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醇胺类离子液体催化合成氧杂蒽二酮类化合物开环衍生物的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1610586490.7 | 申请日: | 2016-07-25 |
公开(公告)号: | CN106220509B | 公开(公告)日: | 2017-11-07 |
发明(设计)人: | 朱安莲;李凌君;李志勇;杜春燕;王明月 | 申请(专利权)人: | 河南师范大学 |
主分类号: | C07C201/12 | 分类号: | C07C201/12;C07C205/45;C07C45/74;C07C49/747;C07C49/753;C07C221/00;C07C225/22;C07D213/50;C07D307/46 |
代理公司: | 新乡市平原专利有限责任公司41107 | 代理人: | 路宽 |
地址: | 453007 *** | 国省代码: | 河南;4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醇胺类 离子 液体 催化 合成 氧杂蒽二 酮类 化合物 开环 衍生物 方法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精细化学品的绿色合成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醇胺类离子液体催化合成氧杂蒽二酮类化合物开环衍生物的方法。
背景技术
氧杂蒽二酮的开环衍生物是许多天然产物分子的结构单元,在药物化学方面占据重要地位,具有重要的药理学和生理学活性,比如可以用做抗病毒物质、抗菌药。此外,它们在染料、荧光材料和激光技术方面也有很多用处。传统合成氧杂蒽二酮类化合物开环衍生物的方法多是在酸性催化剂作用下,活泼亚甲基化合物和芳香醛之间的反应,这些Bronsted酸或Lewis酸性催化剂包括十二烷基苯磺酸(T.S.Jin,J.S.Zhang,T.T.Guo,et al.Synlett.,2004,866)、InCl3·4H2O(X.Fan,X.Hu,X.Zhang,et al.Can.J.Chem.,2005,83,16)、聚苯胺-甲苯磺酸盐(A.John,P.J.P.Yadav,S.Palaniappan.J.Mol.Catal.A:Chem.,2006,248,121)和酸性树脂(B.Das,P.Thirupathi,I.Mahender,et al.J.Mol.Catal.A:Chem.,2006,247,233)等催化剂,而且反应往往需要使用大量的有机溶剂(张岩,程梅园,商志才.Chin.J.Org.Chem.2011,31,814),且需要加热或微波照射(屠树江,邓旭,周建峰等.Chem.J.Chin.Universities.2002,23,222)等条件,这些反应体系往往需要较长的反应时间,而且催化剂价格昂贵且制备过程繁琐,反应和后处理过程均较复杂,而且催化效率较低,难以实现大规模制备。另外,几乎所有已有的催化剂都是酸性催化体系,这使得含有某些酸性敏感基团的底物不能在现有的催化剂条件下实行有效地转化。因此,开发一种具有温和的酸碱性,可以有效避免挥发性溶剂的使用,并且可以在温和条件下高效促进氧杂蒽二酮类化合物开环衍生物合成的方法具有重要的应用前景。
近年来,离子液体作为一种新型绿色溶剂和催化剂,在学术界和产业界引起了人们的广泛关注,它们以不易挥发、良好的可设计性、高的热稳定性和化学稳定性及可循环使用等特性,在催化行业表现出广阔的应用前景。醇胺类离子液体的酸碱性可以通过对其阳离子上取代基的长度及阴离子的酸碱性进行调节,并可以有效地促进Friedel-Crafts反应(Sanap.A K,Shankarling.G S.RSC Advances,2014,4,34938),Henry反应(Sing.B S,Lobo.H R,Shankarling.G S.Catalysis Communications,2012,24,70),Knoevenagel反应(Zhu A L,Liu R X,Li L J,et al.Catalysis Today,2013,200,17)及Biginelli反应(Zhu A L,Liu Q Q,Li L J,et al.Catalysis letters,2013,143,463)的高效进行,但未曾有文章或相关专利报道其在催化合成氧杂蒽二酮类化合物开环衍生物中的应用。
发明内容
本发明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了一种制备简单且方便高效的醇胺类离子液体催化合成氧杂蒽二酮类化合物开环衍生物的方法。
本发明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采用如下技术方案,醇胺类离子液体催化合成氧杂蒽二酮类化合物开环衍生物的方法,其特征在于:以醛类化合物和5,5-二甲基-1,3-环己二酮为底物,以醇胺类离子液体为催化剂,在室温下搅拌反应0.5-4h制得目标产物氧杂蒽二酮类化合物开环衍生物,其中醇胺类离子液体的阳离子为醇胺类离子液体的阴离子为CH3COO-、C2H5COO-或CH3CHOHCOO-,醛类化合物为R为H、4-OH、2-OH、4-F、4-Cl、4-Br、4-CH3、4-OCH3、4-CF3、4-NO2、3-NO2、2-NO2、4-OH-3-OCH3、2-Cl、2,4-Cl2,2-Br或4-(CH3)2N。
进一步优选,所述的醛类化合物、5,5-二甲基-1,3-环己二酮和醇胺类离子液体的投料摩尔比为1:2:0.1-1.5。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河南师范大学,未经河南师范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610586490.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