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智能控湿控温喷雾烧烫伤治疗系统有效
申请号: | 201610518370.3 | 申请日: | 2016-07-04 |
公开(公告)号: | CN105999439B | 公开(公告)日: | 2018-03-16 |
发明(设计)人: | 朱新生 | 申请(专利权)人: | 广东美捷威通生物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A61M1/00 | 分类号: | A61M1/00;A61F13/02;A61M11/00 |
代理公司: | 广州嘉权专利商标事务所有限公司44205 | 代理人: | 胡辉 |
地址: | 510530 广东省广州市高新***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智能 控湿控温 喷雾 烫伤 治疗 系统 | ||
1.智能控湿控温喷雾烧烫伤治疗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智能控湿控温主机、真空泵、能将患者烧伤处湿度反馈到智能控湿控温主机的湿度传感器、储液瓶、一端与储液瓶内部连通的抽吸导管、用于贴附在患者烧伤处的引流敷料层、位于引流敷料层上表面的医用贴膜、雾化器、与雾化器的输出端连接的控温装置、能够将烧伤处温度反馈至控湿控温主机的第一温度传感器以及一端与控温装置内部连通的喷雾导管,所述抽吸导管的另一端直接或者间接与引流敷料层的三维互通结构连通,所述湿度传感器直接或者间接置入引流敷料层,所述喷雾导管直接或间接与引流敷料层的三维互通结构连通,所述第一温度传感器直接或者间接置入引流敷料层,还包括能将控温装置内温度反馈至控湿控温主机的第二温度传感器,所述第二温度传感器位于控温装置内部,所述抽吸导管通过至少一个盘体与引流敷料层的三维互通结构连通;所述喷雾导管通过至少一个盘体与引流敷料层的三维互通结构连通,所述盘体的端面上布置有连通其内部第一流道的多个斜通道,所述斜通道沿同一个圆周分布,斜通道上布置有多个阶梯槽,所述阶梯槽部分或者全部覆盖斜通道。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智能控湿控温喷雾烧烫伤治疗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医用贴膜四周往外延伸出引流敷料的范围后形成能贴在患者烧伤处边沿外侧皮肤表面的贴翼。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智能控湿控温喷雾烧烫伤治疗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抽吸导管和喷雾导管通过三通管以及盘体连接导管与同一个盘体连接后与引流敷料层的三维互通结构连通。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智能控湿控温喷雾烧烫伤治疗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湿度传感器和第一温度传感器分别安装在其相对应的盘体嵌在引流敷料层的一侧端面,湿度传感器和第一温度传感器通过蓝牙无线装置或者电导线与智能控湿主机连接。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智能控湿控温喷雾烧烫伤治疗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湿度传感器的电导线一端穿入抽吸导管后沿着抽吸导管向智能控湿控温主机延伸,在抽吸导管的中上部穿出抽吸导管后与智能控湿控温主机上的电导线通过接头连接,所述第一温度传感器的电导线一端穿入喷雾导管后沿着喷雾导管向智能控湿控温主机延伸,在喷雾导管的中上部穿出喷雾导管后与智能控湿控温主机上的电导线通过接头连接。
6.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智能控湿控温喷雾烧烫伤治疗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蓝牙无线装置包括位于盘体外表面的蓝牙发射器和位于智能控湿控温主机的蓝牙接收器。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智能控湿控温喷雾烧烫伤治疗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湿度传感器包括正极和负极,所述正极和负极之间形成湿度感应区。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智能控湿控温喷雾烧烫伤治疗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盘体的数量为2~5个,其中部分盘体通过盘体连接导管以及多通管并联后与抽吸导管连接,部分盘体通过盘体连接导管以及多通管并联后与喷雾导管连接,所述湿度传感器的电导线和第一温度传感器的电导线通过线缆接头并联在一根传感器线缆上后与智能控湿控温主机连接。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广东美捷威通生物科技有限公司,未经广东美捷威通生物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610518370.3/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开关电路以及多控串联谐振电路
- 下一篇:铅酸电池的充电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