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电控锁芯及电控智能门锁有效
| 申请号: | 201610498955.3 | 申请日: | 2016-06-29 |
| 公开(公告)号: | CN105971407B | 公开(公告)日: | 2018-01-09 |
| 发明(设计)人: | 何锐;李利华 | 申请(专利权)人: | 西安金麦电子科技有限公司 |
| 主分类号: | E05B47/00 | 分类号: | E05B47/00;E05B15/00;E05B49/00 |
| 代理公司: | 北京轻创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11212 | 代理人: | 杨立 |
| 地址: | 710300 陕西省西安市*** | 国省代码: | 陕西;61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电控锁芯 智能 门锁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去掉机械锁孔的锁芯结构,具体涉及一种电控锁芯及电控智能门锁。
背景技术
现今市面上的机械锁芯存在着许多不可避免的问题,如易被复制,钥匙容易丢失,并且出门带一串钥匙总感觉不方便。即使智能锁已悄然流行,但是,多数的智能锁依然保留着机械锁孔,通过电控部分和机械锁芯各自独立来控制门锁的启闭。只要在门锁上保留有机械锁孔,就不可避免的要面对被技术性开锁的窘境,而目前上市场上出现的智能锁也未能突破机械锁孔这一难关,多数解决方案是在保留机械锁孔的基础上,另外增加了一套电控装置来完成门锁的启闭,其与机械钥匙是独立工作的,如果大门要完成锁芯的替换就必然要破坏原有的锁芯结构。
发明内容
本发明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一种电控锁芯及电控智能门锁。
本发明解决上述技术问题的技术方案如下:一种电控锁芯,其两端分别与门内开锁装置和门外开锁装置相连,其中部用于打开或关闭门锁部件,包括:
锁杆,所述锁杆呈圆筒状结构,其一端与所述门外开锁装置固定相连;
锁杆套管,所述锁杆套管的一端套接在所述锁杆的另一端且与之转动连接,所述锁杆套管的另一端与所述门内开锁装置相连;
通过自身转动来打开或关闭所述门锁部件的锁芯别扣,所述锁芯别扣套接在所述锁杆套管外且与之固定相连;
用于将所述锁杆和所述锁杆套管进行离合的卡接固定部,所述卡接固定部设置在所述锁杆和所述锁杆套管之间且分别与之卡接固定;
用于为所述卡接固定部提供动力的电机传动部,所述电机传动部安装在所述锁杆内;
控制部,所述控制部与所述电机传动部电连接。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本发明的锁芯结构采用电机传动部对锁芯的各个部件进行控制,锁芯整体采用纯电控形式,其尺寸和外观机械锁芯基本一致,能够和传统机械锁芯达到兼容,替换起来更加方便,去掉了机械钥匙孔,杜绝了窃贼技术性开锁的可能性;本发明通过将锁芯别扣固定在锁杆套管外,将锁杆套管与锁杆转动连接,可使锁杆和锁杆套管各自独立转动,互不影响,并通过卡接固定部将两者可离合的卡接固定,使两者实现了一体转动和分别转动这两种转动模式的切换。
在上述技术方案的基础上,本发明还可以做如下改进。
进一步,所述电机传动部包括第一电机传动部和第二电机传动部,所述第一电机传动部和第二电机传动部均安装在所述锁杆内且各自独立为所述卡接固定部提供动力;
所述控制部包括第一电路和第二电路,所述第一电路与所述第一电机传动部电连接,所述第二电路与所述第二电机传动部电连接。
采用上述进一步方案的有益效果是:通过设置第一电机传动部和第二电机传动部,两个电机传动部分别通过不同的电路控制,相互独立工作,互不影响,避免其中一个电机传动部发生故障而无法开锁的情况。
进一步,所述第一电机传动部和第二电机传动部均包括:
电机,所述电机的外部套接有电机套,所述电机固定安装在所述锁杆内;
电机转轴,所述电机转轴设置在所述电机的一端;
连管组件,所述连管组件套接在所述电机转轴外且与之滑动连接,用于使所述卡接固定部移动来控制所述锁杆和锁杆套管的离合。
采用上述进一步方案的有益效果是:通过设置与电机转轴滑动连接的连管组件,可使电机转轴在转动的时候,将连管组件沿电机转轴来回移动。
进一步,所述连管组件包括:
弹簧,所述弹簧套接在所述电机转轴外,所述电机转轴的外侧壁上设有卡凸,所述弹簧套接在所述卡凸上;
弹簧套,所述弹簧套套接在所述电机转轴外且与之滑动连接,所述弹簧的两端分别与弹簧套的内壁相连,所述卡凸位于所述弹簧套内;
弹簧套连管,所述弹簧套连管的一端一体连接在所述弹簧套远离所述电机的一端,所述弹簧套连管与所述弹簧套相连通,所述弹簧套连管在弹簧套的带动下可沿所述电机转轴轴向滑动;所述卡接固定部设置在所述弹簧套连管的外侧壁与所述锁杆之间,所述卡接固定部与所述弹簧套连管的外侧壁接触连接,所述弹簧套连管通过沿所述电机转轴来回滑动推动所述卡接固定部移动来控制所述锁杆和锁杆套管的离合。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西安金麦电子科技有限公司,未经西安金麦电子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610498955.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硅藻土基铁炭陶粒填料及其制备方法
- 下一篇:一种组装栅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