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液体锂盐微管反应器及采用该反应器的液体锂盐生产工艺有效
申请号: | 201610575929.6 | 申请日: | 2016-07-21 |
公开(公告)号: | CN106076238B | 公开(公告)日: | 2018-04-13 |
发明(设计)人: | 廖帅玲;王盛;吴良煜;温雄;廖安顺;黄新宽 | 申请(专利权)人: | 宁德市凯欣电池材料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01J19/24 | 分类号: | B01J19/24;B01J8/06 |
代理公司: | 福州市众韬专利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35220 | 代理人: | 陈智雄,黄秀婷 |
地址: | 352100 福建*** | 国省代码: | 福建;35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液体 微管 反应器 采用 生产工艺 | ||
1.一种液体锂盐微管反应器,其特征在于:包括夹套(1)、设于夹套(1)内的一根以上的微管反应器本体(5)以及设于夹套(1)底部并且由夹套(1)内延伸连通至夹套(1)外的出料管(4),所述微管反应器本体(5)的下部填充有氟化锂固体(3),上部设有物料投入口(501),中部与用于向微管反应器本体(5)内鼓入气体的连接管(6)连接,所述微管反应器本体(5)的底部与出料管(4)连通,所述出料管(4)上位于夹套(1)外的端部设有出料口(401),出料管(4)内设有用于过滤氟化锂固体(3)的过滤装置(402);所述夹套(1)内设置有多根微管反应器本体(5),所述连接管(6)与各根微管反应器本体(5)均连接通气,所述夹套(1)内还设有出料盘(7),各根微管反应器本体(5)的底端均通过出料盘(7)与出料管(4)连通。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液体锂盐微管反应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出料盘(7)为中空圆盘状结构,所述出料盘(7)的上端面设有多个用于与微管反应器本体(5)连接的连接孔,出料盘(7)的下端面由周侧向中心下凸形成一弧形曲面且出料盘(7)下端面的中心处设有用于与出料管(4)连接的连接口。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液体锂盐微管反应器,其特征在于:所述连接管(6)的一端延伸到夹套(1)外,连接管(6)与夹套(1)的连接处设有密封胶,所述连接管(6)的伸出端设有用于鼓入五氟化磷气体的开口。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液体锂盐微管反应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夹套(1)呈圆筒形结构,夹套(1)的下部设有进水口(101),夹套(1)的上部设有出水口(102),所述夹套(1)通过进水口(101)与出水口(102)连接有冷却液循环系统,所述夹套(1)的下部设有用于穿设出料管(4)的安装孔,所述安装孔与出料管(4)密封连接。
5.一种用权利要求1-4任一所述的微管反应器制造液体锂盐的生产工艺,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
①在微管反应器本体(5)的下部预先填充氟化锂固体(3);向夹套(1)体内通入冷却液;
②将氟化锂与有机溶剂的混合反应溶剂从微管反应器本体(5)的物料投入口(501)投入到微管反应器本体(5)内;
③由连接管(6)向微管反应器本体(5)内通入五氟化磷气体,使五氟化磷与混合反应溶剂在微管反应器本体(5)内进行化学反应生成含有六氟磷酸锂的反应中间产物;
④含有六氟磷酸锂的反应中间产物继续向下流动,与预埋在微管反应器本体(5)下部的氟化锂固体(3)进一步充分反应后,从出料管(4)的出料口(401)排出,剩余氟化锂固体(3)经过滤装置(402)过滤,获得反应完全的含有六氟磷酸锂的反应最终产物。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生产工艺,其特征在于:所述有机溶剂为碳酸二甲酯或碳酸甲乙酯。
7.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生产工艺,其特征在于:所述冷却液为水或乙二醇。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宁德市凯欣电池材料有限公司,未经宁德市凯欣电池材料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610575929.6/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