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低模量高位移聚氨酯密封材料配套用耐候面漆及其制备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1610532615.8 | 申请日: | 2016-07-07 |
公开(公告)号: | CN107586509B | 公开(公告)日: | 2020-07-21 |
发明(设计)人: | 章卫国;艾九红;肖祥湘 | 申请(专利权)人: | 株洲飞鹿高新材料技术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C09D175/04 | 分类号: | C09D175/04;C09D175/08;C09D7/61;C08G18/75;C08G18/48;C08G18/62;C08G18/10 |
代理公司: | 北京卓恒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特殊普通合伙) 11394 | 代理人: | 唐曙晖 |
地址: | 412003 湖南*** | 国省代码: | 湖南;4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低模量高 位移 聚氨酯 密封材料 配套 用耐候面漆 及其 制备 方法 | ||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低模量高位移聚氨酯密封材料配套用耐候面漆,其特征在于,包括A组分和B组分,其中A组分包括:弹性羟基丙烯酸树脂30.0~85.0重量份,钛白粉1.0~20.0重量份,醋酸丁酯1.0~10.0重量份,二甲苯1.0~5.0重量份,B组分包括:脂肪族异氰酸酯高分子预聚物80‑100重量份,使用时,A组分:B组分的质量比为1:0.2‑5,优选1:0.5‑1.0,更优选约1:1。本发明提供的耐候面漆,以脂肪族异氰酸酯高分子预聚物、弹性羟基丙烯酸树脂经化学固化反应后的高分子材料为主体成膜物,可应用于底模量、高位移聚氨酯密封材料表面,增强聚氨酯弹性体密封材料的耐候性,经测试其与聚氨酯弹性体密封材料之间附着力达1.5Mpa以上,紫外加速老化3000h无粉化、开裂等异常,断裂伸长率900%以上。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涂料领域,具体涉及一种低模量高位移聚氨酯密封材料配套用耐候面漆及其制备方法。
背景技术
随着工业科技的发展,针对性的要求材料的功能化的需求越来越高。混凝土嵌缝密封、防水、防渗等防护工程数量也日益增长。能确保嵌缝密封材料长期有效发挥密封防水作用的关键之一在于选择一个配套性好、耐紫外老化性能优异的面漆。
为确保高速铁路工程、高速公路工程、跨江桥梁混凝土伸缩膨胀,一般每间隔一定长度就会设置伸缩缝、施工缝等缝,缝等设置满足了混凝土本身伸缩膨胀不开裂、不起拱等情况,合适的嵌缝密封方案可确保缝下基层不受雨水等有害物质的浸蚀。低模量高位移聚氨酯密封材料具备粘接力、施工性、耐高低温性能等优点,但芳香族聚氨酯密封材料的耐老化性能欠佳,脂肪族聚氨酯密封材料的耐老化性能优异,但成本太高,客户一般难以接受。传统的脂肪族聚氨酯面漆断裂延伸率一般低于600%,而低模量高位移聚氨酯密封材料的断裂伸长率在800%以上,传统的脂肪族聚氨酯面漆涂覆在低模量高位移聚氨酯密封材料表面,经多次拉伸至容易出现起皱、脱落等现象,因此开发一款低模量高位移聚氨酯密封材料配套用耐候面漆具有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
发明内容
本发明利用羟基丙烯酸树脂的特性,选择一种或几种树脂,在确保A组份树脂羟值、软硬段比例、粉体料、溶剂比例的同时,A、B组份的树脂量、软硬段比例要高方能确保面漆的高延伸率,A、B组份整个体系的交联密度、软硬段比例、粉体料比例、分子链的选择控制得当,可确保面漆涂膜与密封材料之间粘接力、及本身的耐候性能。本发明利用降低脂肪族异氰酸酯预聚物NCO值,提高整个涂膜树脂体系中脂肪族异氰酸酯预聚物的比例,确保耐候面漆涂膜延伸率不低于低模量高位移,与聚氨酯密封材料配套使用拉伸、收缩中不开裂脱落。制备的配套用耐候面漆使用比例A:B=1:1(重量比)时,经测试其与聚氨酯弹性体密封材料之间附着力达1.5Mpa以上,紫外加速老化3000h无粉化、开裂等异常,断裂伸长率900%(面漆涂膜厚度150~200um)以上,耐候面漆涂膜断裂伸长率不低于低模量高位移聚氨酯密封材料的断裂伸长率,多次将低模量高位移聚氨酯密封材料弹性体拉伸800%以上,其表面耐候面漆不开裂、不起皱、脱落等异常。
本发明解决的问题在于提供一种低模量高位移聚氨酯密封材料配套用耐候面漆,与低模量高位移聚氨酯密封材料之间的附着力优异、且伸缩性保持同步,能够配套应用于室外暴露环境混凝土伸缩缝嵌缝密封、防水应用,还提供了其制备及应用方法。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的技术方案为:
一种低模量高位移聚氨酯密封材料配套用耐候面漆,包括A组分和B组分,其中A组分包括:
羟基丙烯酸树脂30.0~85.0重量份,优选35~80重量份
钛白粉1.0~20.0重量份,优选5.0~15重量份
醋酸丁酯1.0~10.0重量份,优选2-8重量份
二甲苯1.0~5.0重量份,优选2~4重量份
B组分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株洲飞鹿高新材料技术股份有限公司,未经株洲飞鹿高新材料技术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610532615.8/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