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钻孔埋设测斜管的配套加固装置和方法有效
| 申请号: | 201610514413.0 | 申请日: | 2016-06-30 |
| 公开(公告)号: | CN105926568B | 公开(公告)日: | 2017-12-08 |
| 发明(设计)人: | 鲁传恒;陈荣彬;彭功勋;胡晓勇;洪冰;简焰坤;刘望平;马飞;富兴 | 申请(专利权)人: | 广州市市政工程设计研究总院 |
| 主分类号: | E02D1/00 | 分类号: | E02D1/00 |
| 代理公司: | 广州嘉权专利商标事务所有限公司44205 | 代理人: | 胡辉,庞学哲 |
| 地址: | 510060 广东***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钻孔 埋设 测斜管 配套 加固 装置 方法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用于工程检测监测技术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钻孔埋设测斜管的配套加固装置和方法。
背景技术
土体变形监测中,深层水平位移是非常重要的必测项目。理论上,通过在土体中埋设测斜管,判断深层土体的相对水平向变形,可以获知土体向临空面的位移和沿滑移面的深层位移,从而判断土体的稳定性。上述理论成立的前提是测斜管和其周围土体充分接触,两者的变形协调一致。
但是,在实际监测过程中,经常发现测斜管测得数据的规律性比较差,往往和表面位移监测的数据不一致,甚至两者相背离。分析表明,主要原因在于测斜管未和其周围土体充分接触,问题主要出在测斜管的埋设过程。测斜管的埋设过程大致如下:先在土体中钻孔至预定深度,然后插入测斜管,最后从管外侧往钻孔内灌砂填实。为确保测斜管顺利插到预定深度,一般钻孔直径都比测斜管略大;由于土层的变化,不同深度处土体的缩颈现象不一,部分砂层还可能在测斜管插入的过程中发生塌孔现象,总体而言,测斜管各深度处与土体的接触程度不一;同时,由于灌砂过程无法施加压力,灌入的砂主要靠自重向下迁移,在局部管与孔壁间孔隙狭窄处,容易发生堵塞。因此,实际操作中,往往测斜管埋入后,能从管侧灌入的砂量很少,致使测斜管最终未能和周围土体充分接触,而是分段、局部点接触。在此情形下,测斜管各个深度点将会在各种因素的作用下发生异常的相对位移,如:填入的砂受振动而部分突然下落;侧壁松散的土层突然塌落;某一深度的土体缩颈等等。与此同时,因为测斜管与其周围土体没充分接触,当土体发生变形时,测斜管有可能没相应反应或滞后反应,错过警报时机,带来安全问题。
为此,在土体变形实际监测项目中,往往只能将这一原本极为重要的参数指标作为参考指标,而用表面位移、沉降、裂隙扩张等其它指标来控制和判断;并且,在一些项目中,由于测斜数据的异常还导致误判和误报警,带来不必要的麻烦或损失。
由此可见,有效解决测斜管埋入后与土体之间的协调变形问题有很大的必要性。
发明内容
为解决上述问题,本发明提供一种钻孔埋设测斜管的配套加固装置和方法,其通过在测斜管外面包裹一层皮囊,在皮囊内灌入压浆,使土体的变形能有效传递给测斜管,同时不影响测斜管的刚度,从而确保测斜管和其周围土体协调变形,达到预期的监测效果。
本发明解决其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钻孔埋设测斜管的配套加固装置,包括可套设于测斜管外侧的皮囊,所述皮囊的底部密封,顶部敞口,皮囊的囊壁外侧沿纵向设置若干独立的、相互隔绝且具有弹性的囊条,各囊条内均具有空腔,每个囊条的顶部均设有密封嘴,密封嘴可用于对囊条抽气、灌浆、加压和密封。
进一步作为本发明技术方案的改进,所述皮囊沿纵向设有上下贯通的拉链,拉链向上拉时皮囊合上,向下拉时张开。
进一步作为本发明技术方案的改进,所述皮囊的底部形成尖端。
进一步作为本发明技术方案的改进,所述皮囊的内径与测斜管的外径相等。
进一步作为本发明技术方案的改进,所述皮囊为橡胶皮囊。
本发明还提供一种钻孔埋设测斜管的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S10.按预定长度预制皮囊和测斜管,皮囊可套设于测斜管外侧,所述皮囊的底部密封,顶部敞口,皮囊的囊壁外侧沿纵向设置若干独立的、相互隔绝且具有弹性的囊条,各囊条内均具有空腔,每个囊条的顶部均设有密封嘴,密封嘴可用于对囊条抽气、灌浆、加压和密封,所述皮囊沿纵向设有上下贯通的拉链;
S20.于测斜管埋设位置开设预埋孔至预定深度;
S30.拉开皮囊的拉链,将测斜管套入皮囊,并插入预埋孔;
S40. 测斜管就位后,打开各囊条的密封嘴,接上压浆泵,在低泵压下将浆体泵入囊条;注满后,关闭密封嘴。
进一步作为本发明技术方案的改进,还包括步骤S11. 检查皮囊是否破损,以及囊条是否处于初始的真空状态,若某囊条内有较多的气,打开其密封嘴,从底部向上挤压将气体排出。
进一步作为本发明技术方案的改进,步骤S20中,采用钻机于测斜管埋设位置开设预埋孔至预定深度。
进一步作为本发明技术方案的改进,步骤S30中,拉开皮囊的拉链,将第一节测斜管套入皮囊,拉链向上拉到第一节测斜管顶部位置,将该段套好皮囊的测斜管插入预埋孔中;采用束节连接下一节测斜管,然后一边向上拉拉链,一边将测斜管向钻孔内插入;按此方式逐节将测斜管连接后套入皮囊,并插入预埋孔。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广州市市政工程设计研究总院,未经广州市市政工程设计研究总院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610514413.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