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用于升降平台的桩靴有效
申请号: | 201610542108.2 | 申请日: | 2016-07-12 |
公开(公告)号: | CN106193028B | 公开(公告)日: | 2018-03-27 |
发明(设计)人: | 毛炳坤;程文池;田崇兴;朱正都;龚云;赵世琏;黄波;王鑫磊;陈佳俊 | 申请(专利权)人: | 武汉船用机械有限责任公司 |
主分类号: | E02D5/72 | 分类号: | E02D5/72;E02D27/52 |
代理公司: | 北京三高永信知识产权代理有限责任公司11138 | 代理人: | 徐立 |
地址: | 430084 *** | 国省代码: | 湖北;4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用于 升降 平台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升降平台领域,特别涉及一种用于升降平台的桩靴。
背景技术
升降平台是一种常见的海洋工程设备,其主要包括桩腿和平台主体。在升降平台进行海上作业时,需要将桩腿插入海床内,以起到固定升降平台的作用。为了保证桩腿能够稳固的插设在海床内,通常会在桩腿的底部安装桩靴。常见的桩靴为一个外径远大于桩腿的外径的钢板,所以当桩靴随着桩腿被埋入海床时,桩靴能够有效的增大桩腿与海床的接触面,从而提高桩腿插设在海床内的稳固度。
在实现本发明的过程中,发明人发现现有技术至少存在以下问题:在海上作业结束后,需要将桩腿拔出海床,从而为升降平台移动到另一作业地点做准备。但是,由于在升降平台作业时泥沙逐渐沉积,所以可能导致桩靴和桩腿难以拔出海床,从而影响了平台的作业效率。
发明内容
为了解决桩靴难以拔出海床的问题,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了一种用于升降平台的桩靴。所述技术方案如下:
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了一种用于升降平台的桩靴,所述桩靴适用于安装在升降平台的桩腿的底部,所述桩靴包括第一支撑组件、第二支撑组件和锁止部,
所述第一支撑组件包括底座、第一支撑板、套筒和多个支撑杆,每个所述支撑杆的一端分别垂直安装在所述底座的上侧面,每个所述支撑杆的另一端分别垂直安装在所述第一支撑板的下侧面,所述桩腿与所述第一支撑板的上侧面垂直连接,所述套筒的一端固定安装在所述底座的外边上,所述套筒的另一端与所述第二支撑组件的外周壁可滑动地相抵;
所述第二支撑组件包括盖板、第二支撑板和支撑结构,所述盖板的中部设有第一通孔,所述桩腿通过所述第一通孔可滑动的插装在所述盖板上,所述支撑结构固定连接在所述盖板和所述第二支撑板之间,所述第二支撑板位于所述第一支撑板和所述底座之间,所述第二支撑板上设有与所述多个支撑杆一一对应的第二通孔,所述多个支撑杆分别可滑动地插装在各自对应的所第二通孔内;
所述锁止部包括推块、油缸和至少两个锁止滑块,所述推块和所述油缸均位于所述桩腿内,且所述油缸的伸缩方向与所述桩腿的轴向一致,所述推块与所述油缸的一端连接,所述油缸的另一端与所述桩腿固定连接,各所述锁止滑块分别可滑动地设置在所述第一支撑板上对应所述推块的侧壁的位置,且所述桩腿的周壁上设有用于可滑动地插装所述锁止滑块的开口,所述开口与所述锁止滑块一一对应,各所述锁止滑块分别位于各自对应的所述开口内,每个所述锁止滑块均具有第一斜面和第二斜面,所述第一斜面和所述第二斜面分别位于对应的所述锁止滑块的相反两侧,所述第一斜面和所述第二斜面之间构成的夹角的开口朝向所述第一支撑板,所述第一斜面与所述推块的侧壁可滑动地相抵,所述第二斜面与所述第一通孔的内壁可滑动地相抵。
在本发明的一种实现方式中,所述套筒的外壁上间隔设置有多个筋板。
在本发明的另一种实现方式中,所述多个筋板均为三角形筋板。
在本发明的又一种实现方式中,所述底座的下侧面为圆锥形结构。
在本发明的又一种实现方式中,所述多个支撑杆中的一个支撑杆与所述桩腿同轴布置,所述多个支撑杆中的其他支撑杆以所述桩腿为轴周向布置。
在本发明的又一种实现方式中,所述盖板的上侧面为坡面,所述坡面由所述盖板的外边向中部凸起。
在本发明的又一种实现方式中,所述盖板的外径大于所述第二支撑板的外径。
在本发明的又一种实现方式中,所述开口的两侧对应所述锁止滑块的位置分别设有导向板,每个所述导向板均与所述锁止滑块可滑动地相抵,所述导向板与所述推块相互垂直。
在本发明的又一种实现方式中,所述油缸通过第一销轴安装在所述推块上。
在本发明的又一种实现方式中,所述油缸的安装在所述桩腿内的一端设有安装板,所述安装板固定安装在所述桩腿内,所述油缸通过第二销轴安装在所述安装板上。
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技术方案带来的有益效果是: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武汉船用机械有限责任公司,未经武汉船用机械有限责任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610542108.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