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振动式花生收获机在审
申请号: | 201610568391.6 | 申请日: | 2016-07-19 |
公开(公告)号: | CN107624334A | 公开(公告)日: | 2018-01-26 |
发明(设计)人: | 牛玉琴 | 申请(专利权)人: | 牛玉琴 |
主分类号: | A01D29/00 | 分类号: | A01D29/00;A01D33/08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110168 辽宁省沈阳*** | 国省代码: | 辽宁;2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振动 花生 收获 | ||
所属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能够完成花生的挖掘、去土、摘果、清选、集果、秧蔓铺放联合作业的振动式花生收获机。
背景技术
中国花生种植面积约为433万hm2,是世界第二种植大国。花生收获季节性强,人工作业劳动强度高,效率低,收获损失大,占用农时多。当前,花生收获已成为中国花生主产区实现农业机械化乃至农业现代化进程的一大瓶颈,引起广泛关注。中国大部分地区的花生收获方式仍以人工收获为主,联合收获技术装备正处于研制阶段,离真正商品化仍有较大的距离。
这种人工采摘的方法,工人劳动强度大,工作效率低下;企业想要在预定的时间内完成采摘,就不得不雇佣大量人工完成收获,这大大增加了生产成本,降低了企业的竞争力,无法适应现代社会大批量、高效率的生产要求。
发明内容
为了克服人工收获花生的效率低下以及人工成本高等问题,本发明提供一种振动式花生收获机。
本发明解决其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
该振动式花生收获机包括三点悬挂,偏心轮,变速箱,机架,振动臂,碎土栅,挖掘铲,铲柄,行走轮,传动链,连杆,升运辊,升运链,其特征在于:工作时,挖掘铲铲入土中,将花生秧的主根铲断,同时碎掉土壤,将花生秧果和土壤输送到碎土栅上,碎土栅将土壤碎掉并抖落到地上,花生秧果和土壤通过碎土栅进入到升运链上;两升运链,升运辊做回转运动,将大部分土抖落至地上,实现清土的目的;花生秧果和少部分未去除的土壤随升运链继续向后输送直至升运链的尾端,并被抛送到已收区,实现花生秧果的有序铺放。
扶禾装置包括动力输入轴,主动锥齿轮,主动直齿轮,从动直齿轮,动力输出轴,中间传动轴,从动锥齿轮,其特征在于:大、小锥齿轮均选用45 钢,小齿轮调质处理,大齿轮正火处理。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该振动式花生收获机完成对花生的自动收获操作,具有生产成本低,操作简便,效率高,作业顺畅,性能稳定,可靠性好。
附图说明
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发明进一步说明。
图1是本发明的总体结构主视图。
图2是减速箱的传动系统示意图。
图3是偏心轮主视图。
图4是偏心轮左视图。
图1中1.三点悬挂,2.偏心轮,3.变速箱,4.机架,5.振动臂,6.碎土栅,7.挖掘铲,8.铲柄,9.行走轮,10.传动链,11.连杆,12.升运辊,13.升运链。
图2中14.动力输入轴,15.主动锥齿轮,16.主动直齿轮,17.从动直齿轮,18.动力输出轴,19.中间传动轴,20.从动锥齿轮。
具体实施方式
在图1中,包括三点悬挂,偏心轮,变速箱,机架,振动臂,碎土栅,挖掘铲,铲柄,行走轮,传动链,连杆,升运辊,升运链,其中动力由拖拉机动力输出轴输出到动力输入轴上,再通过万向传动轴提供给变速箱(3);动力由变速箱动力输出轴直接给偏心轮(2),再通过连杆等装置输出到振动臂,为挖掘铲提供动力;收获机工作时,小四轮拖拉机带动机具前进,挖掘铲(7)以一定的角度铲入土中,将花生秧的主根铲断,同时以一定的频率上下摆动,碎掉部分土壤,并将掘起的花生秧果和土壤输送到碎土栅(6)上,碎土栅将花生秧果上的部分土壤碎掉并抖落到地上,花生秧果和土壤通过碎土栅进入到升运链(13)上;两升运链在动力作用下做回转运动,在其之间等间距固连有若干升运辊(12),升运辊在两升运链的带动下也做回转运动,将花生秧果上的大部分土抖落至地上,实现清土的目的,花生秧果和少部分未去除的土壤随升运链继续向后输送直至升运链的尾端,并被抛送到已收区,实现花生秧果的有序铺放。
在图2中,包括动力输入轴,主动锥齿轮,主动直齿轮,从动直齿轮,动力输出轴,中间传动轴,从动锥齿轮,其中挖掘铲通过振动方式减小阻力破土前行所需的动力来源于拖拉机的动力输出轴(18),而动力由拖拉机到花生收获机间的传递与调整则需要通过变速箱来完成;小四轮拖拉机的输出轴通过万向联轴器连接到变速箱的锥齿轮上,经过锥齿轮变向及减速,传递给二级减速齿轮,最后通过输出轴输出。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牛玉琴,未经牛玉琴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610568391.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