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能量床在审
申请号: | 201610576537.1 | 申请日: | 2016-07-21 |
公开(公告)号: | CN107088130A | 公开(公告)日: | 2017-08-25 |
发明(设计)人: | 康硕航 | 申请(专利权)人: | 康硕航 |
主分类号: | A61G13/00 | 分类号: | A61G13/00;A61G13/10;A61M16/00;A61M16/10;A61N1/44;A61F7/00;A61G10/00;A61L2/10 |
代理公司: | 上海宏威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31250 | 代理人: | 袁辉 |
地址: | 中国台湾台南市永康区西*** | 国省代码: | 台湾;7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能量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能量床,更具体地说,是一种可提供平躺休息同时产生热能、负离子及氧气的密闭空间,进而达到促进原始细胞催化的目的。
背景技术
俗语言:活动活动要活就要动。跑步、打拳等运动除了锻炼肌肉多就是为了要提高体温,因此运动会出汗,理由是体温升高了,众所知道排汗即排毒,但不知道真正重要的是运动提升体温提供细胞活耀的环境。因为我们正常体温摄氏36.5度,细胞还是保持每秒105个的更换新陈代谢,此体温的细胞是属于半休眠状态,而半休眠状态的细胞只是把原有老细胞转换另一细胞,如果该细胞也是病变细胞则新陈代谢出来的还是病变细胞,为何感冒后会发烧而且发烧后感冒就无药自愈,因为发烧39度以上细胞活跃醒过来了,开始工作产生新的正常好的细胞取代了病变细胞,细胞恢复正常,自然身体健康。而细胞成长所须要的养分就是氧气,我们在健身房运动体温上升了,但健身房的密闭空间氧气是不足的,让细胞恢复正常的条件不足。
森林叶绿素与太阳光合作用产生氧,所以走向森林呼吸新鲜的空气,慢步在森林中享受,但是身体体温未能提升仍维持摄氏36.5度,细胞保持在半休眠状态,充足的氧气环境还是用不上,没能产生好细胞。
另一细胞病变的原因,肉食,人体酸碱度正常是7.35至7.45,因为肉食酸性身体会自动平衡,因而酸碱度开始偏向酸性,当酸碱度正常7.35降到7.15,0.2酸碱度下降看似小事,其影响是吸收氧气的能力下降69.5%,也就是说二人在同一空间正常酸碱度7.35的人吸收空气中百分之21.8的氧气量,而肉食者身体酸碱度7.15的人吸收空气中的百分之21.8的69.5%的氧气量,真正吸收氧气量则只有6%左右,缺氧是细胞病变的主因之一,癌细胞成长的环境是厌氧的。因此能吸收多少氧气也是身体细胞好坏所关心的。
细胞的新陈代谢化学作用也会产生自由基,白血球攻击外来病毒所产生的自由基,负离子可以帮忙消减自由基。综合以上让身体保持健康的条件的缺失或缺一或缺二项要素。
发明内容
缘此,本发明人深感上述未能满足细胞新陈代谢的条件,因而发明一种能满足上述各种条件的构想,乃经过长久努力研究与制作改良,提供一种可细补、促进原始细胞催化的能量床。
本发明的主要目的是在提供一具密闭空间的床体内设有发热底板、负离子及氧气供给,进而提供可细补、促进原始细胞催化的能量床。
本发明的主要特征:一种能量床包括:一具密闭空间的床体,该床体上设有多个通气孔与底板,又于床体一侧设有可开启关闭的装置;一热源加热装置,其设于床体的底板下,该热源加热装置具有发热的效果;一负离子供应装置,其设于床体外侧,并设有管子将负离子导入密闭空间内;一氧气供给装置,其设于床体外侧,并藉由管路将氧气送入密闭空间内;电源控制箱,其设于床体外侧,该电源控制箱均与热源加热装置、氧气供给装置及负离子供应装置接通,并可由电源控制箱控制开启或停止;藉由上述构件的组成,即可提供一可于密闭的床体内加热、提供负离子与氧气,进而可使躺于床体内的人促进原始细胞催化,让身体更为健康。
本发明的能量床,该床体内设有多个加热灯或暖风机,故可让床体温度快速提升至所需的温度。
本发明的能量床,该床体内设有紫外线杀菌灯,可让床体内保持一清洁健康的空间。
本发明的能量床,该热源加热装置是由循环泵将加热的温水输送于铝管密闭水道内循环,进而达到导热的发热效果。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的立体透视图。
图2为本发明的立体图。
图3为本发明的使用剖视图。
符号说明:
1床体
10 门板
11 通气孔
12 通气孔
13 底板
2热源加热装置
3负离子供应装置
4氧气供给装置
40 氧气机
41 管路
5加热灯或暖风机
6紫外线杀菌灯
7电源控制箱
具体实施方式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康硕航,未经康硕航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610576537.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