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基于互联网的高通量快速诊断系统及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1610526296.X | 申请日: | 2016-07-05 |
公开(公告)号: | CN106226510B | 公开(公告)日: | 2018-01-02 |
发明(设计)人: | 徐林;金玉;徐承龙 | 申请(专利权)人: | 南京天纵易康生物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G01N33/50 | 分类号: | G01N33/50;H04L29/08 |
代理公司: | 南京苏高专利商标事务所(普通合伙)32204 | 代理人: | 柏尚春 |
地址: | 210000 江苏省南京市浦***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基于 互联网 通量 快速 诊断 系统 方法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诊断系统及方法,特别是涉及一种基于互联网的高通量快速诊断系统及方法。
背景技术
快速精准诊断(POCT),是由中国医学装备协会POCT装备技术专业委员会在多次专家论证基础上统一命名,并将其定义为“在采样现场进行的、利用便携式分析仪器及配套试剂快速得到检测结果”的一种检测方式。
传统的快速精准诊断(POCT)产品在硬件方面往往存在以下的缺陷:
传统的快速精准诊断(POCT)产品仅仅是单一设备,基本由光路部件、打印单元、卡片阅读器、显示单元和检测单元等部分组成,缺乏互联网+的理念和应用,无法满足当下对于分级诊疗、电子健康档案、慢病管理和移动医疗服务的需求。并且,现有的特定蛋白分析仪需要手工完成样本及试剂的加样,当大量样本需要检测时会严重影响检测速度,效率低;通量小,不支持急诊插入;操作繁琐,检验结果受影响因素较多;难以追溯,不支持数据化分析。
传统的快速精准诊断(POCT)产品在软件方面往往存在以下的缺陷:
(1)难以追溯
现行POCT行业的仪器、试剂缺乏唯一的数字化标识,仪器、试剂的生产、发货、使用、报废的全流程缺乏统一的信息化溯源管理。
(2)精准度难以保证
由于仪器使用过程中光源会出现衰减、试剂随着时间的变化会出现衰减,势必会影响检验的精准度,现行POCT行业中都是采用手工发现去上门服务,这样的模式效率低、难以有效及时发现和控制精准度。
(3)仪器、试剂孤岛
现行POCT行业对于仪器是否在使用、是否存在异常、试剂使用了多少等数据基本上都是根据销售量以及手工上门的方式采集整理,大大降低了工作效率和准确度。仪器、试剂发出去后基本上就成了一个信息孤岛,都需要大量的人为干预来管理。
(4)缺乏平台化思想
现行POCT行业对于POCT这样一套检验体系缺乏平台化战略思想,缺乏“业务的整合化”(从生产、仓管、发货、销售、使用、售后等)、“数据统一化”(生产、仓管、发货、销售、使用、售后统一一个数据库),因此很难有更高提升。
(5)数据难共享、难以支撑分级诊疗
现行市场上POCT设备难以采集病人的检验结果数据,因此在医联体、分级诊疗体系下病人转诊时候难以将检验结果快速、实时共享给协同的医疗机构,仍然是手工打印纸质报告由病人带过去的方式,这样的方式过于落后,在增加人力成本、时间成本的也给急重症病人救治耽误了一定的时间。难以有效支撑分级诊疗的落地和推广。
(6)渠道经销商管控市场手段落后
现行市场上POCT营销大多数采用的渠道营销方式,各级渠道经销商对于自身下属的仪器运行情况、试剂使用情况都需要人为手工上现场采集、整理,他们难以及时、便捷的了解自设下属的各类仪器、各种试剂、产品窜货的情况,缺乏一个及时有效的管理工具。
(7)企业管控渠道、区域市场手段落后
POCT企业也一样,对于渠道经销商的管理手段落后,对于仪器发出去后是否在客户使用还是在渠道经销商现场、对于各类渠道经销商客户使用情况、渠道间窜货情况都需要通过人为手工、电话沟通确认,精准性、及时性、全面性根本无法保障,将此以往,企业对市场控制能力会越来越弱。
(8)缺乏大数据分析挖掘理念
POCT从生产、仓管、发货、销售、使用、售后等都是宝贵的数据财富,现行POCT行业缺乏大数据挖掘理念,为企业生产、营销、管控战略提供有效依据,企业难以做大、做强。
发明内容
发明目的: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能够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缺陷的基于互联网的高通量快速诊断系统及方法。
技术方案:
本发明所述的基于互联网的高通量快速诊断系统,包括反应杯、生化分析仪、云平台和监管模块;其中:
反应杯:用于提供样本与试剂的反应场所,并且具有项目名称的数字化标识;
生化分析仪:用于实现试剂的加入、试剂与样本的反应、反应结果的检测、项目名称的识别,并与云平台之间进行通讯;
云平台:用于与生化分析仪和监管模块进行通讯,并进行数据分析和存储;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南京天纵易康生物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未经南京天纵易康生物科技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610526296.X/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