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声音信号再输入型智能设备用耳机有效
申请号: | 201610507561.X | 申请日: | 2016-06-30 |
公开(公告)号: | CN106911978B | 公开(公告)日: | 2019-08-02 |
发明(设计)人: | 徐荥秀 | 申请(专利权)人: | 阿斯波特株式会社 |
主分类号: | H04R1/10 | 分类号: | H04R1/10 |
代理公司: | 北京三友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127 | 代理人: | 李辉;金玲 |
地址: | 韩国*** | 国省代码: | 韩国;KR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声音 信号 输入 智能 备用 耳机 | ||
本发明涉及声音信号再输入型智能设备用耳机,其为连接到智能手机或平板电脑等搭载有声音信号输入输出功能的智能设备(10)的耳机,从连接智能设备(10)与耳塞听筒(21)的导线提取声音信号而输入到智能设备(10)的麦克风(22)的输入端子(12),从而能够将在外部发生的音响及在智能设备(10)本身发生的音响高品质地再输入到智能设备(10)。通过本发明,在没有额外的装置的情况下,仅使用通常的外形及结构的耳机提取从智能设备(10)输出的声音信号,并简单地输入到该智能设备(10),能够将声音信号的提取及再输入过程中的损失及失真最小化。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连接到智能手机或平板电脑等搭载有声音信号输入输出功能的智能设备(smart device)10的耳机,从连接智能设备10与耳塞听筒(ear receiver)21的导线提取声音信号而输入到智能设备10的麦克风22的输入端子12,从而能够将在外部发生的音响及在智能设备10本身发生的音响高品质地再输入到智能设备10。
背景技术
安装有高性能处理装置、大容量存储装置及高清晰触摸屏的智能手机及平板电脑等的智能设备10已不仅仅是单纯的通信设备,它们还被利用为用于执行各种应用程序的多功能信息设备。
智能设备10通过小型轻量化而将电力消耗最小化并将便携性极大化,从而克服信息设备的使用时间及空间上的限制,而这样的小型化及轻量化是通过内置于智能设备10的处理装置及存储装置的集成化、以及例如在大部分的智能设备10中所采用的触摸屏这样的兼备输入和输出功能的整合型输入输出装置的应用而实现的。
目前上市的智能设备10在处理速度等方面具备与通常的台式计算机不相上下的性能,由此执行用于实现游戏或多媒体信息处理等各种功能的应用程序,因此一般也具备高品质的声音信号的输入及输出功能。
智能设备10的声音信号的输出及输入功能可通过自带的扬声器及麦克风而执行,但如上所述,随着智能设备10的小型轻量化,有时声音输入输出装置被省略或其输出不足,因此利用如图1所示的带麦克风22的耳机等的拆装型装置,作为相关的以往技术,可例举公开专利第2005-111273号。
如图1所示,包括公开专利第2005-111273号在内的以往的智能设备10用耳机具有如下结构:在连接有耳塞听筒21及麦克风22的导线的末端形成插头23而结合到智能手机等的智能设备10。
即为如下结构:由从智能设备10输出的声音信号驱动耳塞听筒21,且从麦克风22生成的声音信号被输入到智能设备10,因此耳塞听筒21和麦克风22在外形上被一体化为单一产品的耳机形态,但在电气驱动中具有完全独立的结构。
因此,在如图1这样的以往的带麦克风22的耳机中,仅仅执行耳塞听筒21单纯地输出从智能设备10发出的声音信号而麦克风22单纯地将使用者的声音等在外部发生的音响输入到智能设备10的功能,因此无法期待智能设备10的声音输出信号与输入信号之间的任何形态的相互作用。
这样的对输出的声音信号和输入的声音信号的分别处理会导致智能设备10的有效利用上的限制,例如在对于从智能设备10输出的音响进行将损失及失真最小化而录音或追加到录像物中等处理时受到限制。
即,假设在将从智能设备10发生的音响录音到相同的智能设备10的情况下,以从自带的扬声器或耳塞听筒21发送而传播到空气中的音响被输入到自带的麦克风或带耳机的麦克风22的方式被录音,由此导致音量及音质下降。
特别是,假设在用智能设备10执行游戏的同时执行视频捕捉应用程序,从而将游戏画面与在游戏执行中输出的音响一起录像或者由智能设备10执行视频摄影的同时播放收录在智能设备10的音乐文件而作为背景音乐嵌入等的情况下,尽管智能设备10本身具备优异的声音输入输出性能及处理性能,却不能将其充分地利用,由此导致所完成的声音及影像记录物也无法满足使用者的期待的严重的问题。
发明内容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阿斯波特株式会社,未经阿斯波特株式会社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610507561.X/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铅酸蓄电池密封胶及其制备方法
- 下一篇:到达时间差定位法及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