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智能印章有效
申请号: | 201610525717.7 | 申请日: | 2016-07-01 |
公开(公告)号: | CN106203055B | 公开(公告)日: | 2019-02-15 |
发明(设计)人: | 胡金钱 | 申请(专利权)人: | 胡金钱 |
主分类号: | G06F21/34 | 分类号: | G06F21/34;G06F21/64;B41K3/04;B41K3/62 |
代理公司: | 北京青松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特殊普通合伙) 11384 | 代理人: | 郑青松 |
地址: | 浙江省杭州市九环路9***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印章 电子公章 翻转机构 智能 公章 电子密码钥匙 一步进电机 电子印章 控制系统 盖章 转动 使用者需要 步进电机 锁止机构 芯片实现 外露 弹片 挡圈 解锁 上盖 下盖 印垫 章面 收缩 垂直 芯片 计算机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智能印章,其包括物理公章和电子印章;所述物理公章包括上盖、下盖、挡圈、翻转机构、锁止机构、第一步进电机和控制系统;所述电子印章包括USB HUB和与该USB HUB连接的电子密码钥匙芯片。当使用者需要使用物理公章时,控制系统控制第二步进电机转动,使得翻转机构解锁,然后控制第一步进电机转动,操作翻转机构旋转180度,此时印垫的章面朝下,并外露;此时,可以将智能印章平放在需要盖章的位置,垂直往下按,弹片往上收缩,即可以完成盖章;而且当需要使用电子公章时,可以将本智能印章的USB HUB连接于计算机,并通过电子密码钥匙芯片实现电子公章的功能;可见,本发明的智能印章将电子公章与物理公章集成到一起,方便了使用者使用。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智能办公设备领域,尤其涉及一种智能印章。
背景技术
随着计算机的发展与普及,纸质文件慢慢的在向电子文件转变,它可以节约资源,提高效率。具体的有纸质合同可以使用电子合同,纸质发票可以使用电子发票等。传统上,纸质合同、纸质发票上面需要加盖公章,以防止伪造,防止篡改等。在转换为电子文件后,对应的有以计算机加密技术为基础的电子证书、电子签名等技术,可以附加到电子文件上,以达到防止伪造,防止篡改的目的,已被大多数国家的法律所认可。
但纸质文件向电子文件的转变需要漫长的过程。目前,有的情况下可以使用电子文件,有的情况下则只能使用纸质文件。还有的在使用过程中,规定两种形式必须同时存在,在使用电子文件的情况下,同时以纸质文件留档备份。
电子公章目前还存在着一些使用场景上的限制,目前在PC端的使用比较成熟,将电子密码钥匙插到PC的USB端口上,即可使用。但如出差,也需随身携带,容易丢失。日益流行的在手机、PAD上办公,因为系统和接口的限制,也无法使用电子密码钥匙。
从前述场景可知,电子公章与物理公章的作用相同,都为防止伪造、防止篡改,但目前它们的使用是被割裂的,电子公章通常以电子密码钥匙的形式存在,物理公章仍为传统的物理公章,从使用到保管也并不一致,给企业带来很多困惑。
而且,在中国,盖章代表着该印章对应企业对文件的具有法律效力的授权或认可,所以公章的使用非常严肃。如果对公章的使用不能进行有效的监督管理,公章的保管人员私自在未经企业认可的文件上盖章,事后的补救措施往往只能是上升到法律诉讼,费时费力。给企业造成巨大损失。
发明内容
本发明目的是提供一种智能印章,其它将电子公章与物理公章集成到一起,方便了使用者使用。
本发明解决技术问题采用如下技术方案:一种智能印章,其包括物理公章和电子印章;
所述物理公章包括上盖、下盖、挡圈、翻转机构、锁止机构、第一步进电机和控制系统;
所述电子印章包括USB HUB和与该USB HUB连接的电子密码钥匙芯片;
所述下盖的底部开设有圆形开口,所述上盖的下端固定于所述下盖上;
所述挡圈为圆筒状,其位于所述圆形开口的正上方;所述挡圈的上端固定于所述上盖上,且其下端固定于所述下盖上;
所述翻转机构包括左转轴、右转轴、旋转上盖、旋转下盖、第一弹簧和印垫套;
所述左转轴可转动地设置于所述挡圈和下盖之间,并位于所述挡圈的径向的左侧;所述右转轴设置于所述挡圈和下盖之间,并位于所述挡圈的径向的右侧;
所述旋转下盖呈回转体状,所述旋转下盖的径向的两端分别固定于所述左转轴和右转轴,所述旋转下盖的下端位于所述下盖的圆形开口内;
所述旋转下盖上开设有容置第一弹簧的容置槽,所述第一弹簧设置于所述容置槽内;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胡金钱,未经胡金钱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610525717.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