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石膏蒸汽煅烧炉在审
申请号: | 201610562657.6 | 申请日: | 2016-07-15 |
公开(公告)号: | CN107619207A | 公开(公告)日: | 2018-01-23 |
发明(设计)人: | 李玉山;董秀琴;王文忠;张建平 | 申请(专利权)人: | 平邑开元新型建材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C04B11/032 | 分类号: | C04B11/032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273399 山东*** | 国省代码: | 山东;37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石膏 蒸汽 煅烧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发明涉及石膏粉地生产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将脱硫石膏粉煅烧成β建筑石膏粉的石膏蒸汽煅烧炉。
背景技术
脱硫石膏是火电厂发电脱硫的副产物,将其煅烧成β建筑石膏粉国内目前广泛采用的煅烧炉是回转窑与流化炉,回转窑与硫化炉均采用煤作为热源,形成了与发电争煤,而发电厂的蒸汽余热往往得不到充分地利用,利用发电厂的蒸汽余热生产β建筑石膏粉是发电企业地迫切要求。
发明内容
本发明是利用发电厂蒸汽来煅烧脱硫石膏生产β建筑石膏粉的石膏蒸汽煅烧炉,其特征是石膏蒸汽煅烧炉由上壳体、中壳体、下客体三部分组成。
上壳体的作用是进料与除尘,目前的石膏煅烧炉是将石膏粉尘在煅烧炉外进行统一集中收尘然后再返回煅烧炉内继续干燥,石膏粉的煅烧与粉尘的处理分别在两个独立的设备中进行,这样的过程使石膏粉经煅烧炉进入除尘设备进行除尘后再返回煅烧炉时损失了一部分热能,同时煅烧炉上部已经煅烧好的石膏粉也易被风力吸走进入除尘设备,造成生熟石膏粉过多地混杂于一起,再返回煅烧炉设备时,使煅烧好的石膏粉再次过烧产生无水硫酸钙,直接降低了建筑石膏粉的物理性能。
为减少石膏粉因除尘而造成的过烧现象,本发明在煅烧炉的上壳体内安装了旋流除尘器可直接将大部分粉尘收集在石膏蒸汽煅烧炉内继续煅烧,避免了从外部集中除尘再返回炉内煅烧能耗的损失以及煅烧好的石膏粉被再次过烧的现象,同时减少了外部除尘设备的量大的压力。
中壳体的作用是石膏粉的干燥煅烧脱水与成品石膏粉排出。中壳体分层均布着蒸汽加热管,蒸汽加热管的进气口与出气口不在同一水平面上,有高度落差,以便利蒸汽加热管产生的冷凝水的及时地排出。气流从下壳体进入中壳体内,石膏粉在气流冲击作用下充分和蒸汽加热管接触生成合格的石膏粉从中壳体的出料口排出,出料口设置在中壳体的上端,使生石膏不能被排出,生石膏的比较重,熟石膏轻,在气流的作用下,生石膏沉积在中壳体的底端,熟石膏即合格的建筑石膏粉漂浮在上层从排料口排出,出料口过高的话会造成石膏被过烧,出料口选择在中壳体的上端。
下壳体的作用是鼓风与清渣。下壳体内具有流化风板,流化风板上均布有小风孔,流化风流从小风孔进入中壳体。流化风板是四周高中间低的凹面,流化风板具有坡度,沉积在流化风板上的物料会自发的向中间低凹处流动,在流化风板中间低凹处连接有安装电磁锁风卸料阀的清渣管道,可进行建筑石膏粉生产过程中地持续清查,即在线清渣。
上壳体侧面连接有进料口,下端连接有上壳体连接法兰,上端面连接固定有管道连接法兰的除尘管道,上壳体内部安装有旋流除尘器,除尘器的上端连接除尘管道,除尘管道穿过上壳体上顶板,除尘器下端通过法兰连接有自动重力锁风卸料阀,重力锁风卸料阀能使石膏粉集聚一定重量后自动打开卸料,进入下端的蒸汽加热管继续加热,上壳体的另一外侧面有圆形检修口。
中壳体侧面连接有出料口,上端固定有中壳体上端连接法兰,下端固定有中壳体下端连接法兰,分别与上下壳体的连接法兰对应,通过螺丝固定上下壳体连接法兰,将上、中、下壳体固体连接于一起,形成石膏蒸汽煅烧炉整体。
中壳体蒸汽加热管以S状成层均布在中壳体里,蒸汽加热管道的进口与对应的出口保持落差,以利于蒸汽凝结成水时能自然的从蒸汽加热管道排出。中壳体内的两个对应侧面固定连接有定位钢板,蒸汽加热管通过U型固定卡被固定在定位钢板上,以降低与预防蒸汽加热管在工作时地震动与变形。
中壳体里的蒸汽加热管道的进气口与出气口分别穿过壳体侧面板与壳体外的集气罐固定连接,进气口连接进气集气罐,出气口连接出气集气罐。高温蒸汽首先进入进气集气罐,通过分层进入中壳体内蒸汽加热管,从上壳体进料口进入的石膏粉在下壳体的向上风流的吹动作用下,呈S曲线运动充分地和中壳体内的蒸汽加热管接触被加热脱水生成半水建筑石膏粉,生成的半水建筑石膏粉通过中壳体出料口被排除进入石膏储料仓储备。低温蒸汽从出气口进入出气集气管。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平邑开元新型建材有限公司,未经平邑开元新型建材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610562657.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