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预制拼装式防撞墙及其制造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1610531899.9 | 申请日: | 2016-07-07 |
公开(公告)号: | CN107587422A | 公开(公告)日: | 2018-01-16 |
发明(设计)人: | 徐桂平;陈勇;王焱焱;闫兴非;蒋海里;张新国;章苏亚;刘刚;胡尊永 | 申请(专利权)人: | 上海公路桥梁(集团)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E01D19/10 | 分类号: | E01D19/10;E01D21/00;E01D101/26 |
代理公司: | 上海弼兴律师事务所31283 | 代理人: | 薛琦,孙静 |
地址: | 200433*** | 国省代码: | 上海;3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预制 拼装 撞墙 及其 制造 方法 | ||
1.一种预制拼装式防撞墙,包括墙体与若干加强组件,其特征在于,
所述墙体包括后浇部和预制部,所述后浇部连接于所述预制部与桥梁之间;
所述加强组件包括后浇加强部和预制加强部,所述后浇加强部焊接于所述桥梁的加强部,所述预制加强部焊接于所述后浇加强部;
其中,所述后浇加强部穿设于所述后浇部,所述预制加强部穿设于所述预制部。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预制拼装式防撞墙,其特征在于,所述后浇加强部包括:
第一主体,所述第一主体包括平行设置的第一竖直部和第二竖直部,所述第一竖直部和所述第二竖直部的同一端通过第一回转部连接;
第一连接部,所述第一竖直部的另一端与所述第一连接部的一端连接,并形成有第一夹角;
第二连接部,所述第二竖直部的另一端与所述第二连接部的一端连接,并形成有第二夹角;
其中,所述第一连接部与所述第二连接部分别焊接于所述桥梁的加强部。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预制拼装式防撞墙,其特征在于,所述预制加强部包括:
第一预制加强部,所述第一预制加强部包括相连接的第一环形部和第二环形部,所述第一环形部和所述第二环形部关于所述第一环形部和第二环形部的连接点成中心对称,且所述第一环形部的形状与所述第一主体的形状相匹配,所述第一环形部焊接于所述第一主体;
第二预制加强部,所述第二预制加强部包括依次连接的内臂部、顶部和外臂部,所述内臂部与所述外臂部均位于所述顶部的下侧,所述内臂部远离所述顶部的一端弯折并焊接于所述外臂部远离所述顶部的一端;
其中,所述顶部和所述外臂部分别焊接于所述第二环形部的一端。
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预制拼装式防撞墙,其特征在于,所述预制加强部还包括第三预制加强部,所述第三预制加强部包括:
第二主体,所述第二主体包括平行设置的第一水平部和第二水平部,所述第一水平部和所述第二水平部的同一端通过第二回转部连接;
第三连接部,所述第一水平部的另一端与所述第三连接部的一端连接,并形成有第三夹角;
第四连接部,所述第二水平部的另一端与所述第四连接部的一端连接,并形成有第四夹角;
其中,所述第二回转部焊接于所述第一环形部的一端;
所述第三连接部与所述第四连接部分别焊接于所述第二预制加强部的所述外臂部中远离所述顶部的一端。
5.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预制拼装式防撞墙,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夹角为98°;所述第二夹角为98°;所述第三夹角为95°;所述第四夹角为85°。
6.如权利要求1-5中任意一项所述的预制拼装式防撞墙,其特征在于,所述墙体的材料为混凝土,所述加强组件的材料为钢筋。
7.一种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预制拼装式防撞墙的制造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制造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S1、制造所述后浇加强部,并将所述后浇加强部焊接于所述桥梁的加强部;
S2、制造所述预制加强部和所述预制部,使得所述预制加强部穿设于所述预制部;
S3、将所述第一预制加强部的所述第一环形部焊接于所述后浇加强部的所述第一主体;
S4、在所述桥梁与所述预制部间浇注混凝土形成所述后浇部,通过所述后浇部使所述预制部与所述桥梁连接。
8.如权利要求7所述的预制拼装式防撞墙的制造方法,其特征在于,在步骤S1中,将钢筋通过弯折形成所述后浇加强部。
9.如权利要求7所述的预制拼装式防撞墙的制造方法,其特征在于,在步骤S2中,制造所述预制加强部具体包括以下步骤:
将所述第二预制加强部的所述顶部和所述外臂部分别焊接于所述第一预制加强部的所述第二环形部的一端;
将所述第三预制加强部的所述第二回转部焊接于所述第一预制加强部的所述第一环形部的一端;
将所述第三预制加强部的所述第三连接部与所述第四连接部分别焊接于所述第二预制加强部的所述外臂部远离所述顶部的一端;
和/或,在步骤S2中,向所述预制加强部位置处浇注混凝土形成所述预制部。
10.如权利要求9所述的预制拼装式防撞墙的制造方法,其特征在于,在步骤S2中,所述预制部采用混凝土入模的方法进行浇注,所述预制部的模板采用倒置法进行浇注,并将所述第二预制加强部的所述顶部作为所述模板的底部的支撑面。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上海公路桥梁(集团)有限公司,未经上海公路桥梁(集团)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610531899.9/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公路桥梁用缓冲性伸缩缝连接组件
- 下一篇:一种桥梁栏杆挂靠行走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