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无人船一体化电动推进器有效
申请号: | 201610508113.1 | 申请日: | 2016-07-01 |
公开(公告)号: | CN107554738B | 公开(公告)日: | 2020-11-03 |
发明(设计)人: | 陈褒丹;刘琨;张育 | 申请(专利权)人: | 海南海大信息产业园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63H20/12 | 分类号: | B63H20/12;B63H20/14;B63H21/17 |
代理公司: | 海南盛亿专利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46005 | 代理人: | 陈景帅 |
地址: | 570228 海*** | 国省代码: | 海南;46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无人 一体化 电动 推进器 | ||
本发明公开一种无人船一体化电动推进器,包括支撑杆,支撑杆中部有可调节高度的套管及固定夹具,支撑杆下端有水下电动推进器,水下电动推进器由无刷电机、螺旋桨组成,电机采用密封包装,具有良好的防水防腐性能。支撑杆上端包含控制电路、转向控制机构。所述转向控制机构包括,外壳罩,控制电机,齿轮A,齿轮B,密封轴承,转台。本发明所具有的功能是,提供了一种一体化电动推进器可在无人船上提供推进力,同时可以对无人船进行方向操控。这种新型的电动推进器不仅结构简单,操作方便,而且使得原本人工操作的方式变为无人操作,可实现无人操作的自动转向,为中小型无人船提供了一款实用的船用推进器,同时减少了柴油机或汽油机对水面的污染。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无人船技术领域,更具体地说,是涉及一种应用于无人船的电动推进器。
背景技术
无人船作为海洋交通的重要组成部分,对于降低人工成本、节能降耗、减少事故、保障海事人员安全等方面具有重要的优点。目前应用于中小型船舶的转向舵主要还是依靠人工操作转向手柄的方法,本发明依此对转向舵进行改进,利用电机控制齿轮与转台的方式对转向舵进行操控,以达到对无人船实现转向的目的。这种控制方式简单灵活,并且能够精准的计算出转向角度,同时模块化的设计使得控制过程更加可靠,能在较短时间内完成无人船的快速转向。采用电动推进器替代柴油机与汽油机对水质环境的保护也有很大的作用。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克服现有无船转向功能单一的不足,提供一种一体化电动推进器,它能通过控制电机的转动带动齿轮与转台转动,以达到对无人船实现转向的控制。
本发明的目的是这样实现的:一种无人船一体化电动推进器,包括支撑杆,水下电动推进器,控制电路,转向控制机构。
所述支撑杆中部有可调节高度的套管及固定夹具。所述支撑杆为外固定支撑杆,内部有内转动轴。所述外固定支撑杆通过密封轴承与内部转动轴相连。
所述支撑杆下端有水下电动推进器,水下电动推进器由无刷电机、螺旋桨组成,电机采用密封包装,具有良好的防水防腐性能。
所述控制电路包括电源管理模块、无线通信模块、速度调节模块、转向控制模块。
所述转向控制机构包括,外壳罩,控制电机,齿轮A,齿轮B,密封轴承,转台。
所述控制电机轴与齿轮A连接,且齿轮A与齿轮B啮合,齿轮B与外固定支撑杆相连。转台与内转动轴、电机轴固定相连。当电机通电转动后,电机轴带动转台、齿轮A、外壳罩一同转动,转台带动内转动轴转动,以此达到水下电机的转动。
所述外壳罩通过密封轴承与固定支撑杆相连,以保证在外壳罩转动时外固定支撑杆不与之一同转动。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在于:
本发明的无人船一体化推进器采用简单灵活的机械装置,使得原本需要人工操控转动手柄的方式变为由控制电机控制转动的方式。在简化了控制方式的同时,使得转动更加精准,转动角度更大,转动角度计算更加精准。并且采用电池驱动的方式,也减少了柴油机或汽油机推进器对水体产生的污染。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无人船一体化推进器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发明无人船一体化推进器传动结构局部示意图。
图3为本发明无人船一体化推进器传动结构局部放大示意图。
图4为本发明无人船一体化推进器密封圈轴承安装位置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发明作进一步的描述。
参见图1-4,本发明的无人船一体化推进器,包括外壳罩1,外固定支撑杆2,水下电动推进器6,控制电路13。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海南海大信息产业园有限公司,未经海南海大信息产业园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610508113.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