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智能垃圾桶及其上门服务的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1610518971.4 | 申请日: | 2016-07-01 |
公开(公告)号: | CN106044013B | 公开(公告)日: | 2018-05-01 |
发明(设计)人: | 杨小东;邱军;张建芳 | 申请(专利权)人: | 杨小东 |
主分类号: | B65F1/14 | 分类号: | B65F1/14;B65F1/16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安徽省阜阳市临泉县*** | 国省代码: | 安徽;3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智能 垃圾桶 及其 上门服务 方法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智能垃圾桶及其上门服务的方法。
背景技术
目前市场上使用的一种垃圾桶,起包括一桶体和一桶盖,桶盖上开设有开口,供垃圾投入,这种垃圾桶都是人工放置的指定的区域,用户需要倒垃圾的时候,首先要去寻找垃圾桶或者寻找这个指定的放置垃圾桶的区域,还需要将垃圾带到这个指定的区域,然后将带来的垃圾投入到垃圾桶中。这种垃圾桶完全被动式的服务,随着社会的高速发展,已经无法满足人们的需求。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克服现有技术之缺陷,提供了一种智能垃圾桶及其上门服务的方法,其具有主动、便捷、智能化、上门服务的特性。
本发明是这样实现的:一种智能垃圾桶,其包括:
一箱体,所述箱体的顶部设置一盖体,所述盖体可在箱体上打开或者闭合;
一电源模块,设置于所述箱体,电源模块为智能垃圾桶提供电源;
一中央处理模块,设置于所述箱体,中央处理模块用于数据的传输,处理、分析,其内装载有报警行为的规则;
一导航和定位模块,连接所述中央处理模块,所述导航模块为智能垃圾桶的运动提供路径导航、路径规划;
一网络模块,连接中央处理模块、导航和定位模块,所述网络模块用以连接客户端、网络中心,并分别用以向客户端传输数据、获取网络中心上的资源订单;
一动作模块,接收中央处理模块发出的指令,执行移动的命令,使智能垃圾桶的位置产出变化;
一智能障碍分析和穿越模块,连接至中央处理模块,用于道路障碍物的穿越、回避;
一重力感应模块,设置于所述箱体,感受智能垃圾桶内的垃圾的重量,并连接至中央处理模块。
进一步地,所述智能垃圾桶还包括一反馈模块,反馈模块用以反馈客户端的订单,用户的订单的填写的垃圾的类型和实际智能垃圾桶收到的垃圾类型是否有差别,以及差别的种类。
进一步地,所述电源模块包括太阳能电板和智能自助式充放电装置。
进一步地,所述动作模块包括设置于箱体上的智能轮子和智能腿。
进一步地,所述智能垃圾桶还包括一报警模块,连接至中央处理模块,报警模块根据外界的状况,对于符合报警行为的规则给予警告、声光联动;一语音、视频模块,设置于所述箱体,连接中央处理模块,语音、视频模块用以采集语音、视频。
另本发明还提供了一种智能垃圾桶上门服务的方法,其包括以下步骤:
S1:用户下定单,并将单据数据上传至网络中心;
S2:智能垃圾桶的网络模块到网络中心搜索已经列出的订单;
S3:智能垃圾桶根据自身的规格、型号对订单进行匹配,以确定是否领取订单;
S4:若不匹配,则放弃订单,并返回步骤S2;若匹配,则领取订单,进入下一步S5;
S5:中央处理模块通过网络模块接受订单,并分析订单的数据、地址;
S6:根据订单的信息,导航和定位模块进行路径规划,并将规划好的路径传输至中央处理模块;
S7:中央处理模块下达前往指令,驱动动作模块前往已经匹配成功的订单的用户所在的地址;
S8:智能垃圾桶到达用户所在地址后,语音、视频模块向用户询问,并核实用户与订单上的信息,以决定是否开启智能垃圾桶的盖体,让用户倒垃圾;
S9:如核实正确,则开启盖体;如核实有误,则拒绝开启盖体。
进一步地,在步骤S7中,如道路堵塞,则导航和定位模块将重新进行路径规划,并将新的路径规划传输至中央处理模块,中央处理模块决定是否选择新的路径规划前往用户所在地址。
进一步地,所述动作模块在平坦道路上选择使用智能轮,如果遇到楼梯或者不平坦的道路,则选择使用智能腿。
进一步地,所述智能垃圾桶还包括一报警模块,连接至中央处理模块,报警模块根据外界的状况,对于符合报警行为的规则给予警告、声光联动,报警模块始终开启。
进一步地,智能障碍分析和穿越模块中使用超声波、红外、雷达进行路障的探测。
进一步地,在步骤S8中,核实的信息包括订单的用户名,订单中垃圾的数量、重量、类别。
本发明用户的订单上传到网络中心,智能垃圾桶搜索与之匹配的订单,并前往用户所在地,同时智能垃圾桶到达用户所在地后,还需要对用户进行信息的核实,核实无误,用户才可以将垃圾倒入智能垃圾桶中,这一反客为主的服务方式打破传统的垃圾桶的设计思路,传统的设计是人去找垃圾桶,本设计中是智能垃圾桶在找人,前往用户所在地,思维方式,工作方式等大大改变了,节省了人们的时间。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杨小东,未经杨小东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610518971.4/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