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微流控芯片及外泌体捕获和检测的研究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1610532203.4 | 申请日: | 2016-07-07 |
公开(公告)号: | CN107583676B | 公开(公告)日: | 2020-03-06 |
发明(设计)人: | 刘婷姣;方诗萌;田鸿竹;金冬 | 申请(专利权)人: | 大连医科大学 |
主分类号: | B01L3/00 | 分类号: | B01L3/00;G01N33/543 |
代理公司: | 沈阳晨创科技专利代理有限责任公司 21001 | 代理人: | 崔晓蕾 |
地址: | 116044 辽*** | 国省代码: | 辽宁;2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微流控 芯片 外泌体 捕获 检测 研究 方法 | ||
1.一种采用微流控芯片进行外泌体捕获和检测的方法,该微流控芯片由基片和膜片组成,所述膜片上设有曲形混合通道、收集池、连接通道、进样口和出液口;其特征在于:
其中,第一进样口(6a)和第二进样口(6b)通过连接通道(5)与第一曲形混合通道(3a)相连;第一曲形混合通道(3a)通过连接通道(5)与第一收集池(4a)相连,且在第一曲形混合通道(3a)与第一收集池(4a)之间设有第三进样口(6c);第一收集池(4a)通过连接通道(5)与第二曲形混合通道(3b)相连;第二曲形混合通道(3b)通过连接通道(5)与第二收集池(4b)相连,且在第二曲形混合通道(3b)与第二收集池(4b)之间设有第四进样口(6d);第二收集池(4b)与出液口(7)相连;
在微流控芯片的第一进样口(6a)加入第一预定类型材料和第二预定类型材料的混合物,在第二进样口(6b)加入第三预定类型材料,驱动第一预定类型材料、第二预定类型材料和第三预定类型材料在第一曲形混合通道(3a)处混合,形成第一预定类型材料、第二预定类型材料和第三预定类型材料的复合物A,通过磁铁将复合物A在第一收集池(4a)处富集;在第三进样口(6c)加入第四预定类型材料,驱动复合物A和第四预定类型材料在第二曲形混合通道(3b)处混合,形成复合物A和第四预定类型材料的复合物B,通过磁铁将复合物B在第二收集池(4b)处富集,将微流控芯片置于荧光显微镜下,考察复合物B的量;
所述第一预定类型材料为磁性纳米粒子,粒子表面连接有抗外泌体表面抗原的抗体;第二预定类型材料为含有外泌体的细胞培养液、血清或其它体液;第三预定类型材料为一抗;第四预定类型材料为荧光二抗。
2.按照权利要求1所述外泌体捕获和检测的方法,其特征在于:第三进样口(6c)开口于连接通道(5)侧方。
3.按照权利要求1所述外泌体捕获和检测的方法,其特征在于:第四进样口(6d)开口于连接通道(5)侧方。
4.按照权利要求1所述外泌体捕获和检测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基片为玻璃;所述膜片为聚二甲基硅氧烷;玻璃基片和膜片为不可逆封接。
5.按照权利要求1-4任一所述外泌体捕获和检测的方法,其特征在于:第一曲形混合通道(3a)和第二曲形混合通道(3b)的长度、宽度和深度相同;长度为10~100毫米;宽度为10~1000微米;深度为10~1000微米。
6.按照权利要求1-4任一所述采用微流控芯片进行外泌体捕获和检测的方法,其特征在于:第一收集池(4a)和第二收集池(4b)的长度、宽度和深度相同;长度为0.1~10毫米;宽度为0.1~10毫米;深度为10~1000微米。
7.按照权利要求1所述外泌体捕获和检测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具体过程如下:
——将第一预定类型材料和第二预定类型材料混合,4℃震荡过夜,使第一预定类型材料与第二预定类型材料充分结合;
——在第一进样口(6a)加入第一预定类型材料与第二预定类型材料的混合物;
——在第二进样口(6b)加入第三预定类型材料;
——驱动第一预定类型材料、第二预定类型材料和第三预定类型材料在第一曲形混合通道(3a)处混合,形成第一预定类型材料、第二预定类型材料和第三预定类型材料的复合物A;
——在第一收集池(4a)的下方放置磁铁(9),将复合物A富集在第一收集池(4a)内;
——在第三进样口(6c)加入第四预定类型材料;
——驱动复合物A和第四预定类型材料在第二曲形混合通道(3b)处混合,形成复合物A和第四预定类型材料的复合物B;
——在第二收集池(4b)的下方放置磁铁(9),将复合物B富集在第二收集池(4b)内;
——将微流控芯片置于荧光显微镜下,考察复合物B的量。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大连医科大学,未经大连医科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610532203.4/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