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链条链片专用淬火油及其淬火方法有效

专利信息
申请号: 201610544002.6 申请日: 2016-07-11
公开(公告)号: CN105925769B 公开(公告)日: 2018-04-13
发明(设计)人: 崔平;史传喜;郑益;刘凌;郑景亮;李海岩 申请(专利权)人: 马鞍山金泉工业介质科技有限公司
主分类号: C21D1/58 分类号: C21D1/58;C21D9/00;C23C22/02
代理公司: 安徽知问律师事务所34134 代理人: 郭大美,闫飞
地址: 243131 安徽省*** 国省代码: 安徽;34
权利要求书: 查看更多 说明书: 查看更多
摘要:
搜索关键词: 一种 链条 专用 淬火 及其 方法
【说明书】: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金属热处理技术领域,更具体地说,涉及一种链条链片专用淬火油及其淬火方法。

背景技术

链条一般为金属的链环或环形物,多用作机械传动、牵引。从链条的结构来看,大部分链条都是由链片、链销、轴套等部件组成。其它类型的链条只是将链片根据不同的需求做了不同的改动。链条主要是做机械传动的,因此,要承受巨大的摩擦力,为此,需要通过热处理来提高自身的硬度、耐磨性和使用寿命。淬火是一种常用的热处理工艺,是指将工件加热到一定温度进行保温一段时间,然后用淬火油对工件进行冷却完成马氏体或贝氏体转变的过程。然后配合以不同温度的回火,以大幅提高钢的强度、硬度、耐磨性、疲劳强度以及韧性等,从而满足各种机械零件和工具的不同使用要求。从理论上分析,加热工件在淬火介质冷却分为三个阶段:1、蒸汽膜冷却阶段;2、沸腾冷却阶段;3、对流冷却阶段。理想的淬火介质希望在蒸汽膜冷却阶段冷却速度慢一些,避免处于奥氏体和过冷奥氏体状态的工件因冷却速度快,收缩急剧变形过大;在沸腾冷却阶段即过冷奥氏体最不稳定区间(大约600-400℃)希望冷却快,避免发生珠光体类转变;在对流冷却阶段即希望进入马氏体转变区,冷却速度越慢越好,减少马氏体转变体积胀大产生的应力,减少变形和防止开裂。关于链条淬火的研究报道很多,但是同一种淬火油能同时满足淬火过程中的三阶段冷却速度要求的基本没有。

例如,中国专利申请号为88104188.2,公开日为1990年1月31日的专利申请文件公开了一种用低碳低合金钢生产滚子链片的新方法,将低碳低合金钢先冷轧成0.85-1.0mm的钢带,然后用专用带钢连续热处理炉淬火、回火。工艺规程为淬火温度为870-890℃,加热时间为2-3分钟,压床喷油淬火,然后回火,回火温度为200-350℃。钢带抗拉强度高达150-160kg/mm2。该专利中为了得到高强度的链条,改进了热处理工艺,但是淬火时应用的是简单的压床喷油淬火,这种传统方法得到的链条性能已无法满足现在使用需求。淬火介质对工件性能的影响非常大。中国专利申请号为201010580185.X,申请公布日为2011年3月30日的专利申请文件公开了一种用氯化钙水溶液做链条零件淬火介质的淬火方法,具体为用饱和氯化钙水溶液作为链条零件的淬火介质,不仅淬透能力强,链条零件淬火后硬度高、变形小,并且氯化钙水溶液价格便宜,不易老化,淬火后零件又容易清洗。虽然如申请文件中所写的这样,这种饱和氯化钙水溶液作为淬火介质有一些优势,但是水型淬火介质的淬火应力终究是比油型淬火介质的大,工件容易变形开裂,而且使用上述专利的淬火介质进行淬火后,如果不对工件进行充分的清洗和后续的表面处理,非常容易生锈腐蚀,影响工件的品质。普通的油型淬火剂能有效防止脆裂,但是容易出现软点,一般油型淬火剂的淬透直径小,容易出现工件心部硬度达不到要求的情况。

发明内容

1.要解决的问题

针对现有的链条链片淬火存在容易变形、脆裂、需要后处理等问题,本发明提供一种链条链片专用淬火油及其淬火方法。本发明的淬火油是专门针对链条链片研发的,将热处理和表面处理两道工序完美的结合在一起,既能保证链片的表面硬度和变形率小,又能在链片表面形成一层致密的保护膜,起到美化外观和短期防锈的效果,节约资源,减少工序,提高效率。

2.技术方案

为了解决上述问题,本发明所采用的技术方案如下:

一种链条链片专用淬火油,其组成成分及各组分质量份数为:精制基础油35~40份,催冷复剂5-7份,发黑复剂0.4-0.7份,光亮剂0.3-0.4份,表面活性剂0.4-0.6份,抗氧化剂0.02-0.04份。

进一步地,所述的精制基础油37份,催冷复剂6份,发黑复剂0.4份,光亮剂0.4份,表面活性剂0.5份,抗氧化剂0.02份。

进一步地,所述的精制基础油的运动粘度20-35mm2/s,酸值≤0.02mgKOH/g。

进一步地,所述的催冷复剂为聚异丁烯、二烷基萘和石油磺酸盐的混合物;所述的发黑复剂为短油度醇酸树脂、三元乙丙、染色剂和润湿剂的混合物;所述的光亮剂为咪唑啉油酸盐和甲基萜烯树脂的混合物;所述的润湿剂为脂肪酸聚氧乙烯醚和甘油的混合物;所述的表面活性剂为司盘-80和二丁酸二辛酯磺酸钠的混合物。

进一步地,所述的聚异丁烯、二烷基萘和石油磺酸盐的质量比为2:1:1;所述的短油度醇酸树脂、三元乙丙、染色剂和润湿剂的质量比为5:0.5:1:1;所述的咪唑啉油酸盐与甲基萜烯树脂的质量比为1:1。

下载完整专利技术内容需要扣除积分,VIP会员可以免费下载。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马鞍山金泉工业介质科技有限公司,未经马鞍山金泉工业介质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610544002.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专利文献下载

说明:

1、专利原文基于中国国家知识产权局专利说明书;

2、支持发明专利 、实用新型专利、外观设计专利(升级中);

3、专利数据每周两次同步更新,支持Adobe PDF格式;

4、内容包括专利技术的结构示意图流程工艺图技术构造图

5、已全新升级为极速版,下载速度显著提升!欢迎使用!

请您登陆后,进行下载,点击【登陆】 【注册】

关于我们 寻求报道 投稿须知 广告合作 版权声明 网站地图 友情链接 企业标识 联系我们

钻瓜专利网在线咨询

周一至周五 9:00-18:00

咨询在线客服咨询在线客服
tel code back_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