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数据传输处理方法、用户终端、网络设备和系统有效
申请号: | 201610543662.2 | 申请日: | 2016-07-11 |
公开(公告)号: | CN107612871B | 公开(公告)日: | 2020-04-17 |
发明(设计)人: | 赵亚利;许芳丽;刘佳敏 | 申请(专利权)人: | 电信科学技术研究院 |
主分类号: | H04L29/06 | 分类号: | H04L29/06;H04L29/08 |
代理公司: | 北京银龙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243 | 代理人: | 许静;黄灿 |
地址: | 100191***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数据传输 处理 方法 用户 终端 网络设备 系统 | ||
本发明提供一种数据传输处理方法、用户终端、网络设备和系统,该方法可包括:在进行数据传输处理时,用户终端的一协议层对数据执行分段操作,以获取分段数据;所述用户终端的另一协议层基于调度信息将所述获取的分段数据生成PDU。本发明实施例可以降低协议层的复杂度。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通信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数据传输处理方法、用户终端、网络设备和系统。
背景技术
在目前通信系统中,在数据传输过程中,需要对数据进行分段和串接,以生成协议数据单元(PDU,Protocol Data Unit)。例如:需要将无线链路层控制协议(RLC,Radio LinkControl)服务数据单元(SDU,Service Data Unit)进行分段和串接,以生成PDU。其中,上述RLC SDU又可以理解为分组数据汇聚协议(PDCP,Packet Data Convergence Protocol)。但是目前通信系统中,由于需要对需要进行分段和串接,才可以生成PDU,以及对数据的分段和串接,以及生成PDU都是由同一协议层完成的,这样导致协议层的复杂度高。可见,目前通信系统中,存在协议层复杂度高的问题。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数据传输处理方法、用户终端、网络设备和系统,解决了协议层复杂度高的问题。
为了达到上述目的,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一种数据传输处理方法,包括:
在进行数据传输处理时,用户终端的一协议层对数据执行分段操作,以获取分段数据;
所述用户终端的另一协议层基于调度信息将所述获取的分段数据生成PDU。
可选的,所述用户终端的另一协议层基于调度信息将所述获取的分段数据生成PDU,包括:
对于初传数据,所述用户终端的另一协议层基于调度信息直接将所述获取的分段数据生成PDU;或者
对于重传数据,所述用户终端的另一协议层基于调度信息将所述获取的分段数据生成PDU,且不允许对所述数据进行重分段。
可选的,所述用户终端的一协议层对数据执行分段操作,以获取分段数据,包括:
所述用户终端一协议层根据预设的分段长度对数据执行分段操作,以获取分段数据。
可选的,所述用户终端的一协议层对数据执行分段操作,以获取分段数据,包括:
所述用户终端的一协议层根据动态确定的分段长度对数据执行分段操作,以获取分段数据。
可选的,所述动态确定的分段长度包括网络设备通知的分段长度;或者
所述动态确定的分段长度包括所述用户终端动态确定的分段长度,且所述方法还包括:
所述用户终端向网络设备发送所述分段长度的长度信息,以使所述网络设备执行上行调度的协议层根据所述长度信息,分配与所述分段长度匹配的初传资源和/或重传资源。
可选的,所述分段长度是基于如下一项或者多项信息动态确定的:
所述网络设备期望的分段长度指示信息;
所述用户终端期望的分段长度指示信息;
所述用户终端的上行信道质量信息;
所述用户终端的数据传输情况;
所述用户终端对应的上行业务的特征。
可选的,所述数据包括上行SDU,所述分段操作包括:
按照分段长度进行的分段操作。
可选的,所述用户终端的另一协议层基于调度信息将所述获取的分段数据生成PDU,包括: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电信科学技术研究院,未经电信科学技术研究院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610543662.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