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旋转相变换热器及工作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1610579539.6 | 申请日: | 2016-07-22 |
公开(公告)号: | CN106091778B | 公开(公告)日: | 2017-09-29 |
发明(设计)人: | 徐雷;鞠全勇;牟福元 | 申请(专利权)人: | 金陵科技学院 |
主分类号: | F28D20/02 | 分类号: | F28D20/02 |
代理公司: | 南京众联专利代理有限公司32206 | 代理人: | 蒋昱 |
地址: | 210000 江***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新型 旋转 相变 换热器 工作 方法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设备散热与工业高效换热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旋转相变换热器及工作方法。
背景技术
很多设备在工作中会使激光发射器等关键部件在短时间内聚集大量的热量,为保证设备正常工作,需要高效的换热设备对电子部件进行散热,因此就需要设计相应的换热器,相变换热器作为一种新型的换热器,能够利用相变材料的相变潜热提高换热效率,同时利用高能设备间歇使用的工作特性,短时间快速吸热取冷,长时间蓄冷备战,成为高效换热系统中冷凝换热器的最佳选择,然而相变材料导热系数低成为相变换热器强化换热的最大制约,合理的换热器结构设计以提高相变换热系数成为提高相变换热器性能的关键技术,因此有人想到设计如下换热器;
1)CN102706194B超级相变换热器,该专利中换热器热源为大功率强流粒子束或强激光等热功率照射,冷源为一种可由液态沸腾气化为气态的传热介质,换热器中仅存在1种工质。换热器中相变材料仅产生气化过程,相变过程不可逆,换热器存在2个空间区域(空腔):圆筒外侧液体区域、圆筒中心气体区域,两区域联通,存在热质交换,两区域靠旋转离心作用分离,除此之外,旋转的作用还有使受热面动态更换,并且换热器上部松套在基础支撑上,下部使用驱动装置驱动转动,没有提及密封性能以及转动对换热器上游与下游部件的影响。
2)CN102829662A一种旋转相变蓄热装置,其换热器主要具有3个腔体:上进水腔体、胶囊相变蓄热球腔体与下出水口腔体,3个腔体相互连通。换热器中存在两种工质:热水与相变球中的相变材料,换热过程为热水或冷水与胶囊相变蓄热球中的相变材料进行换热,未提及相变过程(但胶囊型相变球也只可能发生固-液相变,液-气相变体积变化太大,胶囊会爆);吸热和放热通过进水口通入热水或冷水进行区分,冷热工质共用同一通道(共用通道将限制冷热工质必须为同种工质,仅温度不同),吸热与放热过程必须单独进行,并且其旋转装置的作用为带动翻动板转动,搅动胶囊型相变蓄热球的翻滚,使相变球之间形成复杂的换热通道,代替现有技术中结构形状复杂的换热器,使用的胶囊球较多,越多的胶囊球浪费的换热空间越多(胶囊球壁厚),储存的相变材料总量越少,满足系统换热要求的换热器体积越大。
因此两者都存在较大缺陷,本申请解决了以上缺陷,本申请热源为沿圆柱形换热器轴向流动的热工质,冷源为垂直穿透圆柱形换热器侧面的冷工质,另外换热器中相变换热工质层密封有储能(储冷)作用的相变材料,材料由固态受热融化为液态。换热器共有3种工质,相变材料既可受热融化,也可冷凝固化,相变过程可逆,本申请存在3个空间区域:热工质层、相变换热工质层与冷工质层,三个区域互不相同,仅发生热交换,换热器上下具有旋转接头,旋转接头能够在保证密封的条件下进行旋转运动,换热器旋转的同时,上游及下游部件保持固定静止,设计更加全面、合理,换热过程分为取冷过程与蓄冷过程,相变材料在取冷时由固态融化为液态,蓄冷时由液态凝固为固态,由于冷、热工质层完全独立,不共用流动通道,相变材料的吸热与放热两个过程可同时进行,且对工质无要求,具有更高的系统集成度。
发明内容
为了解决上述存在的问题,本发明提供一种旋转相变换热器及工作方法,其结构简单、集成度高、同时提高了相变材料蓄冷与取冷的换热效率,为相变高效换热在高能设备散热系统与工业高效换热系统中的运用提供了运用基础,为达此目的,本发明提供一种旋转相变换热器,包括换热器主体、旋转接头、固定接头、电机组、驱动齿轮、封板、热工质层、相变换热工质层、冷工质层和连接通道,所述换热器主体工作时处于旋转运动状态,所述换热器主体为圆柱体,所述换热器主体的上方和下方各有一个旋转接头,所述换热器主体与旋转接头通过位于换热器主体圆心位置的固定接头连接,所述换热器主体通过旋转接头与热流体管路连接,所述换热器主体的上下两端使用封板焊接密封,所述封板外圈有传动齿,所述换热器主体上下两侧的四个角各有一个驱动齿轮,所述驱动齿轮分别与换热器主体的封板的外圈的传动齿相互啮合,所述驱动齿轮分别为第一驱动齿轮、第二驱动齿轮、第三驱动齿轮和第四驱动齿轮,所述第一驱动齿轮通过转轴与第一电机组相连,所述第二驱动齿轮通过转轴与第二电机组相连,所述第三驱动齿轮通过转轴与第三电机组相连,所述第四驱动齿轮通过转轴与第四电机组相连,所述换热器主体内有热工质层、相变换热工质层与冷工质层,所述热工质层、相变换热工质层与冷工质层根据相应排列相连,所述热工质层与相变换热工质层在换热器内部,所述冷工质层与外界联通,相邻的两个热工质层之间通过1-3个连接通道进行连接,所述连接通道穿过相变换热工质层与冷工质层。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金陵科技学院,未经金陵科技学院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610579539.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传真接收系统及传真接收方法
- 下一篇:一种碳化物定向生长的耐磨钢铁的制备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