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混凝土排水管涵检测钻孔快速修复支模装置及其修复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1610590198.2 | 申请日: | 2016-07-25 |
公开(公告)号: | CN106049644B | 公开(公告)日: | 2018-04-17 |
发明(设计)人: | 周骅;余凯华;沈建彪;鲍月全;辛伟;张琦;王秋光;张彦晶;李宁;季斌;盛忠明;严晔明;韩晓嫣;谢永健;唐坚;邓旭;江晓华;李震宇;徐禅 | 申请(专利权)人: | 上海市城市排水有限公司;上海岩土工程勘察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E03F3/06 | 分类号: | E03F3/06 |
代理公司: | 上海汉声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31236 | 代理人: | 胡晶 |
地址: | 200070 *** | 国省代码: | 上海;3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混凝土 排水管 检测 钻孔 快速 修复 装置 及其 方法 | ||
1.一种混凝土排水管涵检测钻孔快速修复支模装置,用于修复管涵顶板上的检测钻孔,其特征在于,包括第一挡板、第二挡板、第三挡板、第一固定连杆、第二固定连杆、第三固定连杆、第四固定连杆和连杆定位组件,其中:
所述第二固定连杆和第三固定连杆的下端分别通过相应的铰接部件与所述第二挡板和第三挡板对应铰接,所述第一固定连杆和第四固定连杆同位于所述第一挡板上,且沿所述第一挡板的长度方向设置,所述第一固定连杆和第四固定连杆的下端分别通过相应的铰接部件与所述第一挡板对应铰接,总共形成左中右三个独立的连接结构;
三个独立的连接结构依次通过所述检测钻孔深入到所述排水管涵的内部,进而使得所述第一挡板、第二挡板和第三挡板在管涵内部展开后相互咬合连接,组合成一孔底模板,所述孔底模板抵接于所述排水管涵内壁并覆盖所述检测钻孔的下端面;
所述第一固定连杆、第二固定连杆、第三固定连杆和第四固定连杆的上端与所述连杆定位组件固定连接,所述连杆定位组件的截面积大于所述检测钻孔的孔面积,以覆盖所述检测钻孔的上端面。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混凝土排水管涵检测钻孔快速修复支模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挡板的左右两侧对称设置有若干组合定位柱,所述第二挡板和第三挡板靠近所述第一挡板的一侧上相对若干个组合定位柱的位置相应设置有数量相同的若干个组合定位孔,所述第一挡板上的组合定位柱分别穿过所述第二挡板和第三挡板上的组合定位孔,使得所述第一挡板、第二挡板和第三挡板连成一体,组合成孔底模板。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混凝土排水管涵检测钻孔快速修复支模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挡板的横截面呈凸字形,其左右两端形成台阶状结构,所述第二挡板和第三挡板位于所述第一挡板的左右两侧上方,并通过所述台阶状结构与所述第一挡板咬合。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混凝土排水管涵检测钻孔快速修复支模装置,其特征在于,还包括密封止水材料,所述密封止水材料分别涂覆于所述第一挡板的台阶状结构及其上表面上,以及所述第二挡板和第三挡板的上表面及其两者相对的内侧面上。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混凝土排水管涵检测钻孔快速修复支模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挡板的横截面呈矩形,所述第二挡板和第三挡板位于所述第一挡板的左右两侧上方,所述第二挡板和第三挡板相对的两个内侧面相互抵接后压合于所述第一挡板上方。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一种混凝土排水管涵检测钻孔快速修复支模装置,其特征在于,还包括密封止水材料,所述密封止水材料分别涂覆于第一挡板的上表面上,以及所述第二挡板和第三挡板的上表面及其两者相对的内侧面上。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混凝土排水管涵检测钻孔快速修复支模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连杆定位组件包括一连杆定位板,所述连杆定位板上设有一注浆孔和四个连杆定位孔,其中:
四个所述连杆定位孔围绕所述注浆孔呈矩形均匀分布,且均位于所述检测钻孔在所述连杆定位板上的投影范围内。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一种混凝土排水管涵检测钻孔快速修复支模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固定连杆、第二固定连杆、第三固定连杆和第四固定连杆的上端均设有螺纹,并分别穿过四个所述连杆定位孔后与螺帽螺纹连接,进而使得所述第一固定连杆、第二固定连杆、第三固定连杆和第四固定连杆与所述连杆定位板固定连接。
9.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一种混凝土排水管涵检测钻孔快速修复支模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连杆定位板上还均匀设置有若干个膨胀螺栓孔,与若干所述膨胀螺栓孔数量相对应的膨胀螺栓穿过所述膨胀螺栓孔将所述连杆定位板固定于所述排水管涵顶板外表面上,用以防止所述连杆定位板发生水平移动。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上海市城市排水有限公司;上海岩土工程勘察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未经上海市城市排水有限公司;上海岩土工程勘察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610590198.2/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玻璃钢管道缠绕生产工艺的刮涂胶与收胶一体化装置
- 下一篇:一种烧烤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