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超高层核心筒内不落地钢骨柱及其施工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1610530064.1 | 申请日: | 2016-06-30 |
公开(公告)号: | CN105926855B | 公开(公告)日: | 2018-02-13 |
发明(设计)人: | 周观根;程志敏;王军;陈琴;周爱民;郭园园;王观军;楼懿鑫 | 申请(专利权)人: | 浙江东南网架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E04C3/32 | 分类号: | E04C3/32;E04G25/02;E04G21/00 |
代理公司: | 杭州融方专利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33266 | 代理人: | 沈相权 |
地址: | 311209 浙***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高层 核心 筒内不 落地 钢骨 及其 施工 方法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不落地钢骨柱,尤其涉及一种超高层核心筒内不落地钢骨柱及其施工方法,属于钢结构领域。
背景技术
常规的超高层核心筒内钢骨梁与落地的钢骨柱连接,钢骨梁待钢骨柱安装好后施工。本发明涉及的钢骨梁为核心筒内与不落地钢骨柱相连的钢骨梁,钢骨梁与钢骨柱车间焊,形成整体。对于这种梁柱一体的超高层核心筒内不落地钢骨柱施工方法,传统的施工方法是先在柱底搭设施工临时支撑,再安装钢骨柱,然后绑扎钢筋,安装模板,最后浇筑混凝土。这种缺点明显,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临时支撑浇筑在混凝土内,无法拆卸,一次性消耗,成本较高。
2.占用空间大,临时支撑影响钢筋混凝土柱施工操作空间。为获得良好的支撑效果,通常将临时支撑放置在钢骨柱下方,这样势必会影响钢筋混凝土柱绑扎钢筋及混凝土振捣,产生诸多不安全因素,增加施工难度。
3.临时支撑与钢筋绑扎有交叉作业,安装速度慢,施工周期长。
发明内容
本发明主要是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不足,提供一种结构紧凑,能够有效的解决临时支撑的一次性使用问题,使得“节材”的理念在施工中充分体现的一种超高层核心筒内不落地钢骨柱及其施工方法。
本发明的上述技术问题主要是通过下述技术方案得以解决的:
一种超高层核心筒内不落地钢骨柱,包括不落地钢骨柱,所述的不落地钢骨柱底部的两端分别设有钢柱组件;
所述的钢柱组件包括临时支撑钢柱,所述的临时支撑钢柱的两侧端分别设有延伸至地面的平面外钢管支撑;
钢柱组件间通过交叉分布的圆管架定位。
作为优选,所述的平面外钢管支撑的上部设有插板,所述的插板与临时支撑钢柱间、圆管架的两侧端与临时支撑钢柱间分别通过支撑连接板连接,所述的平面外钢管支撑呈倾斜状分布;
所述的临时支撑钢柱的底部设有柱底板,所述的圆管架通过花蓝螺栓调节定位,所述的临时支撑钢柱的上部与不落地钢骨柱间设有连梁连接板,所述的平面外钢管支撑的底部设有支撑底板。
所述的圆管架由圆管拼装而成。
一种超高层核心筒内不落地钢骨柱的施工方法,于按以下步骤进行:
(1)、拼装:
具体构件及编号,将不落地钢骨柱、临时支撑钢柱、连梁连接板、花篮螺栓、平面外钢管支撑、圆钢、插板、支撑连接板、柱底板和连接板在工厂下料、组拼和焊接而成;
临时支撑钢柱采用成品型钢或翼缘和腹板拼装焊接而成,焊缝采用部分熔透焊进行焊接;
临时支撑钢柱和柱底板的焊缝以及不落地钢骨柱、梁连接板的焊缝采用部分熔透焊进行焊接,其他焊缝均采用角焊缝,焊脚尺寸≥0.7t,t为较薄板厚;
支撑构件为车间加工成型,可形成工厂化、装配化和机械化配套加工,加工质量有保证、施工工期相比常规做法大大加快、材料可重复利用、现场施工简便、无需交叉作业装配化程度高;
各组件在车间焊接需注意的事项如下:
CO2气体保护药芯焊丝施焊,焊接工艺参数见表1.1;焊后局部加热矫正柱底板,局部加热温度宜控制在750℃~850℃,最高不得超过900℃;保证柱底板的平面度达到设计允许偏差的≤1.0mm;检测钢柱与柱底板的垂直度不大于3.0mm;
表1.1 CO2气体保护焊焊接工艺参数
焊前预热,焊前应在焊缝坡口两侧,宽度应大于焊件施焊处板厚的1.5倍,且不应小于100mm处进行预热,最低预热温度参见表1.2;
焊缝采用多层多道焊时,每一道焊接完成后应及时清理焊渣和表面飞溅物,遇有中断的情况,应采取适当的保温措施,必要时进行后热处理,再次焊接前重新预热温度应高于初始预热温度;焊接过程中,最低道间温度应不低于预热温度,最大道间温度应不超过230℃;
焊后,应立即覆盖保温棉保温缓冷;如遇中途停止施焊时,应覆盖保温棉保温,再次施焊时重新按上述预热要求进行预热;焊后焊缝需要进行消氢热处理时;消氢热处理加热温度应为250℃~350℃,保温时间按每25mm板厚不小于0.5小时,且总保温时间不小于1小时确定;达到保温时间后缓冷至室温;
(2)、装配不落地钢骨柱:
采用工厂或现场装配,现场不需要采用焊接,装配方式采用各个组件螺栓连接,整体起吊就位固定,施工过程简单,操作方便,不落地钢骨柱与支撑柱顶腹板螺栓连接完成后,直接可以绑扎核心筒内钢筋,待模板完成后进行混凝土建筑施工,在混凝土浇筑完成并达到规定强度后,即可拆除临时支撑;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浙江东南网架股份有限公司,未经浙江东南网架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610530064.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