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用于移动模架的千斤顶平衡装置及移动模架有效
申请号: | 201610568925.5 | 申请日: | 2016-07-19 |
公开(公告)号: | CN106192772B | 公开(公告)日: | 2017-12-15 |
发明(设计)人: | 罗桂军;彭云涌;聂海柱;谈超;杨添雨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建五局土木工程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E01D21/06 | 分类号: | E01D21/06 |
代理公司: | 长沙智嵘专利代理事务所43211 | 代理人: | 刘宏 |
地址: | 410004 湖南*** | 国省代码: | 湖南;4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用于 移动 千斤顶 平衡 装置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桥梁施工模具技术领域,特别地,涉及一种用于移动模架的千斤顶平衡装置。此外,本发明还涉及一种包括上述用于移动模架的千斤顶平衡装置的移动模架。
背景技术
随着我国交通行业的发展,桥梁上部结构施工方法日趋多样,在不适宜搭设传统支架的环境下,采用移动模架施工方案具有多跨施工摊销成本低、无钢管支撑对环境影响小、受现场因素制约小、单跨施工周期短等优点。
移动模架是一种自带模板,利用承台或墩柱作为支撑,可自行走的桥梁施工特种设备。移动模架系统主要由主梁、鼻梁、上横梁、挂梁、前支腿、中支腿、中小车、后滑梁等组成,并配有相应的液压电气系统。移动模架施工采用逐跨一次性施工成型,其安装快捷,操作简易,造价低廉,适用性广泛,能够满足各种类型现浇连续箱梁桥的施工要求。
在移动模架进行箱梁施工过程中,由前、中支腿与临时支墩支撑主梁,确保整个移动模架体系正常工作。其中中支腿结构受力最大,对其支撑能力要求较高,为了满足移动模架结构受力要求并保证足够的安全储备,中支腿支撑一般采用双顶支撑体系,即在纵桥向按间距布置两个千斤顶共同支撑主梁结构。而常规的中支腿双顶支撑存在以下两点不足:
1、由于主梁自身挠度的影响导致纵桥向前后支撑高差较大,从而使两个支撑受力非常不均,即单个支撑所受荷载力巨大,而另一个支撑荷载力相较很小,这会大大增加对支撑系统承载可靠性的要求,在提高了费用投入的同时,降低了设备的安全保障。
2、由于支撑受力不均导致其传递至下方中支腿上的支撑力存在偏载,中支腿未做到完全平衡受力,严重影响设备安全与施工质量。
发明内容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用于移动模架的千斤顶平衡装置及移动模架,以解决现有移动模架中中支腿双顶支撑,主梁自身扰度影响导致双顶支撑受力不均,需要投入高成本以降低风险;支撑受力不均传递至下方,导致中支腿上的支撑力存在偏载,容易存在施工安全问题以及施工质量问题。
根据本发明的一个方面,提供一种用于移动模架的千斤顶平衡装置,包括多根与移动模架的主梁纵向轴线平行布置的平衡梁,多根平衡梁分别架设于移动模架的中支腿处于所述主梁两侧的支腿单元上,所述平衡梁与所述主梁之间设有用于平稳施加竖向作用力并进行受力偏差控制的平衡机构。
进一步地,平衡机构包括至少一个用于施加向上作用力以举升主梁和主梁上的箱梁主体施工模具的千斤顶、设于千斤顶底部用于平衡上部压力应力的平衡阀以及设于千斤顶上部用于传递和缓冲竖向作用力并进行受力偏差控制的球铰;千斤顶上部通过球铰连接主梁,千斤顶底部通过平衡阀连接平衡梁,球铰、千斤顶和平衡阀三者上下一一对应布设。
进一步地,处于主梁同侧的多个平衡阀通过连通器互通,互通的平衡阀由平衡阀内的阀板、油缸、油路通过介质油构成等压体,以使千斤顶间承受压力保持一致。
进一步地,处于主梁同侧的多个平衡阀均连有用于观察千斤顶受力情况的油压表。
进一步地,平衡梁与主梁之间还设有用于主梁在移动模架移动过跨行走过程中带动平衡梁及平衡梁上平衡机构同时移动的吊装机构。
进一步地,吊装机构采用安装于平衡梁与主梁之间的机械葫芦,在移动模架移动过跨时解除平衡梁与中支腿之间的连接,通过机械葫芦使平衡梁随同主梁进行前移。
进一步地,主梁两侧的平横梁沿主梁对称布置,且主梁单侧的平衡梁本身也为纵横轴对称结构。
进一步地,中支腿的各个支腿单元之间安装有用于保证中支腿垂直无偏差的联系杆件;中支腿通过底托安装在地面承台上。
根据本发明的另一方面,还提供了一种移动模架,其包括上述用于移动模架的千斤顶平衡装置。
进一步地,主梁的前行端的前端装有支撑于箱梁的前支腿上用于为沿箱梁纵向移动的主梁进行导向的鼻梁,主梁的后端装有支撑于已浇筑完毕的成型箱梁上用于辅助主梁沿箱梁纵向移动和沿箱梁横向调曲的后滑梁。
本发明具有以下有益效果: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建五局土木工程有限公司,未经中建五局土木工程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610568925.5/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折叠减速带
- 下一篇:高桥墩滑模施工垂直度控制装置及其使用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