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物理隔离式数据单向传输装置及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1610571386.0 | 申请日: | 2016-07-20 |
公开(公告)号: | CN107644177A | 公开(公告)日: | 2018-01-30 |
发明(设计)人: | 朱明 | 申请(专利权)人: | 苏州互盟信息存储技术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G06F21/78 | 分类号: | G06F21/78;G06F21/60 |
代理公司: | 广州三环专利商标代理有限公司44202 | 代理人: | 郝传鑫 |
地址: | 215151 江苏省苏***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物理 隔离 数据 单向 传输 装置 方法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物理隔离式数据单向传输装置,包括数据加载模块、数据读取模块、数据记录介质和驱动电机,数据加载模块与数据读取模块在空间上间隔一定距离;驱动电机带动数据记录介质单向转动,实现数据记录介质中加载有数据的部分向数据读取模块移动。本发明的装置,基于光盘、磁盘等独立记录媒体,数据加载模块与数据传输模块没有任何连接和数据通信,严格的物理隔离;本发明的装置仅通过多点单纯的机械运动,实现数据单向传输,极大地增加了数据传输过程中的安全性。数据加载模块和数据读取模块可以同时对数据加载和读取,从而实现不间断传输数据,极大地提高数据传输速度。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数据存储及数据传输,尤其涉及一种物理隔离式数据单向传输装置及方法。
背景技术
在数据通信中,不同安全级别网络间可以是内部网路和外部网络之间,或公共网络和专网之间,以及保密网和非保密网之间。为了实现并保证网络数据交换过程的安全,最安全的方式就是物理的分开,实现不同级别网络间的“物理隔离”。
目前的数据存储介质主要包括光盘、磁盘、磁带等。光盘作为一种稳定的存储载体,常常用来保存重要数据。数据的存储过程中,首先将存储在外网的数据刻录到空白的光盘中,再将刻录好的光盘中存放的数据存储到内网中进行保存。
在现有的物理隔离光盘存储装置中,光盘仅作为将数据从内网转移到外网、或者从外网转移到内网的载体,在数据的转移过程中光盘也要从内网转移到外网中,或者从外网转移到内网中,而转移的过程往往由结构复杂、体积较大的机械手完成。
例如专利申请号201510106461.1,名称为一种物理隔离式光盘读写装置的发明,采用旋转悬臂实现光盘的转移,通过内外网的独立控制(即物理隔离)提高数据从内网到外网之间单向传递过程中的保密性和安全性。但是该技术方案存在以下缺陷:一方面,空白光盘片匣、刻录光驱、只读光驱和回收光盘片匣组成矩形阵列,机械手在其间移动操作。由于内网光驱与内网连接,外网光驱与外网连接,内外网光驱是分开的,为了保证内外网物理隔离,光盘作为数据载体必须要在内网和外网光驱间移动,光盘的移动必将依赖机械手的操作来实现,导致整个装置体积庞大、笨重、造价高。另一方面,由于光盘匣容纳的空白光盘数量有限,在数据交换过程中,容易出现空白光盘不够用的情况,这就需要人为添加光盘,不能满足摆渡机长时间无人值守的需要。
综上所述,在保证数据转移的稳定性和安全性的前提下,减小装置体积、提高数据传输效率、节约成本,提高光盘的利用率是非常有必要的。
发明内容
有鉴于此,本发明提供了一种物理隔离式数据单向传输装置,加载数据和读取数据能够实现严格的物理隔离,且该装置无需设置机械手,体积小巧,能够有效地提高数据传输效率,节约成本。
本发明是这样实现的:一种物理隔离式数据单向传输装置,包括数据加载模块、数据读取模块、数据记录介质和驱动电机,其中,
所述数据加载模块用于将数据加载到所述数据记录介质中;
所述数据读取模块用于读取所述数据记录介质中的数据;
所述数据加载模块与所述数据读取模块在空间上间隔一定距离;
所述驱动电机用于带动所述数据记录介质单向转动,从而实现数据记录介质中加载有数据的部分向数据读取模块移动。
进一步地,所述装置还包括数据擦除模块,所述数据擦除模块用于在所述数据读取模块读取所述数据记录介质中的数据后,擦除所述数据记录介质中的数据。
进一步地,所述数据记录介质为光盘、磁盘或磁带。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苏州互盟信息存储技术有限公司,未经苏州互盟信息存储技术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610571386.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可通航的高架铁路舟桥
- 下一篇:一种计算机安全护锁装置
- 数据显示系统、数据中继设备、数据中继方法、数据系统、接收设备和数据读取方法
- 数据记录方法、数据记录装置、数据记录媒体、数据重播方法和数据重播装置
- 数据发送方法、数据发送系统、数据发送装置以及数据结构
- 数据显示系统、数据中继设备、数据中继方法及数据系统
- 数据嵌入装置、数据嵌入方法、数据提取装置及数据提取方法
- 数据管理装置、数据编辑装置、数据阅览装置、数据管理方法、数据编辑方法以及数据阅览方法
- 数据发送和数据接收设备、数据发送和数据接收方法
- 数据发送装置、数据接收装置、数据收发系统、数据发送方法、数据接收方法和数据收发方法
- 数据发送方法、数据再现方法、数据发送装置及数据再现装置
- 数据发送方法、数据再现方法、数据发送装置及数据再现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