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翻板式抛投吊具有效
申请号: | 201610510371.3 | 申请日: | 2016-06-30 |
公开(公告)号: | CN105947877B | 公开(公告)日: | 2017-09-01 |
发明(设计)人: | 程志磊;徐加峰;姜立志;刘德进;张宝昌;曲俐俐;付大伟;冯海暴;王翔;鞠鹏;冯甲鑫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交一航局第二工程有限公司;中交第一航务工程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66C1/16 | 分类号: | B66C1/16;B66C13/04 |
代理公司: | 青岛联信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37227 | 代理人: | 潘晋祥 |
地址: | 266071 山*** | 国省代码: | 山东;37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板式 抛投吊具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翻板式抛投吊具,具体地涉及一种双工字体透水框架翻板式抛投吊具。
背景技术
在航道整治工程中,为保障工程护滩、护底效果,能够更好的改善近底水流结构,在守护区域能够形成更好的消能护滩效果,通常会采用双工字体透水框架,其具有良好的稳定性、耐久性和经济性。
针对这种双工字体透水框架,专利CN1036631000A公开了一种双工字型透水框架专用吊具,用来对框架进行抛投。这种吊具由上桁架、下桁架组成,上桁架、下桁架组合成整体结构;上桁架包括上桁架框架、上桁架横梁、上桁架吊扣、上桁架限位环和套管;上桁架框架为工字钢焊接成的九宫格状框架,上桁架框架下方有两根上桁架横梁;每根横梁上方位焊接有两个上桁架吊扣、上桁架限位环;在上桁架框架固定有套管;下桁架包括下桁架框架、下桁架横梁、下桁架吊扣、下桁架限位环和导柱;下桁架框架为工字钢焊接而成九宫格状框架,下桁架框架下方有两根下桁架横梁;每根横梁上方焊接有两个下桁架吊扣、下桁架限位环;在下桁架框架固定有导柱。
专利CN1036631000A公开的这种吊具,在使用时,需要现场将双工字体透水框架,用绳子和吊具连接,完成抛投后,再将双工字体透水框架和吊具连接,进行抛投。所以这种抛投吊具工作效率低,造成了施工周期的加长。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解决现有技术存在的上述缺陷,提出了一种翻板式抛投吊具,具有工作效率高,施工方便的特点。
本发明是采用以下的技术方案实现的:一种翻板式抛投吊具,包括主框架和与主框架连接的脱钩框架,脱钩框架位于主框架上方;主框架为网格状的框架,在主框架上位于每一排网格的底部设有两块相对的翻板,翻板的一边与主框架的网格的一边铰接,翻板在位于两边网格的部位的上表面设有耳板,两边网格在靠里一侧的杆件的上表面设有导向管和下限位板,两边的每一个网格在靠里一侧的杆件的上表面中间部位设有套管。脱钩框架在两边的杆件底面设有与导向管配合的导向柱、与套管配合的导杆和与下限位板连接的上限位板。
作为优选地,主框架在两边的杆件上表面设有主框架吊耳。
作为优选地,脱钩框架在两边的杆件上表面设有脱钩框架吊耳。
作为优选地,主框架四个角的上表面设有叠放定位管,主框架四个角的下表面设有叠放定位柱。
作为优选地,主框架底部设有四个支撑腿。
作为优选地,耳板与导杆通过吊绳连接,吊绳一端连接在耳板上,另一端与套环连接,套环套在导杆上。
作为优选地,下限位板上设有导向槽,上限位板为底部设有连接孔的两块相对的竖直板,下限位板位于两块相对的竖直板之间,螺栓穿过所述连接孔和导向槽将下限位板和上限位板连接在一起。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
一:本发明通过翻板结构进行多个双工字体透水框架抛投,不需要将框架通过绳索与吊具连接,节约材料费用,施工操作简单、便捷,提供抛投施工效率。
二:本发明通过脱钩框架将脱钩用的导杆连接成一体,通过提起脱钩框架将导杆同步提起实现所有套环同步脱离,实现双工字体透水框架同步落下。
三:本发明的主框架与脱钩框架通过限位装置连接,并配有导向装置,实现上下框架上下左右的限位,使脱钩框架提升过程中保持水平。
附图说明
图1是主框架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脱钩框架的结构示意图;
图3是吊具的翻板未放下时的结构示意图;
图4是吊具的翻板固定部位的结构示意图;
图5是吊具的翻板放下时的结构示意图;
图6是限位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图7是限位装置的侧视图;
图8是多个吊具相连接的结构示意图;
图中:1翻板 2主框架 3主框架吊耳 4叠放定位管 5导向管 6下限位板 7耳板 8套管 9支撑腿 10叠放定位柱 11脱钩框架 12脱钩框架吊耳 13上限位板 14导杆 15导向柱 16限位装置 17吊绳 18套环 19螺栓 20导向槽 21双工字体透水框架。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发明做进一步说明。
如图1至图3所示,所述的翻板式抛投吊具,包括主框架2和与主框架2连接的脱钩框架11,脱钩框架11位于主框架2上方。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交一航局第二工程有限公司;中交第一航务工程局有限公司,未经中交一航局第二工程有限公司;中交第一航务工程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610510371.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活性炭生产设备
- 下一篇:一种电动扶梯辅助支撑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