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医用湿巾及其制备方法在审

专利信息
申请号: 201610572054.4 申请日: 2016-07-20
公开(公告)号: CN107638586A 公开(公告)日: 2018-01-30
发明(设计)人: 朱晓芳 申请(专利权)人: 天长市高新技术创业服务中心
主分类号: A61L15/28 分类号: A61L15/28;A61L15/40;A61L15/44;A61L15/46;A61K36/804;A61P31/02;A61P29/00;A61P17/02;D06M13/00;D06M101/06
代理公司: 暂无信息 代理人: 暂无信息
地址: 239300 安徽*** 国省代码: 安徽;34
权利要求书: 查看更多 说明书: 查看更多
摘要:
搜索关键词: 一种 医用 及其 制备 方法
【说明书】:

技术领域

发明涉及医用湿巾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医用湿巾及其制备方法。

背景技术

医用湿巾是一种用量巨大的一次性医疗用品,使用后的医用湿巾含有患者的体液、血液或者分泌物,一般直接焚烧处理,对环境造成很大的影响。因此对敷料产品进行减量化是控制其污染的有效途径,对医用湿巾进行减量化处理的一个重要方面是敷料新产品的设计和敷料的性能。

目前的研究方向主要是提高敷料同创面的亲和性、抗菌性以及生物可降解性能等,而如何有效利用传统中医药对湿巾进行抗菌处理并提高伤口愈合效果一直有待继续研究。

发明内容

为了开发出有利于伤口愈合的医用湿巾,本发明提供一种医用湿巾及其制备方法。

一种医用湿巾,其混合织物的组成如下:棉60-75%,粘胶纤维20-35%、珍珠纤维5-10%。

优选的,所述的医用湿巾成品的固含量为45-55%。

优选的,所述的医用湿巾需要经过中药提取液浸泡。

一种医用湿巾的制备方法,按照下述步骤进行:

步骤一:原料的前处理,将中药原料用清水冲洗干净,用重物压榨法将水份挤压干净,得到天然中药压榨液,对剩余的固体物质进行反复机械粉碎3-5次后,过50目筛,取筛下物;

步骤二:将粉碎好的中药粉超声波提取,选用浓度为95%的医用酒精作为溶剂,超声功率为500-800W,料液比为1∶70-85的条件下超声波提取30分钟后,过滤,得中药滤液及滤渣;

步骤三:将中药滤液通过减压蒸馏浓缩,得到浓缩液;

步骤四:将0.1%薄荷,8%医用酒精,0.05%冰片,0.5%中药整理剂,余量为水混合搅拌均匀后制作成浸泡液;

步骤五:将混合织物放入浸泡液中浸泡60分钟并包装后,即得医用湿巾。

优选的,所述的步骤一中的中药包括:桑叶、川芎、楮实子、苦参和生地。

桑叶,学名:Folium Mori。中药名,是桑科植物桑的干燥叶,是蚕的日常食物,又名家桑、荆桑、桑椹树、黄桑叶等,我国南北各地广泛种植桑树,桑叶产量丰富。蚕的主要食物。完整叶片呈或宽卵形,长约15厘米,宽约10厘米,叶柄长约4厘米,叶片基部心脏形,顶端微尖,边缘有锯齿,叶脉密生白柔毛。老叶较厚暗绿色。嫩叶较薄,黄绿色。质脆易,握之扎手。气淡,味微苦涩。药用一般认为霜后采者质佳。到2014年,有人将桑叶的芽头做成了菜式,而使桑叶有了食疗的价值,因其桑叶的芽头营养价值丰富而被大众喜爱,被现代人称为桑芽菜。又以南浔辑里村,国丝文化园的桑树芽最为出众,考虑到穿珠湾水的灌溉,其桑叶芽的微量元素比一般桑芽的要高出很多。

川芎(学名:Ligusticum chuanxiong hort),栽培植物,主产于四川(灌县),在云南、贵州、广西等地,生长于温和的气候环境。是一种中药植物,常用于活血行气,祛风止痛,川芎辛温香燥,走而不守,既能行散,上行可达巅顶;又入血分,下行可达血海。活血祛瘀作用广泛,适宜瘀血阻滞各种病症;祛风止痛,效用甚佳,可治头风头痛、风湿痹痛等症。昔人谓川芎为血中之气药,殆言其寓辛散、解郁、通达、止痛等功能。

楮实子,性寒,味甘。功能主治:补肾清肝、明目、利尿。用于腰膝酸软、虚劳骨蒸、砂晕目昏、目生翳膜、水肿胀满。

苦参,中药名。为豆科植物苦参的干燥根,春、秋二季采挖,除去根头和小支根,洗净,干燥,或趁鲜切片,干燥。其苦,寒。有清热燥湿,杀虫,利尿之功。用于热痢,便血,黄疸尿闭,赤白带下,阴肿阴痒,湿疹,湿疮,皮肤瘙痒,疥癣麻风,外治滴虫性阴道炎。

生地(拉丁学名:Rehmannia glutinosa Libosch),别名生地黄,野地黄、山烟根等,为玄参科植物地黄的块根。多年生草本植物,体高10-30厘米,密被灰白色多细胞长柔毛和腺毛。根茎肉质,鲜时黄色,在栽培条件下,直径可达5.5厘米,茎紫红色。叶通常在茎基部集成莲座状,向上则强烈缩小成苞片,或逐渐缩小而在茎上互生;性喜温和,阳光充足的环境;主产于中国河南、河北、内蒙古及东北等地,用药部位为玄参科植物地黄的新鲜或干燥块根,[1]具有清热凉血、益阴生津之功效。用于温热病热入营血,壮热神昏,口干舌绛,如清营汤。李时珍对生地黄的评价是:服之百日面如桃花,三年轻身不老。为玄参科植物,其根部为传统中药之一,最早出典于《神农本草经》。依照炮制方法在药材上分为:鲜地黄(生地黄、鲜生地)、干地黄(生地黄、干生地)与熟地黄(熟地)。生地黄、干地黄在不同典籍意涵不同,易生混淆。株高15-30厘米,初夏开花,花大数朵,淡红紫色。

下载完整专利技术内容需要扣除积分,VIP会员可以免费下载。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天长市高新技术创业服务中心,未经天长市高新技术创业服务中心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610572054.4/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专利文献下载

说明:

1、专利原文基于中国国家知识产权局专利说明书;

2、支持发明专利 、实用新型专利、外观设计专利(升级中);

3、专利数据每周两次同步更新,支持Adobe PDF格式;

4、内容包括专利技术的结构示意图流程工艺图技术构造图

5、已全新升级为极速版,下载速度显著提升!欢迎使用!

请您登陆后,进行下载,点击【登陆】 【注册】

关于我们 寻求报道 投稿须知 广告合作 版权声明 网站地图 友情链接 企业标识 联系我们

钻瓜专利网在线咨询

周一至周五 9:00-18:00

咨询在线客服咨询在线客服
tel code back_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