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多功能生态景观沟渠有效
申请号: | 201610529700.9 | 申请日: | 2016-07-06 |
公开(公告)号: | CN106049367B | 公开(公告)日: | 2018-03-09 |
发明(设计)人: | 赵宇;程炯;牛文鹏;余华杰;陈志良 | 申请(专利权)人: | 广东省生态环境技术研究所 |
主分类号: | E02B5/00 | 分类号: | E02B5/00;E02B5/08;A01G9/02 |
代理公司: | 广州嘉权专利商标事务所有限公司44205 | 代理人: | 胡辉 |
地址: | 510650 ***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多功能 生态景观 沟渠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沟渠水土保持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多功能生态景观沟渠。
背景技术
为改善城市公园水土保持,保障公园灌溉与排水特别是排水,三面光沟渠被广泛应用于城市公园建设中,同时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社会对生态环境的保护意识增强,逐步认识到构建并保持良好的沟渠生态系统的重要性。
目前,对生态沟渠的研究主要集中在净化机理、种植植物的净化效果等方面,而在沟渠的设计及施工方面研究相对较少。现有的生态沟渠由于污染和人地矛盾的区域差异,存在占地面积大,缺乏普遍利用性和持续利用性等问题。
发明内容
为解决上述问题,本发明提供一种在沟渠上设置若干可移动式生态体的多功能生态景观沟渠。
本发明解决其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
一种多功能生态景观沟渠,包括抗冲刷主体及在抗冲刷主体上设置的若干个可移动式生态体,各可移动式生态体的一侧或两侧上均设有沟渠盆耳,抗冲刷主体的顶部两侧设有钩挂件和/或者抗冲刷主体内侧的两壁上设有若干主体盆挂。
进一步作为本发明技术方案的改进,抗冲刷主体为小型沟渠时,可移动式生态体两侧的沟渠盆耳钩挂在抗冲刷主体顶部两侧设有的钩挂件上。
进一步作为本发明技术方案的改进,抗冲刷主体为大型沟渠时,可移动式生态体一侧的沟渠盆耳钩挂在抗冲刷主体顶部两侧设有的钩挂件上和抗冲刷主体内壁上设有的若干主体盆挂上。
进一步作为本发明技术方案的改进,钩挂件为凹槽或凸起,各钩挂件直接设置在抗冲刷主体上或者设置在若干框架结构上,各框架结构均设置在抗冲刷主体上。
进一步作为本发明技术方案的改进,各框架结构为立方体框架或者人字形的三角结构或者U形框架,各框架结构由若干框架单元组成,框架单元为菱形和/或者矩形和/或者三角形和/或者六边形的多边形结构,各框架结构之间通过凹凸结构相互匹配衔接。
进一步作为本发明技术方案的改进,各框架结构通过锚钉固定框架结构在抗冲刷主体上,锚钉为钢筋混凝土锥,锚钉嵌入抗冲刷主体的深度为0.2~0.5米。
进一步作为本发明技术方案的改进,可移动式生态体内设有保水性土壤,保水性土壤上种植有挺水性植物。
进一步作为本发明技术方案的改进,可移动式生态体的主体为一容器,沟渠盆耳设置在容器的一侧或者两侧。
进一步作为本发明技术方案的改进,可移动式生态体为陶瓷结构或者钢丝网结构或者钢筋焊接结构。
进一步作为本发明技术方案的改进,抗冲刷主体包括若干依次铺设的沟渠单元段,沟渠单元段为预制或现浇的混凝土结构件,沟渠单元段的截面为梯形或U型。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此多功能生态景观沟渠,在抗冲刷主体上和/或者内侧的两壁设置的若干个可移动式生态体,使得在枯水期,在抗冲刷主体上安装可移动式生态体,不仅发挥沟渠的生态景观功能,而且能实现对水体污染物的阻挡、降解、吸收、利用,减少排出水体中污染物质,具有较好的生态功能。在丰水期,还可以将可移动式生态体拆除,充分发挥沟渠的排水泄洪功能。不仅整个结构施工便利、结构稳定,而且还能节约集约用地,增大了城市绿化面积。
附图说明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发明作进一步说明:
图1是本发明所述可移动式生态体设置在小型沟渠上的整体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发明所述可移动式生态体设置在大型沟渠上的整体结构示意图;
图3是本发明所述可移动式生态体结构示意图;
图4是本发明所述抗冲刷主体为小型沟渠结构示意图;
图5是本发明抗冲刷主体为大型沟渠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将结合实施例和附图对本发明的构思、具体结构及产生的技术效果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以充分地理解本发明的目的、特征和效果。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只是本发明的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实施例,基于本发明的实施例,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所获得的其他实施例,均属于本发明保护的范围。
参照图1至图5,本发明为一种多功能生态景观沟渠,包括抗冲刷主体1及在抗冲刷主体1上设置的若干个可移动式生态体3,各可移动式生态体3的一侧或两侧上均设有沟渠盆耳6,抗冲刷主体1的顶部两侧设有钩挂件2和/或者抗冲刷主体1内侧的两壁上设有若干主体盆挂7。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广东省生态环境技术研究所,未经广东省生态环境技术研究所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610529700.9/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空间用像方远心镜头
- 下一篇:一种电磁兼容建模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