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动物无害化处理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1610507951.7 | 申请日: | 2016-07-01 |
公开(公告)号: | CN107552530A | 公开(公告)日: | 2018-01-09 |
发明(设计)人: | 张俊杰 | 申请(专利权)人: | 郑州中宇环保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09B3/00 | 分类号: | B09B3/00;B09B5/00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450000 河南省郑州市高新区碧桃路*** | 国省代码: | 河南;4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动物 无害化 处理 方法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死亡的动物尸体处理的方法,尤其涉及一种动物无害化处理方法。
背景技术
动物在养殖的过程中,由于天气、疫病等原因存在一定的死亡情况。如果动物的死亡是由于疫病造成,不仅给动物的养殖造成巨大的影响,同时也可能危及人类的生活环境和健康,所以动物尸体的无害化处理,越来越得到社会的重视。目前对于死亡的动物一般采用深埋法、焚烧法或者化制法等工艺方法进行处理。采用深埋法对动物尸体进行处理,其无法完全消除污染源,有时还会污染地下水系,而且也需大量占用土地,其处理能力有限;而采用焚烧法处理动物尸体时,由于动物尸体本身含水率一般在60%以上,完全焚烧需要将水分完全蒸发,才能完全将有机质焚烧,需要大量的燃料才能进行处理,能耗大、燃烧产生的热量也无法利用,且在燃烧过程中还会产生大量有毒气体,这样不仅浪费资源且环境污染较严重;在采用化制法进行动物尸体的处理时,通常需要将动物尸体破碎后进行高温高压的蒸煮,该方法一方面需要对动物尸体破碎,易造成动物体内病菌的进一步外传,另一方面在高温高压的蒸煮过程中,会产生大量的废水,对这些废水的处理工艺复杂,设备成本较高。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就是解决上述的难题,提供一种动物无害化处理方法,其对动物尸体进行无害处理过程无需使用水,简化了无害处理步骤。
本发明的目的是通过如下的结构实现的,本项目的工艺有如下步骤:
(1)高温裂解
动物尸体的在300-600℃的温度下通过微波、干热风或电热管炙烤40-120分钟;
(2)油脂收集
在动物尸体高温裂解过程中,收集炙烤产生的油脂;
(3)肉干粉碎
将高温裂解后的动物尸体粉碎。
所述步骤(3)中破碎后的物料尺寸为20-30mm。
所述步骤(3)后还有如下步骤:
(4)物料洗涤
将粉碎后的物料进行清洗;
(5)脱油脂
在120-150℃的温度下煮制物料2-3小时,然后经挤压脱出物料中的油脂;
(6)酶解
在40-60℃的温度下,对脱去油脂后的物料进行酶解2-3小时;
(7)分类回收
酶解后的液体物料经过滤后,进行浓缩干燥形成蛋白胨粉末;
酶解后的固体物料以及步骤(4)清洗物料的水,在60-80℃的温度下,经12-24小时的发酵形成有机肥。
在所述步骤(1)高温裂解过程中,通过低温等离子对炙烤产生的气体进行净化。
本发明通过高温加热的方式,杀灭动物尸体中存留的有害病菌,在其无害处理过程中无需使用水,大大简化了无害化过程中的工艺处理步骤,也避免了对污水的处理。其次在对动物尸体的无害化处理过程中,无需预先对动物尸体进行分割,减少了病菌对外传播的可能。其三,在无害化过程中可以收集油脂,实现了资源的有效利用。最后,通过对无害化后的动物尸体进行深加工,进一步提高了对动物尸体中有益成分的回收,增加该专利方法的资源回收率。
具体实施方式
本发明的实施方式1包括如下步骤:
(1)高温裂解
完整的动物尸体通过微波的在500℃-600℃的温度下炙烤40-60分钟;通过低温等离子对炙烤产生的气体进行净化;
(2)油脂收集
在动物尸体高温裂解过程中,收集产生的油脂;
(3)肉干粉碎
将裂解后的动物尸体粉碎,破碎后的物料尺寸为20-30MM,可作为发酵肥,或水解蛋白的原料。
本发明的实施方式2包括如下步骤:
(1)高温裂解
完整的动物尸体通过在300℃-400℃的温度下的干热风炙烤60-120分钟,并将干热风通过风管插入动物尸体的腹腔内进行炙烤;干热风通过电热管加热空气后由鼓风机导入;通过低温等离子对炙烤产生的气体进行净化;
(2)油脂收集
在动物尸体高温裂解过程中,收集产生的油脂;
(3)肉干粉碎
将裂解后的动物尸体粉碎,破碎后的物料尺寸为20-30MM,可作为发酵肥,或水解蛋白的原料。
本发明的实施方式3包括如下步骤:
(1)高温裂解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郑州中宇环保科技有限公司,未经郑州中宇环保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610507951.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