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用于提供关于无线接入点的引导信息的方法与设备有效
申请号: | 201610505110.2 | 申请日: | 2016-06-30 |
公开(公告)号: | CN107567048B | 公开(公告)日: | 2022-05-31 |
发明(设计)人: | 万玉权 | 申请(专利权)人: | 上海尚往网络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H04W24/08 | 分类号: | H04W24/08;H04W48/08 |
代理公司: | 北京唯智勤实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11557 | 代理人: | 陈佳 |
地址: | 201203 上海市浦东新区中国(*** | 国省代码: | 上海;3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用于 提供 关于 无线 接入 引导 信息 方法 设备 | ||
本申请的目的是提供一种用于提供关于无线接入点的引导信息的方法与设备;根据第一用户设备所检测的目标无线接入点的第一信号强度信息,以及所述目标无线接入点对应的信号强度分布信息,确定所述目标无线接入点对应的引导信息,其中,所述目标无线接入点在所述引导信息对应区域的第二信号强度信息高于所述第一信号强度信息;将所述引导信息提供至所述第一用户设备。与现有技术相比,本申请基于所述信号强度分布信息可以准确地给第一用户设备指示出所述目标无线接入点对应的强信号地区,基于可执行的所述指引信息,可以有效地解决第一用户设备在对应的所述目标无线连接网络信号强度弱时连网体验欠佳的问题。
技术领域
本申请涉及计算机领域,尤其涉及一种用于提供关于无线接入点的引导信息的技术。
背景技术
用户设备进行网络连接的过程中,网络的信号强度可以直接影响到用户的连网的成功率和上网体验,在一个无线接入点覆盖的范围内,各个区域的信号强度分布不同,使得同一个用户设备在不同区域连接上同一个无线接入点对应的信号强度存在差异,实际应用中,常出现用户设备成功连接上某一个无线接入点,却因为当前位置对应的信号强度弱而连网体验不佳的情况。现有技术中,若是当前无线接入点的信号强度弱,一般情况下,用户的解决方法只能是放弃连接该无线接入点,用户的连网体验欠佳。
发明内容
本申请的目的是提供一种用于提供关于无线接入点的引导信息的方法与设备。
根据本申请的一个方面,提供了一种用于提供关于无线接入点的引导信息的方法,包括:
根据第一用户设备所检测的目标无线接入点的第一信号强度信息,以及所述目标无线接入点对应的信号强度分布信息,确定所述目标无线接入点对应的引导信息,其中,所述目标无线接入点在所述引导信息对应区域的第二信号强度信息高于所述第一信号强度信息;
将所述引导信息提供至所述第一用户设备。
根据本申请的另一方面,还提供了一种用于提供关于无线接入点的引导信息的设备,包括:
第一装置,用于根据第一用户设备所检测的目标无线接入点的第一信号强度信息,以及所述目标无线接入点对应的信号强度分布信息,确定所述目标无线接入点对应的引导信息,其中,所述目标无线接入点在所述引导信息对应区域的第二信号强度信息高于所述第一信号强度信息;
第二装置,用于将所述引导信息提供至所述第一用户设备。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申请根据所述第一用户设备当前对应的目标无线接入点的第一信号强度信息和信号强度分布信息,为所述第一用户设备提供对应的引导信息,所述引导信息可以使得第一用户设备移动到比第一信号强度信息更强的第二信号强度信息对应的区域。在此,本申请基于所述信号强度分布信息可以准确地给第一用户设备指示出所述目标无线接入点对应的强信号地区,基于可执行的所述指引信息,可以有效地解决第一用户设备在对应的所述目标无线连接网络信号强度弱时连网体验欠佳的问题。
进一步,在所述第一用户设备对应的目标无线接入点从属于相应热点组的优选场景下,为所述第一用户设备提供的所述引导信息还可以将所述第一用户设备从所述目标无线接入点的第一信号强度信息对应的区域引导至该目标无线接入点、或是所述热点组其他无线接入点对应的第二信号强度信息对应的区域,使得所述第一用户设备可以在第二信号强度信息对应的区域接收到信号强度更强的无线接入点信号。在此,将所述第二信号强度信息对应的无线接入点扩大到所述目标无线接入点对应的热点组,使得提供给所述第一用户设备的引导信息的无线接入点的可选择范围更广,能够更高效地解决所述第一用户设备当前网络信号强度弱的问题,进一步优化了用户体验。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上海尚往网络科技有限公司,未经上海尚往网络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610505110.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