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新型胶黏剂及其制备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1610537612.3 | 申请日: | 2016-07-08 |
公开(公告)号: | CN107586527A | 公开(公告)日: | 2018-01-16 |
发明(设计)人: | 林靖 | 申请(专利权)人: | 上海午熙环保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C09J175/14 | 分类号: | C09J175/14;C09J11/06;C09J11/00 |
代理公司: | 上海精晟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31253 | 代理人: | 胡志强 |
地址: | 201406 上海市奉贤*** | 国省代码: | 上海;3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新型 胶黏剂 及其 制备 方法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胶黏剂及其制备方法,特别涉及一种新型胶黏剂及其制备方法。
背景技术
电子行业有很多地方需要用胶固定,由此诞生了很多胶的品种,如双组分胶、泡棉胶、顺干胶、光固化胶、热熔胶等。每种胶都有其缺点和优点,如双组分胶的强度,硬度等调节范围比较宽,保存容易,但使用不方便,需要临时配比,而且组分配比不准的时候,会产生胶不干,强度降低等缺陷;泡棉胶缓冲性能好,但是粘接强度低,另外用胶量大,不适合窄边框手机;顺干胶固化快,定位效果好,但是耐水性差,时间长了后容易发白,脱胶;光固化胶需要特殊的紫外光照射设备,另外不适合光照不到的结构和部位;热熔胶需要加热,定位慢;上述问题急待解决。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新型胶黏剂及其制备方法,解决现有技术操作不方便,定位慢,强度低的问题。
为了达到上述目的,本发明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实现的:
本发明提供一种新型胶黏剂,该胶黏剂由以下重量份组分组成:多元醇50-80份,热塑性树脂18-22份,环氧丙烯酸树脂3-15份,异氰酸酯9-11份,光引发剂0.3-1份,偶联剂1-4份,纳米填充物2-5份。
本发明的进一步改进在于:该胶黏剂由以下重量份组分组成:多元醇50份,热塑性树脂18份,环氧丙烯酸树脂3份,异氰酸酯9份,光引发剂0.3份,偶联剂1份,纳米填充物2份。
本发明的进一步改进在于:该胶黏剂由以下重量份组分组成:多元醇80份,热塑性树脂22份,环氧丙烯酸树脂15份,异氰酸酯11份,光引发剂1份,偶联剂4份,纳米填充物5份。
本发明的进一步改进在于:该胶黏剂由以下重量份组分组成:多元醇56份,热塑性树脂20份,环氧丙烯酸树脂12份,异氰酸酯10份,光引发剂0.5份,偶联剂1份,纳米填充物3份。
本发明的进一步改进在于:该胶黏剂由以下重量份组分组成:多元醇66份,热塑性树脂20份,环氧丙烯酸树脂10份,异氰酸酯10份,光引发剂1份,偶联剂1份,纳米填充物5份。
本发明的进一步改进在于:多元醇为聚醚多元醇和/或聚酯多元醇,多元醇为聚醚多元醇和/或聚酯多元醇的分子量在800-3000以内。
本发明的进一步改进在于:环氧丙烯酸树脂的粘度范围为20-100Pa·S。
本发明的进一步改进在于:异氰酸酯为二苯基甲烷二异氰酸酯、甲苯二异氰酸酯、4,4'-二环己基甲烷二异氰酸酯、异佛尔酮二异氰酸酯、1,5-萘二异氰酸酯、苯二亚甲基二异氰酸酯中的一种。
本发明的进一步改进在于:偶联剂为氨丙基三乙氧基硅烷、γ-缩水甘油醚氧丙基三甲氧基硅烷、γ-(甲基丙烯酰氧)丙基三甲氧基硅烷中的一种。
本发明还提供一种新型胶黏剂的制备方法,该制备方法的步骤如下:首先反应器中加入多元醇和热塑性树脂,加热搅拌并脱水,加热温度为90-110度;然后加入环氧丙烯酸树脂;再加入异氰酸酯,搅拌反应做成预聚体;最后加入光引发剂、偶联剂、纳米填充物出料包装即得到产品。
本发明的优点和有益效果在于:本发明提供一种新型胶黏剂具有定位快,粘接力强,可拆解,可以机械化操作的特点,特别适合电子行业点胶工段;另外,随着时间延长,粘接力还有一定程度的提高;操作方便,定位快,强度好的胶黏剂。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适用于点胶工艺的胶黏剂的制备方法,以克服已有产品的缺陷,具有定位快,粘接效果好,维修方便的特点。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实施例,对本发明的具体实施方式作进一步描述。以下实施例仅用于更加清楚地说明本发明的技术方案,而不能以此来限制本发明的保护范围。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上海午熙环保科技有限公司,未经上海午熙环保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610537612.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