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建筑结构加固改造用外套框架有效
申请号: | 201610542771.2 | 申请日: | 2016-07-12 |
公开(公告)号: | CN105971304B | 公开(公告)日: | 2018-03-13 |
发明(设计)人: | 吴玉峰;温丽明 | 申请(专利权)人: | 温丽明 |
主分类号: | E04G23/02 | 分类号: | E04G23/02;E04B1/19;E04H6/00 |
代理公司: | 上海骁象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31315 | 代理人: | 赵俊寅 |
地址: | 201104 上海市*** | 国省代码: | 上海;3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建筑结构 加固 改造 外套 框架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建筑设备领域,特别涉及一种建筑结构加固改造用外套框架。
背景技术
目前很多城市内的老建筑,如居民楼、办公楼,由于建筑年代较久远,需要对其整体结构进行加固修缮,现有的针对既有建筑的加固改造技术主要是在既有建筑结构的承力构件基础上进行直接加固,如对于居民楼的承重梁来说,一般是插入辅助承重钢筋,再对倾斜或开裂的承重墙进行外墙修补,这样的加固方式会对室内装修造成破坏,因此上述方法对于推进正常使用的既有房屋加固修缮改造难度非常大。然而我们的既有房屋随着年限的增加,不仅是承重墙需要加固改造,其他方面也在使用中遇到越来越多的问题,如屋面墙面渗漏、饰面砖空鼓脱落、外挑阳台掉落、抗震能力太低、未设计电梯爬楼难等。如果仍然沿用老的加固技术方法,势必会因为搬迁过渡的困难错过改造时机。
现有的加固技术中加固梁与既有梁刚度也不一样,这样会使二者的变形量也不一样,而现有的方法是使用对拉螺栓或钢梁将加固梁和既有梁连接,经常会出现因变形量不一致,导致对拉螺栓承受额外变形挤压而损坏的问题。
另外,大量既有住宅房屋,限于当初设计理念问题,很多小区都没有设计地下停车场,停车位规划不足是部分小区最大的问题,如果在现有的小区条件下增加地下车库,会导致改造成本太高,而引进立体机械车库需要占用绿化空地。
我国既有房屋建筑节能改造,现行的主要技术是在现有外墙面和屋面上面直接增设保温层,需要采用保温效果好且防火性能好的材料,材料价格较高,改造成本较高;如果有更好的方案,则无疑可以加速既有房屋建筑节能改造的进程。
综上,我们迫切需要一种既有房屋修缮改造加固方法的全新理念来同时解决上述
问题。
发明内容
针对上述问题,本发明目的是提供一种节省成本、结构坚固、改造效率高、保护环境,用于既有建筑结构的一种建筑结构加固改造用外套框架。
为实现上述发明目的,本发明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建筑结构加固改造用外套框架,所述的外套框架包括布置在既有房屋墙柱附近相对应的边角部的外套柱,相邻的外套柱之间通过外套环梁连接,所述外套柱与外套环梁围成的竖直平面内设置外套结构墙;所述外套环梁分别设置在既有房屋的地坪标高处、每层楼的承重楼盖标高处、略高于屋盖标高处;所述外套柱底部的外套柱基础与既有房屋基础之间形成共同承力结构;所述外套环梁的内侧立面通过连接件分别与既有房屋的承重楼盖的外侧立面、外挑阳台的外侧立面连接;所述外套柱上端、既有屋盖的顶部设置外套屋盖;所述外套柱的刚度大于既有房屋墙柱的刚度;所述外套环梁的刚度大于承重楼盖的刚度;所述连接件包括定刚度连接模块、变刚度连接模块,所述变刚度连接模块包括设置在中间的超弹性螺旋弹簧,所述螺旋弹簧的两端各与一个对拉螺栓的一端连接,其中一个对拉螺栓的另一端与外套环梁的内侧立面连接,另一个对拉螺栓的另一端与承重楼盖的外侧立面或外挑阳台的外侧立面连接。
优选的,所述的共同承力结构为既有房屋基础底部设置锚杆静压桩,外套柱基础设置在外套柱上;或外套柱基础单独设置,外套柱基础与既有房屋基础之间通过基础连接梁连接。
优选的,所述外套柱的外侧设置通道立柱,相邻的通道立柱之间通过通道圈梁连接,所述通道圈梁与相应位置的外套柱之间使用连接件连接;所述通道立柱、通道圈梁围成的空间内设置垂直载人电梯、汽车电梯,汽车坡道。
优选的,所述外套屋盖的侧边与略高于屋盖标高处设置的外套圈梁之间通过连接件连接,使外套屋盖与既有屋盖之间形成具有一定的间隙膨胀区,所述既有屋盖与略高于屋盖标高处设置的外套圈梁之间设置辅助屋顶圈梁。
优选的,所述外套屋盖包括横跨在相对的外套柱之间的屋盖横梁,相邻的屋盖横梁之间设置屋盖面板,屋盖面板上表面设置遮阳罩。
优选的,所述外挑阳台与外套环梁之间设置竖向支撑。
优选的,所述既有房屋的预制楼盖或楼梯附近设置辅助内顶盖,所述辅助内顶盖的一侧与外套圈梁连接,另一侧通过第二对拉螺栓与设置在既有房屋另一侧相应位置的辅助内顶盖连接。
优选的,所述既有房屋的山墙附近的外套环梁上增设抗震支撑。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温丽明,未经温丽明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610542771.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