号: | G06F9/50 | 分类号: | G06F9/50 |
| 代理公司: | 广州三环专利商标代理有限公司 44202 | 代理人: | 郝传鑫;熊永强 |
| 地址: | 518129 广东***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虚拟 资源 自动 弹性 伸缩 方法 装置 | ||
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了一种虚拟资源的自动弹性伸缩方法及装置,其中方法包括:接收针对目标伸缩组的至少一个工作指标的监控告警;根据监控告警,确定针对目标伸缩组的伸缩策略;当伸缩策略为增加实例时,获取目标伸缩组的实例规格,实例规格为预先根据针对目标伸缩组的至少一个工作指标的监控数据的统计信息确定得到的;向实例资源管理平台发送携带实例规格的增加实例请求,以使实例资源管理平台按照该实例规格,为目标伸缩组增加实例。即本发明实施例中新增实例的实例规格,是根据伸缩组的工作指标所反映的负载情况来进行更新的,可以提升伸缩组实例的资源分配精度和资源利用率。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电子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虚拟资源的自动弹性伸缩方法及装置。
背景技术
资源的弹性作为云计算数据中心的一个重要特性,其主要是基于自动弹性伸缩(Auto Scaling)技术来实现。自动弹性伸缩技术,采用某一固定的自动弹性伸缩策略,在某个应用的伸缩组负载变化增加或者减少时,对该应用的伸缩组中虚拟化实例数量进行相应地增加或者减少。实际应用中,由于云计算数据中心常常无法预知应用的实际负载需求,因此,在当前负载需求超过或者即将超过云计算数据中心的资源所能承受的负载时,云计算数据中心需要添加更多的虚拟化实例来应对当前所能承受以外的负载,相反地,当云计算数据中心的资源所能承担的负载远远超出了当前负载需求时,云计算数据中心需要减少未被用到的虚拟化实例,因而,云计算数据中心可采用自动弹性伸缩技术对应用的虚拟化实例数量进行控制。
现有技术中,虚拟化实例都是按照不同的规格来配置的。例如,虚拟化实例可以按照CPU主频为1G,内存为2G的规格来配置,也可以按照CPU主频为2G,内存为4G的规格来配置,这种配置方式缺乏精度,如果初始配置的实例规格过高容易造成资源浪费,如果初始配置的实例规格过低容易造成分配给实例的资源不足。
发明内容
本发明实施例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在于,提供一种虚拟资源的自动弹性伸缩方法及装置,用于按照以实际资源需求进行定时更新的实例规格,为伸缩组增加实例,提升了伸缩组实例的资源分配精度和资源利用率。
本发明第一实施例提供了一种虚拟资源的自动弹性伸缩方法。虚拟资源的自动弹性伸缩装置接收到针对目标伸缩组的至少一个工作指标的监控告警根据监控告警后,就确定针对目标伸缩组的伸缩策略,在伸缩策略确定为增加实例的情况时,获取预先根据目标伸缩组的至少一个工作指标的监控数据的统计信息确定得到的实例规格,最后向实例资源管理平台发送携带实例规格的增加实例请求,增加实例请求用于指示实例资源管理平台按照该实例规格,为目标伸缩组增加实例。
在该技术方案中,虚拟资源的自动弹性伸缩装置新增实例的实例规格,是根据目标伸缩组的工作指标所反映的负载情况来进行更新的,这样就可以避免固定实例规格时所造成的实例规格初始配置难的问题,可以提升伸缩组实例的资源分配精度和资源利用率,同时也可以保证伸缩组的相对稳定。
在第一方面的第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虚拟资源的自动弹性伸缩装置获取所述目标伸缩组的实例规格之前,先获取针对所述目标伸缩组的至少一个工作指标的监控数据,根据获取到的监控数据,确定针对所述目标伸缩组的至少一个工作指标的监控数据的统计信息,再根据所述目标伸缩组的至少一个工作指标的监控数据的统计信息,确定所述目标伸缩组的实例规格。
在该技术方案中,虚拟资源的自动弹性伸缩装置将目标伸缩组的工作指标的监控数据经过统计分析后,得到能够反映目标伸缩组的负载需求的统计信息,从而可以根据目标伸缩组的负载需求定时的更新目标伸缩组的实例规格,提升伸缩组实例的资源分配精度和资源利用率。
结合第一方面的第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在第二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虚拟资源的自动弹性伸缩装置确定所述目标伸缩组的实例规格后,将确定得到的所述目标伸缩组的实例规格覆盖所述目标伸缩组的原有实例规格。
在该技术方案中,虚拟资源的自动弹性伸缩装置将目标伸缩组更新后的实例规格替换原有实例规格,可以节约存储空间。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华为技术有限公司,未经华为技术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610594541.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