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矿源腐植质微粉应用于果树病害的防治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1610524630.8 | 申请日: | 2016-07-06 |
公开(公告)号: | CN106718378A | 公开(公告)日: | 2017-05-31 |
发明(设计)人: | 辛衷瑜 | 申请(专利权)人: | 辛衷瑜 |
主分类号: | A01G13/00 | 分类号: | A01G13/00;A01G7/06;A01N61/00;A01P21/00;C09K17/40;C09K101/00;C09K109/00 |
代理公司: | 北京康信知识产权代理有限责任公司11240 | 代理人: | 赵囡囡,吴贵明 |
地址: | 100000 北京市东***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矿源 腐植质微粉 应用于 果树 病害 防治 方法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植物生长环境调节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矿源腐植质微粉果树病害防治剂用于果树的土壤有害成分的消减,改善土壤营养结构,促进果树健康生长和提高免疫力,以抵抗各种果树病害,如柑橘黄化病、山核桃干腐病等。
背景技术
目前,将含矿源腐植质的褐煤、泥炭土、草炭、腐泥等用于植物生长,现有技术主要是将其中的腐植酸的化学提取,然后配制腐殖酸盐活腐植酸复合肥。这些方法普遍存在资源利用率低,生产过程有污染。而且现有加工技术、方法和设备,一般只能将其加工到200目的颗粒,当作农业肥料的调节剂,使用量大,效果有限,产品附加值低。
本发明利用精细研磨技术,将泥炭土、褐煤、草炭经过低温常压干燥预处理后,加工到0.5-10微米,使其具有极强的生物活性,保持其原有有机质中的多种高分子官能团特性,形成大的比表面积、表面缺陷、电价位差,高效活化土壤,通过快速补充有益微量元素,改善其微环境,提高土壤生物、微生物的多样性,使果树健康生长并抵抗各种病虫害。
柑橘黄化病(黄龙病)在全世界大面积爆发,传染性强,尤其在中国染病的柑橘种植区达到千万亩以上,目前没有有效的防治方法,被公认为是世界性难题。现在我国各地的处理方法是砍伐并焚烧。通过矿源腐植质微粉果树病害防治剂的施用,在广西、广东、江西多地已经表现出显著的防治效果。
浙江临安等地,各地山核桃种植区均出现山核桃干腐病的现象,化学药剂喷洒方法能杀灭病菌却没有降低山核桃干腐病的病死速度。经施用矿源腐植质微粉果树病害防治剂,所用之处均显示病症明显好转,树干发青,树干不再流黑色液体,树叶变绿,挂果数量增多。等等。
通过大量应用实例发现,矿源腐植质微粉果树病害防治剂,纯天然,生物相容性好,可迅速进入土壤后分化,土壤有机质提高,生物种类增多,营养素齐全,用量少,使用过程无任何污染,果树生长状态显著优越。
发明内容
本矿源腐植质微粉果树病害防治剂的特征,包含以下组成部分:
1,含有机质60~88%以上的天然矿源腐植质包含于褐煤、泥炭、草炭、腐泥中,经低温常压干燥精细研磨加工到粒径10微米以下,500纳米以上,加入碱调节酸碱度,成品粒径低于20微米,融水性好,浇洒果树周围的土壤或喷洒植株,能显著促进果树健康生长、提高果树免疫力,有效抵抗病害。
2,含有机质60~88%以上的矿源腐植质与固体碱混合经低温常压下干燥机械研磨到粒径0.5-10微米,成品为粒径20微米以下的微细粉末,应用于果树生长土壤的改良,包含化学肥料、农药、除草剂残留引起的土壤酸化、板结、有机质下降、重金属活化、伴生、共生物种的减少这些现象的改善。
3,含有机质60~88%以上的矿源腐植质与固体碱混合经低温常压下干燥机械研磨到粒径0.5-10微米,成品为粒径20微米以下的微细粉末,应用于果树的健康生长抵抗病害。
4,含有机质60~88%以上的矿源腐植质须经预处理使水份含量为10-25%。
5,矿源腐植质微粉果树病害防治剂有机质含量大于65%。
本发明的基本技术特征是:
一、自然界中天然的矿源腐植质经冲击、破碎到粒径10微米以下,使其有机高分子官能团和丰富的微量元素效能提高,便于果树的吸收和利用;
二、依照土壤存在的酸化、板结,加入固体碱混合后研磨成混合物微粉,可调节土壤酸碱度和疏松度;
三、被破坏的土壤如存在营养元素的缺失,加入相应的天然矿物质混合后研磨成混合物微粉能快速均匀分化于土壤中便于果树吸收;
四、按照果树的生长特性,经检验后进行品质控制的矿源腐植质微粉作果树土壤生长环境的改良能提高果树的生长和免疫力;
五、所含的有机物和微量元素对微生物的繁殖能起到显著的催化和媒质作用;
四、矿源腐植质微粉果树病害防治剂可直接掺和到土壤中,也可溶于水浇灌,融水度较高;
五、矿源腐植质微粉果树病害防治剂有机质含量大于65%。
六、操作方法简单,对人体无害,可直接喷洒或融水浇洒。
实例一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辛衷瑜,未经辛衷瑜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610524630.8/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计算机网络教学实验装置
- 下一篇:一种动感仿真训练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