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多孔聚酰亚胺负极高能量密度锂离子电池有效
申请号: | 201610570330.3 | 申请日: | 2016-07-19 |
公开(公告)号: | CN106099173B | 公开(公告)日: | 2018-05-04 |
发明(设计)人: | 李洪涛;任宁;孙延先;常林荣;陈单;常福荣 | 申请(专利权)人: | 浙江超威创元实业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H01M10/0525 | 分类号: | H01M10/0525;H01M4/137;H01M2/16 |
代理公司: | 杭州杭诚专利事务所有限公司33109 | 代理人: | 尉伟敏 |
地址: | 313100 浙江省湖州市***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多孔 聚酰亚胺 负极 高能量 密度 锂离子电池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锂离子电池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多孔聚酰亚胺负极高能量密度锂离子电池。
背景技术
随着环境污染及能源消耗等问题的日益严重,新能源行业得到全年世界的普遍关注。锂离子电池由于其具有环境友好、能量密度高、循环寿命长、价格适宜等优点而成为近年来的研究热点。其在数码、储能、通信、电动车等领域得到了广泛的应用,尤其在电动汽车领域,以每年50%的增长速率在推广。
传统的锂离子电池正极材料一般为钴酸锂、锰酸锂、磷酸锰铁锂、镍钴锰酸锂、镍钴铝酸锂等电化学氧化还原电位较高的含锂化合物,负极一般使用碳材料,如石墨、硬炭、软炭等。然而,碳材料的克容量较低,使得电池的能量密度几乎达到极限。且循环过程中随着SEI膜的不断破损和修复,以及溶剂分子的共嵌入等原因,造成电池容量衰减较快。新型负极材料如硅类负极、锡负极等虽然具有较高的克容量,但依然无法避免循环衰减问题。
同时,现有的锂离子电池中都包含有隔膜,传统的隔膜厚度较厚,占据了大量的体积,间接的影响的了电池的能量密度。并且在电池组装置需要将正负极进行隔离,较为费时。
发明内容
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多孔聚酰亚胺负极高能量密度锂离子电池。本发明使用高分子量的聚酰亚胺作为锂离子电池负极材料,依靠聚酰亚胺分子中的酰基发生电化学氧化-还原反应完成能量转移。使用聚酰亚胺作为负极材料,不存在石墨类材料首次充电SEI成膜过程中对容量的损耗,也不存在SEI的不断修复及溶剂分子共插入而导致电池容量衰减问题。同时本发明的锂离子电池不含隔膜,体积小、制作简单,能量密度高,安全性好。
本发明的具体技术方案为:一种多孔聚酰亚胺负极高能量密度锂离子电池,包括正极、负极、电解液。所述负极包括负极集流体、涂覆于所述负极集流体表面的多孔聚酰亚胺负极层、涂覆于所述多孔聚酰亚胺负极层表面的多孔陶瓷层;所述多孔聚酰亚胺负极层的孔隙率为5-20%,孔径为5-50微米;多孔聚酰亚胺负极层由聚酰亚胺负极浆料固化而成;所述聚酰亚胺负极浆料包括45-90重量份聚酰亚胺、10-30重量份导电剂、0-25重量份粘结剂、1-3重量份致孔剂、40-80重量份有机溶剂;其中聚酰亚胺、导电剂和粘结剂的总和为100重量份。
聚酰亚胺为一种特种工程塑料,其具有耐高温(400℃以上)、耐腐蚀、机械性能好、合成简单的优点,其分子链中含有大量酰基基团,由于酰基具有多重氧化态,在一定条件下,可以同金属离子如锂离子、钠离子发生氧化还原反应,因而聚酰亚胺可以作为锂离子电池的负极材料。本发明以传统锂离子电池正极材料为正极,以高分子量聚酰亚胺作为负极材料,依靠聚酰亚胺分子中的酰基发生电化学氧化-还原反应完成能量转移。使用聚酰亚胺作为负极材料,不存在石墨类材料首次充电SEI成膜过程中对容量的损耗,也不存在SEI的不断修复及溶剂分子共插入而导致电池容量衰减问题。
在本发明中,多孔聚酰亚胺负极层为多孔状,能够依靠孔隙吸收电解液以进一步降低负极锂离子传导阻碍。
同时,在聚酰亚胺负极表面均匀涂覆多孔的多孔陶瓷层,多孔陶瓷层替代传统隔膜,一方面多孔陶瓷层具有较高的孔隙率,可以传导锂离子,另一方面多孔陶瓷层起到了高温阻隔作用,在电芯发生内短路时,多孔陶瓷层依然能够阻隔正负极大面积接触,进一步防止电池热失控。此外,多孔陶瓷层具有较低的厚度,同传统的隔膜相比,使用多孔陶瓷层将会极大的降低电芯体积,提高电芯体积能量密度。本发明的聚酰亚胺的克容量可达180-240mAh/g。
并且,在本发明中,多孔聚酰亚胺负极层与多孔陶瓷层相配合,具有额外的有益效果:由于负极多孔聚酰亚胺负极层为高分子材料,与陶瓷浆料中的粘结剂形成较强的结合力,因而多孔陶瓷层能够紧密的粘接在多孔聚酰亚胺负极层上,不会发生将陶瓷浆料涂覆在传统负极上出现的脱落或掉粉等问题。正是由于多孔陶瓷层与多孔聚酰亚胺负极层能够紧密的贴合,使得多孔陶瓷层与负极之间的接触界面更加紧密,有利降低锂离子传导的界面阻抗,提高电池倍率充放电性能。而且多孔聚酰亚胺负极层由于是塑料材质,具有更好的韧性,在电池制作过程中将负极卷曲或弯折时,不易断裂,附着在负极上的多孔陶瓷层也不易脱落。
作为优选,所述多孔聚酰亚胺负极层的厚度为50-200微米;所述聚酰亚胺负极浆料包括70-83重量份聚酰亚胺、15-20重量份导电剂、2-10重量份粘结剂、1-3重量份致孔剂、40-80重量份有机溶剂;其中聚酰亚胺、导电剂和粘结剂的总和为100重量份。
作为优选,聚酰亚胺的分子量为50000-2000000。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浙江超威创元实业有限公司,未经浙江超威创元实业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610570330.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教育心理学教学使用的圆盘
- 下一篇:一种角桩对承台冲切破坏的辅助教学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