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用于致动器的支撑装置、进气系统和飞行器有效
申请号: | 201610516098.5 | 申请日: | 2016-07-01 |
公开(公告)号: | CN107554804B | 公开(公告)日: | 2020-12-29 |
发明(设计)人: | 张凤;石娜;安赢 | 申请(专利权)人: | 空中客车简化股份公司 |
主分类号: | B64D41/00 | 分类号: | B64D41/00 |
代理公司: | 北京集佳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227 | 代理人: | 董敏;李新燕 |
地址: | 法国布*** | 国省代码: | 暂无信息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用于 致动器 支撑 装置 系统 飞行器 | ||
本发明涉及一种用于致动器的支撑装置。该支撑装置包括适于安装至固定结构的支撑单元、适于附接至致动器的壳体的附接单元以及单一枢轴,其中,附接单元经由单一枢轴可枢转地连接至支撑单元。根据本发明的支撑装置结构简单且操作稳定。本发明还涉及一种用于辅助动力装置的进气系统,其包括上述用于致动器的支撑装置。另外,本发明还涉及一种包括上述用于辅助动力单元的进气系统的飞行器。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用于致动器的支撑装置、包括该支撑装置的进气系统、包括该进气系统的辅助动力装置以及飞行器。
背景技术
本部分的内容仅提供了与本公开相关的背景信息,其可能并不构成现有技术。
在大、中型飞行器中通常设置有辅助动力装置(APU),以减少对地面(机场)供电设备的依赖。辅助动力装置是独立的动力装置,并且主要用于向飞行器独立地提供电力和压缩气体,例如,保证客舱和驾驶舱内的照明和空调。
外部气体经由进气系统的进气口进入进气系统的进气管道,然后流入辅助动力装置的进气室。进气系统除进气口和进气管道之外还包括用于打开或关闭进气口的活动板、铰接至活动板并且用于使活动板移动的致动器、以及用于致动器的支撑装置。
传统地,用于致动器的支撑装置包括对称地布置于致动器的相对两侧的两个独立的支撑部件,两个支撑部件分别通过独立的轴安装至致动器的两侧,因此轴以及支撑部件会受到基本相反的力或转矩,长时间的使用可能会导致轴的轴线彼此偏离,即,不共轴。在这种情况下,会不利地影响致动器围绕轴的平稳旋转。
因此,本领域中需要一种结构简单且操作稳定的用于支撑致动器的装置。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一个目的是提供一种用于致动器的支撑装置,其结构简单且操作稳定。
在本发明的一个方面中,提供一种用于致动器的支撑装置。该支撑装置包括适于安装至固定结构的支撑单元、适于附接至致动器的壳体的附接单元以及单一枢轴,其中,附接单元经由单一枢轴可枢转地连接至支撑单元。
在上述支撑装置中,由于附接单元经由单一枢轴可枢转地连接至支撑单元,因此致动器仅围绕单一枢轴旋转。如此,可以避免在使用两个枢轴时由于枢轴不同轴而导致的操作不稳定的问题。
优选地,在所述附接单元和所述支撑单元中至少一者与所述枢轴之间设置有套筒或轴承。通过设置套筒或轴承,可以减小对附接单元和/或支撑单元的磨损,以延迟其使用寿命。
可选地,所述套筒或轴承可以具有球形外表面。球形套筒或轴承可以为附接单元和/或支撑单元的运动提供多个方向的自由度。
在一个示例中,所述附接单元与所述致动器的壳体形成为一体,所述附接单元是从所述致动器壳体延伸的至少一个凸耳,所述至少一个凸耳中设置有用于接收所述枢轴的孔。该附接单元结构较简单。
在一个示例中,所述附接单元与所述致动器的壳体单独地形成,所述附接单元包括主体部、从所述主体部延伸的凸耳、将所述主体部紧固至所述致动器的壳体的紧固件,所述凸耳中设置有用于接收所述枢轴的孔。例如,所述紧固件为夹持件、箍、卡环、搭扣件、或绑带。该附接单元的设计灵活,具有较宽的适用性。
在一个示例中,所述附接单元包括第一构件和第二构件,所述第一构件和所述第二构件中的每一者均包括主体部、从所述主体部的一端延伸的凸耳和从所述主体部的另一端延伸的凸缘。所述凸耳中设置有用于接收所述枢轴的孔。所述凸缘中设置有用于接收螺栓的孔。在通过所述螺栓将所述第一构件紧固至所述第二构件之后,所述第一构件的所述主体部和所述第二构件的所述主体部夹持或包围所述致动器壳体的一部分。该附接单元单独制造,无需对致动器做出任何更改,因此,该附接单元可以适用于各种致动器。
优选地,所述第一构件和所述第二构件相对于所述致动器壳体的被夹持或包围的部分的中央轴线是对称的。第一构件和第二构件的结构对称,有利于附接单元的制造和装配。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空中客车简化股份公司,未经空中客车简化股份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610516098.5/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