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检测霉变烟叶中12种霉菌毒素浓度的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1610550835.3 | 申请日: | 2016-07-13 |
公开(公告)号: | CN106018648B | 公开(公告)日: | 2018-01-16 |
发明(设计)人: | 史绍新;周继月;刘磊;尹晓东;杨艳波;袁明;张海;段丽;杨舒越;陈旭;赵庆华;矣跃平;袁仕信;梁铁道;杜留德;杨清;李文贵;李敏 | 申请(专利权)人: | 云南省烟草烟叶公司 |
主分类号: | G01N30/88 | 分类号: | G01N30/88;G01N30/06 |
代理公司: | 昆明正原专利商标代理有限公司53100 | 代理人: | 金耀生 |
地址: | 650000 云南省*** | 国省代码: | 云南;5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检测 霉变 烟叶 12 霉菌 毒素 浓度 方法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霉变烟叶中霉菌毒素成分分析测定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采用液相色谱-串联质谱法检测霉变烟叶中12种霉菌毒素浓度的方法。
背景技术
烟叶在复烤后的储藏、发酵和陈化统称为醇化过程,醇化过程是卷烟生产的重要环节,直接影响卷烟的质量。在醇化过程中,常常有烟叶霉变现象发生,霉变后烟叶会长毛、变青黑、发粘、变稀、发臭等,导致大量的烟叶成为垃圾,给烟草企业造成较大的经济损失。烟叶霉变主要是微生物类发酵引起,其中霉菌毒素是真菌的次生代谢产物,可对哺乳动物产生急性或慢性毒性,部分已被证实具有致癌、致畸、致细胞突变的“三致”作用。
因此,分析霉变烟叶中霉菌毒素含量的情况,有助于探索在此过程中真菌生长的变化规律,为有效防控微生物生长提供数据支持,现有检测方法分为快速筛选法和确证法两大类。快速筛选法主要是酶联免疫法,此方法具有存在一定的假阳性,不能作为最终的确证方法。真菌毒素检测的确证方法有薄层层析色谱法(TIC)、液相色谱法(HPLC)、气相色谱法(GC)以及液相串联质谱法(LC-MS/MS)等。LC-MS/MS可同时提供目标化合物的保留时间和分子结构信息,具有杂质影响小,对净化要求低、灵敏度高、适合多组分同时分析等特点。
为此,基于LC-MS/MS在定性定量的优势,探索开发采用液相色谱-串联三重四级杆质谱仪测定霉变烟叶中霉菌毒素含量的方法,对准确检测霉变烟叶中的霉菌毒素具有重要意义。
发明内容
为准确检测霉变烟叶中霉菌毒素的含量,本发明提供一种检测霉变烟叶中12种霉菌毒素浓度的方法,以准确定性定量检测霉变烟叶中的12种霉菌毒素浓度。
本发明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实现:一种检测霉变烟叶中12种霉菌毒素浓度的方法,经过下列各步骤:
(1)制备12种霉菌毒素混合母液:分别称取桔青霉毒素、脱氧血腐镰刀菌醇、柄曲霉素、黄绿青霉素、T-2毒素、黄曲霉毒素M1、伏马毒素B2、伏马毒素B1、黄曲霉毒素混标的标准品于10mL容量瓶中,各采用甲醇溶解并定容,然后各分别移取1 mL上述12种溶液于25 mL容量瓶中,采用甲醇定容,得到12种霉菌毒素混合母液;取1ml标准溶液于25mL容量瓶中,并采用甲醇定容,得到内标溶液;
(2)准备标准工作溶液:分别移取0.02 mL、0.05 mL、0.10 mL、0.50 mL和1.0 mL步骤(1)所得12种霉菌毒素混合母液于10 mL容量瓶中,加入内标溶液1.0mL,采用体积浓度为0.1%的甲酸水溶液进行定容,得到标准工作溶液系列;
(3)制备样品溶液:称取1.0 g磨碎的待测霉变烟叶样品,置于50 mL离心管中,加入20 mL提取溶剂A,涡旋1min,振荡提取60min,再以5000rpm的转速离心5min后,将上清液转移到另一个50mL离心管中,然后向残渣中加入20mL提取溶剂B,涡旋1min,继续振荡提取30min,然后在5000rpm的转速下离心5min,合并第一次上清液;在合并两次提取的上清液时,可能会产生沉淀,因此,再次在5000rpm的转速离心5 min,取980μL终提取液(上清液)于样品瓶中,加入20μL内标溶液,充分混匀,经0.22μm过滤膜后得到样品溶液;
(4)进行液相色谱-串联三重四级杆质谱分析:采用液相色谱-串联三重四级杆质谱分析仪,分析检测的液相色谱、质谱条件如下:
色谱柱为Waters Acquity BEH C18(1.7μm,2.1mm×100mm),柱温:25℃;流动相A为体积浓度0.1%的甲酸水溶液,流动相B为体积浓度0.1%的甲酸甲醇溶液(溶质为甲酸,溶剂为甲醇);梯度洗脱,条件为0 ~ 0.5 min:70% A,0.5 ~ 10 min:70% A ~ 0% A,10.0 ~10.1 min:0% A~70% A,10.1 ~14 min:70% A;流速:0.2 mL/min,进样体积5 μL;
离子源:采用电喷雾电离源;扫描方式:正离子扫描;检测方式:多反应监测MRM;电喷雾电压:500 V;干燥气温度:325℃;干燥气流量:6 L/min;鞘气温度:380℃;鞘气流量:10 L/min;毛细管电压:4000 V;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云南省烟草烟叶公司,未经云南省烟草烟叶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610550835.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