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充电控制方法、装置、充电设备及电子设备在审
申请号: | 201610512769.0 | 申请日: | 2016-06-30 |
公开(公告)号: | CN107565620A | 公开(公告)日: | 2018-01-09 |
发明(设计)人: | 杨坤;杨晓星;李志杰 | 申请(专利权)人: | 北京小米移动软件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H02J7/00 | 分类号: | H02J7/00 |
代理公司: | 北京尚伦律师事务所11477 | 代理人: | 代治国 |
地址: | 100085 北京市海淀区清河***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充电 控制 方法 装置 设备 电子设备 | ||
技术领域
本公开涉及电子技术领域,尤其涉及充电控制方法、装置、充电设备及电子设备。
背景技术
使用某些充电器充电时,往往会遇到电容式触摸屏失灵,或者反应迟钝、甚至自行动作。其根本原因在于充电器设计陈旧或生产简配未对共模噪声进行有效遏制。
另外还有可能因为交流网路异常,如搭乘高铁动车,使用其交流220V插座充电,因为在于高铁动车从地面变电站获得750V直流供电,再通过电路设备转换为220V(50Hz)交流电至插座,在这一过程中由于列车本身的电机、继电器模块工作使得交流电供电异常,超出或者低于充电器工作要求,也会有可能出现触摸屏操作异常,甚至充电器不能持续稳定充电,使得充电器无法正常工作。
发明内容
为克服相关技术中存在的问题,本公开实施例提供充电控制方法、装置、充电设备及电子设备,通过改进充电器内部电路,隔绝共模噪声进入触摸屏设备的物理途径解决相关技术中存在的问题。
根据本公开实施例的第一方面,提供一种充电控制方法,所述方法包括:
检测并获取电池包的电量,所述电池包至少一个;
判断所述电池包的电量值与设定阈值的大小;
当判断出电池包的电量值不小于设定阈值时,开启第一控制开关,对待充电设备进行充电;或/和
当判断电池包的电量值小于设定阈值时,开启第二控制开关,对电池包进行充电。
可选的,所述当判断出电池包的电量值不小于设定阈值时,开启第一控制开关,对待充电设备进行充电,包括:
检测电池包的电量;
当检测到当前的电池包的电量不小于设定阈值时,开启第一控制开关,利用所述当前电池包对所述待充电设备进行充电。
可选的,所述当判断电池包的电量值小于设定阈值时,开启第二控制开关,对电池包进行充电,包括:
检测电池包的电量;
当检测到当前的电池包电量小于设定阈值时,开启第二控制开关,对电池包进行充电。
可选的,所述方法还包括:
逐个检测电池包的电量;
当检测到的电池包的电量不小于所述设定阈值时开启第一控制开关,利用所述当前电池包进行充电;
当检测到的电池包的电量小于所述设定阈值时开启第二控制开关,对所述电量小于设定阈值的电池包进行充电。
根据本公开实施例的第二方面,提供一种充电控制装置,所述装置包括:
检测模块,用于检测并获取电池包的电量,所述电池包至少一个;
判断模块,用于判断所述电池包的电量值与设定阈值的大小;
控制模块,用于当判断出电池包的电量值不小于设定阈值时,开启第一控制开关,对待充电设备进行充电;以及
还用于当判断电池包的电量值小于设定阈值时,开启第二控制开关,对电池包进行充电。
可选的,所述装置包括:
第一检测子模块,用于检测电池包的电量;
第一控制子模块,用于当检测到当前的电池包的电量不小于设定阈值时,开启第一控制开关,利用所述当前电池包对所述待充电设备进行充电。
可选的,所述装置包括:
第二检测子模块,用于检测电池包的电量;
第二控制子模块,用于当检测到当前的电池包电量小于设定阈值时,开启第二控制开关,对电池包进行充电。
可选的,所述装置还包括:
第三检测子模块,用于逐个检测电池包的电量;
第三控制子模块,用于当检测到的电池包的电量不小于所述设定阈值时,开启第一控制开关,利用所述当前电池包进行充电;
还用于当检测到的电池包的电量小于所述设定阈值时,开启第二控制开关,对所述电量小于设定阈值的电池包进行充电。
根据本公开实施例的第三方面,提供一种充电设备,包括多个控制开关、电池包,其中,第一控制开关与待充电设备的输入端相连接,第二控制开关与充电电源的输出端连接,所述电池包为一个或多个所述电池包的输入端与所述第一控制开关连接,所述电池包的输出端与所述第二控制开关相连接。
可选的,所述电池包为多个时,所述电池包并联联接,所述电池包在串联电路的每个支路上设置对应支路的控制开关。
可选的,所述电池包为一个时,所述电池包的两端分别于所述第一控制开关以及所述第二控制开关连接。
根据本公开实施例的第四方面,提供一种充电设备,包括所述的任意一充电控制装置。
根据本公开实施例的第五方面,提供一种电子设备,所述电子设备包括:
处理器;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北京小米移动软件有限公司,未经北京小米移动软件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610512769.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