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玉米新品种的选育及栽培技术在审
申请号: | 201610529689.6 | 申请日: | 2016-07-06 |
公开(公告)号: | CN107581052A | 公开(公告)日: | 2018-01-16 |
发明(设计)人: | 周魁东;王连继;欧广宇 | 申请(专利权)人: | 沈阳北玉种子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A01H1/02 | 分类号: | A01H1/02;A01G22/20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110000 辽宁省沈*** | 国省代码: | 辽宁;2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玉米 新品种 选育 栽培技术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植物种植技术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玉米新品种的选育及栽培技术。
背景技术
玉米是中国三大粮食作物之一,产量约占全国粮食总产量的四分之一。玉米属喜温作物,在全国各地均有种植,我国主要有东北春玉米、黄淮海平原玉米和西南山地丘陵玉米三大玉米生态区。我国玉米种植业虽然面积很大,但单产却不高,因此,提高玉米的单产是今后玉米种植业发展的重要环节。目前玉米单产增速有所下降,播种面积快速增加,总产量提高的驱动因素中,播种面积占据主要位置。在未来玉米种植面积增速将总体趋缓的背景下,玉米产量持续增长将主要依赖于良种开发带来的单产提高。耐密植、综合抗性好、籽粒品质优良、早熟以及抗倒性强逐渐为玉米品种推广潜力的重要条件。
发明内容
针对上述问题中存在的不足之处,本发明提供一种玉米新品种的选育及栽培技术,使其选育高产、稳产、具有广泛适应性、广谱抗病性、抗逆性领先、商品性优良的玉米杂交种。
为了解决上述问题,本发明提供一种玉米新品种的选育及栽培技术,其中,包括以下步骤:
S10、选育:以自选系BY023为母本,BY021-3为父本组配而成的单交种;
S20、选地与施肥:该品种活秆成熟,属高秆大穗型品种,喜肥水,综合抗性好,应选择肥力中等以上地块种植,科学施肥,亩施2000公斤农家肥,50公斤复合肥,1公斤锌肥做底肥,提倡增施钾肥;
S30、种植形式与密度:单作与套作均可,单作密度3000~3300株/亩,套作2800~3000株/亩,适时早播,育苗移栽,以保全苗,苗齐、苗壮;
S40、田间管理与病虫害防治:要加强田间管理,及时中耕除草,追肥。提倡增施穗肥,注意病虫害的预测和防治,及时防治玉米螟虫,重点防止青枯病和纹枯病的发生;
S50、适时收获。
优选的,在所述步骤S10中,还包括以下步骤:
S101、母本BY023是以美国引进的78599杂交种为基础材料,导入亚热带资源,1998用苏湾一号做父本杂交,经过多年的连续自交、选择,通过配合力的测定和抗性鉴定选育而成;
S102、父本BY021-3来源于丹360×Mo17的二环选系,利用系谱法将丹360×Mo17的F1代选出的优良株穗连续5代自交,最后获得的一个高配合力、抗性强、高产的自交系。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具有以下优点:
本发明选育高产、稳产、具有广泛适应性、广谱抗病性、抗逆性领先、商品性优良的玉米杂交种。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使本发明的目的、技术方案及优点更加清楚明白,下面结合实例对本发明作进一步详细说明,但所举实例不作为对本发明的限定。
本发明的实施例中,
一、育种目标:
自选项目,选育高产、稳产、具有广泛适应性、广谱抗病性、抗逆性领先、商品性优良的玉米杂交种。
二、选育过程:
北试17(北玉17号)是以自选系BY023为母本,BY021-3为父本组配而成的单交种。
母本BY023是以美国引进的78599杂交种为基础材料,导入亚热带资源,1998用苏湾一号做父本杂交,经过多年的连续自交、选择,通过配合力的测定和抗性鉴定,于2001年选育而成。
父本BY021-3来源于丹360×Mo17的二环选系。利用系谱法将丹360×Mo17的F1代选出的优良株穗连续5代自交,最后获得的一个高配合力、抗性强、高产的自交系。
2003年由用BY023做母本,BY021-3做父本组配而成新的杂交种北试17(北玉17号)(BY023×BY021-3)。
2003年参加辽宁比较试验,平均亩产796公斤,比对照丹玉39增产14.35%,增产极显著,产量居第1位,8试点7增1减。
2004年参加西南各省大区种植适应性比较试验,平均亩产706公斤,比对照增产15.5%,增产极显著,产量居第1位,14试点12增2减。
2005年贵州省区域试验平均亩产645.7公斤,比对照安单3号增产10.47%,增产极显著,产量居第三位,7试点6增1减;
2006年平均亩产710公斤,比对照安单3号增产14.35%,增产极显著,产量居第三位,8试点7增1减。
两年15点次平均亩产677.9公斤,比对照安单3号增产12.48%。2005年和2006年分别有85.7%和87.5%的试点产量超过对照,平均为86.6%。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沈阳北玉种子科技有限公司,未经沈阳北玉种子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610529689.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高产优质玉米新品种的选育技术
- 下一篇:一种北玉玉米新品种的选育技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