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香油精电子鼻快速检测系统在审
申请号: | 201610573172.7 | 申请日: | 2016-07-20 |
公开(公告)号: | CN107643320A | 公开(公告)日: | 2018-01-30 |
发明(设计)人: | 张桂春 | 申请(专利权)人: | 张桂春 |
主分类号: | G01N27/00 | 分类号: | G01N27/00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110179 辽宁省沈阳市浑*** | 国省代码: | 辽宁;2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香油 电子 快速 检测 系统 | ||
所属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检测系统,尤其涉及一种香油精电子鼻快速检测系统。
背景技术
近年来食品安全问题层出不穷,而“民以食为天”,因此,“吃得安全,吃得健康”是人们在生活中最大的诉求。食品安全,不仅关系到个人的身体健康,而且还关系到下一代的体质问题。香油是从芝麻中提炼出来的,具有特别香味,故称为香油。按榨取方法一般分为机榨香油和小磨香油,小磨香油为传统工艺香油。由于芝麻油的市场价格高于其他植物油,不法者利用芝麻油特殊而浓厚的香味,在芝麻油中添加其他植物油冒充芝麻油出售,从中牟取暴利,甚至用香油精冒充香油出售,让不少购买者吃亏上当。
2008年,我国出台了芝麻油标准GB8233-2008。标准中明确规定了芝麻油的成分,只能含有芝麻一种原料,并且规定了香油品质的检定方法。目前常用的香油质量检测方法有:感官判定方法,近红外光谱法,威勒迈志法(Villavecchia),比色法和色谱法等。但这些方法如比色法、光谱法、感官判定法等,能够对香油的品质进行定性判定,但是化学检定方法周期、成本高,感官判定方法主观性强,无法实现对香油精含量定性或定量的快速判别。电子鼻作为一门新兴科学,近些年来在食品检测和农业领域有许多新的应用。如周亦斌、王俊将电子鼻用来检测番茄成熟度及贮藏时间,伍锦鸣,李敏健,沈光林等人将电子鼻应用在烟草分析测试中,于慧春等人用电子鼻来检测龙井茶叶品质,彭德川,阎红,辛松林等人将电子鼻技术应用于红花椒粉感观品质的快速分析中,邹小波、赵文杰用电子鼻实现了饮料的识别,张良谊等人用来测定空气中甲醛的含量。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为实现香油精的快速检测,设计了一种香油精电子鼻快速检测系统。
本发明解决其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
香油精电子鼻快速检测系统由单片机、电源系统、PC机、数据采集卡、温度传感器阵列等部分组成。待检测样本由传感器阵列采集信号后,经过数据采集卡传到PC机,在PC上经过NI公司出品的labview进行数据存储,并在matlab中训练神经网络进行香油精含量的识别。
所述的系统利用单片机对反应过程中进行温度采集,并通过调整气体传感器外接电压的占空比来达到控制温度的目的,提高实验稳定性。
所述的系统采用两个TGS2602 和一个TGS2600型号传感器搭建阵列。
所述的数据采集部分用研华公司生产的USB-4716型号数据采集卡作为数据采集模块。
所述的DS18B20作为温度传感器。
所述的单片机选用MSP430,MSP430 采用PWM 方式通过一个光耦合器对气体传感器外接电压控制,实现反应过程中温度控制。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
香油精电子鼻快速检测系统对香油精加豆油中香油精含量的定量识别正确率达77%,对香油精加香油含量的定量识别正确率达80%,在对香油精加豆油和香油精加香油的定性识别中准确率为100%,因此能够准备识别油脂中是否加入了香油精,能够满足检测要求。
附图说明
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发明进一步说明。
图1是电子鼻系统模块。
图2是TGS2602.1反应最大值雷达图。
具体实施方式
如图1所示,香油精电子鼻快速检测系统由单片机、电源系统、PC机、数据采集卡、温度传感器阵列等部分组成。待检测样本由传感器阵列采集信号后,经过数据采集卡传到PC机,在PC上经过NI公司出品的labview进行数据存储,并在matlab中训练神经网络进行香油精含量的识别。由于气体传感器在检测过程中对温度较敏感,大多数在测量过程中都是通过补偿电路进行检测的,而冯良东等人研究了不同外加电压和不同占空比下SnO2气体传感器动态响应信号。本发明利用单片机对反应过程中进行温度采集,并通过调整气体传感器外接电压的占空比来达到控制温度的目的,提高实验稳定性。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张桂春,未经张桂春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610573172.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