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生态型混凝土板桩及其施工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1610546807.4 | 申请日: | 2016-07-13 |
公开(公告)号: | CN106013054B | 公开(公告)日: | 2017-12-01 |
发明(设计)人: | 董伟东;杨金辉;杨晓彬;冯三苟;周艳文;林丽华 | 申请(专利权)人: | 福建省大地管桩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E02D5/10 | 分类号: | E02D5/10;E02B3/12;A01G9/02;A01G31/02 |
代理公司: | 福州市鼓楼区京华专利事务所(普通合伙)35212 | 代理人: | 王美花 |
地址: | 350015 福建省福州市马*** | 国省代码: | 福建;35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生态型 预应力 混凝土 及其 施工 方法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建材装备技术领域,涉及混凝土制品的生产制造,尤其涉及一种生态型混凝土板桩及其施工方法。
背景技术
预应力混凝土板桩是近年逐步在河岸挡土等围护结构上应用的一种新型预应力混凝土构件,对比传统水利工程使用的抛石护岸、重力式挡墙等结构,预应力混凝土板桩具有施工方便、耐久性强、性价比高、外形美观、节省用地等多种优势。对比传统河道、围堰、堤坝抛石治理方式,采用预应力混凝土板桩可节约石块等大量不可再生资源,随着生态环境保护、资源节约的提倡,砂石资源的日渐匮乏,人工成本大幅增加,预应力混凝土板桩的优势将显露无遗。与传统水利工程的护坡采用块石等结构相比,板桩墙防护结构,可以抵挡住大风浪与水流的淘刷,避免了风浪造成块石流失等问题。因此,结构更加可靠,抗冲效果好,永久性好,施工方便,维护工程量较小,而且施工质量可控性强。由于预应力混凝土板桩具有传统方式无法比拟的优点,近年来广泛应用于海洋工程、江河湖泊的整治和加固、农田水利建设、路基护坡挡土和基坑围护等工程建设领域,效果良好。
目前的预应力混凝土板桩虽然优点很多,但其缺点也明显:1、板桩构成密封的连续墙结构,严重阻碍了水的渗透,割断了坡面与河道水分、营养养分、能量的流动。2、板桩护岸是直立光洁的,河岸生态系统丧失了原来的服务功能,部分物种失去了栖息的环境,产卵或生存困难。
发明内容
本发明要解决的技术问题之一,在于提供一种生态型混凝土板桩,解决板桩墙隔断水、岸间的连接问题,营造两者间相互交流的通道;同时,在向水面布置生态结构,使生物有栖息、生长的环境。
本发明问题之一是这样实现的:一种生态型混凝土板桩,所述板桩包括一生态护岸构件、一横向的腹板及垂直于腹板两侧的竖向的翼缘;所述翼缘两外侧分别设有纵向贯通的凸榫和纵向贯通的凹槽,所述凹槽一侧的板桩下端设有向内倾斜的斜口;所述凸榫中埋设一注浆管,且注浆管外露一侧开设有多个的小孔;所述腹板靠板桩头端设一吊桩圆孔;所述腹板表面靠两边沿处设有两排长方形孔,腹板底面处设有与所述长方形孔成交叉十字的长方形沉孔;所述腹板和翼缘设有纵向的预应力钢筋或非预应力钢筋;通过螺栓伸入腹板的长方形孔和长方形沉孔将所述生态护岸构件挂装在腹板下方;处于水面以下的生态护岸构件装入卵石建造鱼巢,或装入营养土种植水生植物,或卵石和营养土两者混装;处于水面以上的生态护岸构件装入营养土种植观赏性攀附植物。
进一步的,所述生态护岸构件为一中空块状的壳体。
进一步的,所述斜口使得板桩下端形成直角梯形的桩尖。
进一步的,所述腹板和翼缘内设有“几”字形横向钢筋。
进一步的,所述螺栓为镀锌或不锈钢长方头螺栓。
本发明要解决的技术问题之二,在于提供一种生态型混凝土板桩施工方法,解决板桩墙隔断水、岸间的连接问题,营造两者间相互交流的通道;同时,在向水面布置生态结构,使生物有栖息、生长的环境。
本发明问题之二是这样实现的:一种生态型混凝土板桩施工方法,采用所述的板桩,所述方法包括:通过吊车的绳索穿过绳索板桩的吊桩圆孔,将两个板桩吊起放置在待施工的位置,将一板桩的凸榫靠近另一板桩的凹槽进行拼接;板桩的斜口的斜面在板桩墙施工后退方向的一侧,在打桩时,在挤土作用下,斜面受到推力,施工的板桩会挤向已施工的板桩,相邻的板桩结合会越加紧密;当板桩用于围护结构需要止水时,在注浆管中注入止水材料充填满板桩间的连接槽;板桩施工到预定标高后,用螺栓伸入腹板预设的长方形孔并旋转90℃,把螺栓头卡进长方形沉孔,然后挂装上生态护岸构件。
进一步的,在处于水面以下的生态护岸构件装入卵石建造鱼巢,或装入营养土种植水生植物,或卵石和营养土两者混装;在处于水面以上的生态护岸构件装入营养土种植观赏性攀附植物。
本发明的优点在于:本发明有效地解决了先张法预应力混凝土板桩的生态难题。板桩面的长方形孔在放入悬挂螺栓后仍有宽裕的空隙可以让水、岸间的水分和养分自由迁移,生态护岸构件又起到隔砂、挡波的作用,可以防止堤岸水土流失。特别是改变传统板桩外立面光滑,影响生物繁殖、栖息的缺点;意外掉到水里的人也可以利用生态护岸构件迅速脱险。本发明对维护生态环境、推进建设工程人性化有积极意义。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发明的注浆管的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发明侧面示意图。
图4为本发明的两个板桩施工后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福建省大地管桩有限公司,未经福建省大地管桩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610546807.4/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