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毒死蜱吡蚜酮悬乳剂及其制备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1610547620.6 | 申请日: | 2016-07-13 |
公开(公告)号: | CN107616167A | 公开(公告)日: | 2018-01-23 |
发明(设计)人: | 徐小俊;华纯;张红艳;冯镇泰 | 申请(专利权)人: | 上海农乐生物制品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A01N25/04 | 分类号: | A01N25/04;A01N57/16;A01N43/707;A01P7/04 |
代理公司: | 上海科盛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31225 | 代理人: | 陈亮 |
地址: | 201419 *** | 国省代码: | 上海;3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毒死 蜱吡蚜酮悬 乳剂 及其 制备 方法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农药复配剂,尤其是涉及一种毒死蜱吡蚜酮悬乳剂及其制备方法。
背景技术
毒死蜱是一种具有广谱杀虫活性的药剂,通过触杀、胃毒和熏蒸方式均有效,无内吸作用。可用于防治蚊的幼虫和成虫,蝇类;各种土壤害虫和许多叶类作物上的害虫;卫生害虫,也可用于防治牛和羊的体外寄生虫。毒死蜱可充分挥发,以至于在未处理表面附近,形成具有杀虫的沉淀物。在杀虫的浓度范围内无药害。在土壤中降解,起初为3,5,6-三氯吡啶-2-醇,其后继续降解为有机氯化合物和二氧化碳,半衰期60~120天。
吡蚜酮属于吡啶类或三嗪酮类杀虫剂,是全新的非杀生性杀虫剂,最早由瑞士汽巴嘉基公司于1988年开发,该产品对多种作物的刺吸式口器害虫表现出优异的防治效果。吡蚜酮对害虫具有触杀作用,同时还有内吸活性。自2005年监测到稻飞虱对吡虫啉产生严重抗性以来,不少专家陆续提出在水稻稻飞虱防治上停用吡虫啉的建议。用药量:防治蔬菜蚜虫、温室粉虱,亩用药5克;防治小麦蚜虫,亩用50%吡蚜酮WDG5-10克;防治水稻飞虱、叶蝉,亩用50%吡蚜酮WDG515-20克;防治棉花蚜虫,亩用50%吡蚜酮WDG520-30克;防治果树桃蚜、苹果蚜,可配成2500-5000倍液喷雾。
利用电穿透图(EPG)技术进行研究表明,无论是点滴、饲喂或注射试验,只要蚜虫或飞虱一接触到吡蚜酮几乎立即产生口针阻塞效应,立刻停止取食,并最终饥饿致死,而且此过程是不可逆转的。因此,吡蚜酮具有优异的阻断昆虫传毒功能。尽管目前对吡蚜酮所引起的口针阻塞机制尚不清楚,但已有的研究表明这种不可逆的"停食"不是由于"拒食作用"所引起。经吡蚜酮处理后的昆虫最初死亡率是很低的,昆虫"饥蛾"致死前仍可存活数日,且死亡率高低与气候条件有关。试验表明,药剂处理3小时内,蚜虫的取食活动降低90%左右,处理后48小时,死亡率可接近100%。
吡蚜酮对害虫具有触杀作用,同时还有内吸活性。在植物体内既能在木质部输导也能在韧皮部输导;因此既可用作叶面喷雾,也可用于土壤处理。由于其良好的输导特性,在茎叶喷雾后新长出的枝叶也可以得到有效保护。
利用电穿透图(EPG)技术进行研究表明,无论是点滴、饲喂或注射试验,只要蚜虫或飞虱一接触到吡蚜酮几乎立即产生口针阻塞效应,立刻停止取食,并最终饥饿致死,而且此过程是不可逆转的。因此,吡蚜酮具有优异的阻断昆虫传毒功能。尽管目前对吡蚜酮所引起的口针阻塞机制尚不清楚,但已有的研究表明这种不可逆的"停食"不是由于"拒食作用"所引起。经吡蚜酮处理后的昆虫最初死亡率是很低的,昆虫"饥蛾"致死前仍可存活数日,且死亡率高低与气候条件有关。试验表明,药剂处理3小时内,蚜虫的取食活动降低90%左右,处理后48小时,死亡率可接近100%。
吡蚜酮对害虫具有触杀作用,同时还有内吸活性。在植物体内既能在木质部输导也能在韧皮部输导;因此既可用作叶面喷雾,也可用于土壤处理。由于其良好的输导特性,在茎叶喷雾后新长出的枝叶也可以得到有效保护。
目前毒死蜱和吡蚜酮的使用都是以单剂使用,毒死蜱还大部分是以乳油为主,乳油在加工过程中使用大量的有机溶剂,不仅浪费大量的资源,而且给环境和人类健康带来很大的危害。因此,开发出新的复配液体制剂以减少或消除这些有害的有机溶剂,已成为农药发展的方向。而现代农药剂型朝水基化发展,即以水为基质的农药剂型,以悬浮剂、微乳剂、悬乳剂等水基化农药制剂代替有机溶剂用量大的乳油剂型。其中悬乳剂是一种有机溶剂可以少用、药效好、环境友好型水基化的新农药剂型,也是一种代替农药乳油的好剂型。为了开发生产绿色农产品的无公害农药,有利于环境保护和农业生产的可持续发展。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就是为了克服上述现有技术存在的缺陷而提供一种高效、低毒、环境友好、人畜安全易生产和使用的毒死蜱吡蚜酮悬乳剂及其制备方法。
本发明的目的可以通过以下技术方案来实现:
一种毒死蜱吡蚜酮悬乳剂,采用以下组分及重量百分比含量的原料制备得到:
毒死蜱1~30%;吡蚜酮1~20%;溶剂5~30%,乳化剂3~15%;渗透剂1~20%,余量为去离子水。
所述的溶剂选自甲苯、二甲苯、环已酮、Solvesso100或Solvesso150中的一种或几种。
所述的乳化剂选自苯磺酸盐、EO/PO嵌段共聚物或烷基酚聚氧乙烯磷酸盐中的一种或几种。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上海农乐生物制品股份有限公司,未经上海农乐生物制品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610547620.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输电线路驱鸟装置
- 下一篇:水性悬浮状农药组合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