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玉米秆生物质颗粒燃料及其生产方法在审

专利信息
申请号: 201610523367.0 申请日: 2016-06-30
公开(公告)号: CN107557097A 公开(公告)日: 2018-01-09
发明(设计)人: 张强 申请(专利权)人: 爱诺威尔新能源科技(天津)有限公司
主分类号: C10L5/44 分类号: C10L5/44
代理公司: 暂无信息 代理人: 暂无信息
地址: 301700 天津市武清商*** 国省代码: 天津;12
权利要求书: 查看更多 说明书: 查看更多
摘要:
搜索关键词: 一种 玉米 生物 颗粒 燃料 及其 生产 方法
【说明书】:

技术领域

发明涉及一种生物质燃料及其生产方法,具体地说是一种玉米秆生物质颗粒燃料及其生产方法

背景技术

众所周知,我国是玉米秆花生产大国,有丰富的玉米秆资源。据国家发改委预测,2006年我国玉米秆花播种面积达8000万亩,按亩产玉米秆400公斤计算,年产玉米秆3200万吨。目前,在农村能源消费大多使用煤炭、天然气,大量的玉米秆在露天堆放,往往由于雨淋潮湿腐烂被废弃。这样,使大量的玉米秆资源白白浪费,又造成了农村环境脏乱差。近年来随着我国经济和社会的快速发展,我国石油资源的消耗也在快速增长,由于石油量逐年加大,石油对外依存度超过30%。预计到2010年我国石油供需缺口将达2亿吨,石油对外依存度将超过50%。与此同时,大量使用化石燃料所造成的温室效应和环境污染也变得越来越严重。因此,大力推广和应用以生物质资源利用为主的新能源技术正在迅猛发展。这对于弥补我国石油资源不足、提高国家能源战略安全、保障国民经济可持续发展和保护生态环境等均具有重要意义。目前,在玉米秆资源利用方面,有以玉米秆及农作物秸秆为主的秸秆气化技术,还没有以玉米秆为主要原料压缩成型的生物质颗粒燃料。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技术任务是提供一种玉米秆生物质颗粒燃料及其生产方法。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的玉米秆生物质颗粒燃料由玉米秆粉、玉米秆下脚料渣和锯末经机械加工而成。其中,玉米秆粉的重量比为20%-60%,玉米秆下脚料渣的重量比为30%-70%,锯末的重量比为10%。

本发明的技术任务是按以下方式实现的,该生产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玉米秆剪段:将收购的玉来杆用轧草机切成1.5厘米至2厘米的玉米秆段.

粉碎:将玉米秆段用粉碎机加工成35目至45目的玉米秆粉.

配料:将玉米秆粉、玉米秆下脚料渣、锯末按比例混合均匀。

上料:将上述混合均匀的原料通过风机送入熟料筒。

熟化:上述混合均匀的原料在熟料筒内不断搅拌均匀加温至30度-40度。

成型:上述加温后的原料通过成型制粒机,在温度142度-147度的条件下,挤压成型,成为长1.5厘米---2.0厘米,直径为0.7毫米的圆柱型颗粒。

利用该方法生产的玉米秆生物质颗粒燃料热效率高,其平均热值为每公斤4000千卡左右,以炉具燃烧效率为80%计,一公斤燃料可供热3200千卡,而原煤热值一般取每公斤5000千卡,煤炉效率一般在60%左右,一公斤原煤可供热3000千卡;易操作,点火容易,加料次数少,每天只需加料1-2次,而燃煤炉需加料6-7次;煤炉在燃烧过程中要排放大量地二氧化硫和烟尘,每天还要产生大量灰渣,而该生物质燃料不可燃成分含量很低,经过炉具充分燃烧后,只有少量的草木灰排出。草木灰又可以作为肥料直接还田,不会对环境造成危害。

具体实施方式:

实施例1:

玉米秆剪段:将收购的玉米秆用轧草机切成1.5厘米至2厘米的玉米秆段.

粉碎:将玉米秆段用粉碎机加工成35目至45目的玉米秆粉.

配料:按玉米秆粉的重量比为60%,玉米秆下脚料渣的重量比为30%,锯末的重量比为10%比例混合均匀。

上料:将上述混合均匀的原料通过风机送入熟料筒。

熟化:上述混合均匀的原料在熟料筒内不断搅拌均匀加温至30度-40度。

成型:上述加温后的原料通过成型制粒机,在142度-147度的温度下,挤压成型,成为长1.5厘米---2.0厘米,直径为0.7毫米的圆柱型颗粒。

实施例2:

玉米秆剪段:将收购的玉米秆用轧草机切成1.5厘米至2厘米的玉米秆段.

粉碎:将玉米秆段用粉碎机加工成35目至45目的玉米秆粉.

配料:按玉米秆粉的重量比为40%,玉米秆下脚料渣的重量比为50%,锯末的重量比为10%比例混合均匀。

上料:将上述混合均匀的原料通过风机送入熟料筒。

熟化:上述混合均匀的原料在熟料筒内不断搅拌均匀加温至30度-40度。

成型:上述加温后的原料通过成型制粒机,在温度142度-147度的条件下,挤压成型,成为长1.5厘米---2.0厘米,直径为0.7毫米的圆柱型颗粒。

以上所述仅是本发明的优选实施方式,应当指出,对于本技术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发明原理的前提下,还可以做出若干改进和润饰,这些改进和润饰也应视为本发明的保护范围。

下载完整专利技术内容需要扣除积分,VIP会员可以免费下载。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爱诺威尔新能源科技(天津)有限公司,未经爱诺威尔新能源科技(天津)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610523367.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专利文献下载

说明:

1、专利原文基于中国国家知识产权局专利说明书;

2、支持发明专利 、实用新型专利、外观设计专利(升级中);

3、专利数据每周两次同步更新,支持Adobe PDF格式;

4、内容包括专利技术的结构示意图流程工艺图技术构造图

5、已全新升级为极速版,下载速度显著提升!欢迎使用!

请您登陆后,进行下载,点击【登陆】 【注册】

关于我们 寻求报道 投稿须知 广告合作 版权声明 网站地图 友情链接 企业标识 联系我们

钻瓜专利网在线咨询

周一至周五 9:00-18:00

咨询在线客服咨询在线客服
tel code back_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