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退浆滚筒回转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610497390.7 | 申请日: | 2016-06-30 |
公开(公告)号: | CN105908424B | 公开(公告)日: | 2017-12-01 |
发明(设计)人: | 方泽波;邵宏炜 | 申请(专利权)人: | 浙江富昶针织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D06B23/00 | 分类号: | D06B23/00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312000 浙***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退浆 滚筒 回转 装置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印染设备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退浆滚筒回转装置。
背景技术
去除织物上浆料的工艺过程。棉、粘胶以及合成纤维等织物的经纱,在织造前大都先经过浆纱。浆料在染整过程中会影响织物的润湿性,并阻碍化学品对纤维接触。因此织物一般都先经退浆。棉织物退浆兼有去除纤维中部分杂质的作用;合成纤维织物有时可在精练过程中同时退浆。各类织物退浆的方法随浆纱所用的浆料而不同,常用的有下列四种方法。1.热水退浆法,织物浸轧热水后,在退浆池内保温堆置十多小时,使浆料溶胀而易于用水洗去,这种方法对于用水溶性的海藻酸钠、纤维素衍生物等为浆料的织物,有良好的退浆效果;2.碱液退浆法,淀粉在氢氧化钠(烧碱)溶液作用下能发生溶胀,聚丙烯酸聚合物在碱液中较易溶解,可利用精练或丝光过程中的废氢氧化钠溶液作退浆剂,浓度通常为10~20克/升;3.酶退浆法,主要用于分解织物上的淀粉浆料,退浆效率较高;4.氧化剂退浆法,有多种氧化剂可以适用。目前,常见的退浆方法都是将织物放入退浆滚筒中,退浆滚筒连续回转,实现织物的退浆。因为退浆滚筒的转速较低,常常要用到减速装置,通常使用的是减速器,但是常见的减速器较为庞大,而且成本较高。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退浆滚筒回转装置,实现退浆滚筒连续低速回转,结构合理,平稳性好,成本低。
本发明解决其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
一种退浆滚筒回转装置,它包括支承支座、驱动电机、输入轴、输出轴、输入支承轴承、转盘、第一行星带轮组件、第二行星带轮组件、圆带、固定带轮、从动带轮、退浆滚筒、锁紧螺母、滚筒支承,所述输入轴为中空轴,所述输入轴可转动设置在支承支座上,所述输入轴和支承支座之间设置有输入支承轴承,所述转盘同轴心安装在输入轴上,所述输出轴可转动设置在中空的输入轴上,所述退浆滚筒通过锁紧螺母安装在输出轴上,所述退浆滚筒可转动设置在滚筒支承内,所述固定带轮同轴心固定安装在支承支座上,所述从动带轮同轴心安装在输出轴上,所述固定带轮和从动带轮上都设置有第一圆槽和第二圆槽,所述第一行星带轮组件和第二行星带轮组件分别设置在转盘的两侧,所述第一行星带轮组件包括第一支座、第一支轴、第一上行星带轮、第一下行星带轮,所述第一支座安装在转盘上,所述第一支轴可转动设置在第一支座上,所述第一上行星带轮和第一下行星带轮分别同轴心设置在第一支轴的上端和下端,所述第二行星带轮组件包括第二支座、第二支轴、第二上行星带轮、第二下行星带轮,所述第二支座安装在转盘上,所述第二支轴可转动设置在第二支座上,所述第二上行星带轮和第二下行星带轮分别同轴心设置在第二支轴的上端和下端,所述第一上行星带轮和从动带轮的第一圆槽通过圆带连接,所述第二上行星带轮和从动带轮的第二圆槽通过圆带连接,所述第一下行星带轮和固定带轮的第一圆槽通过圆带连接,所述第一下行星带轮和固定带轮的第二圆槽通过圆带连接。
进一步地,所述转盘和输出轴之间设置有深沟球轴承。
进一步地,所述输出轴和中空的输入轴之间设置有滚动支承轴承。
进一步地,所述锁紧螺母和退浆滚筒之间设置有防松挡圈。
本发明和现有技术相比,具有以下优点和效果:驱动电机带动输入轴连续回转,转盘随输入轴回转,因为固定带轮固定在支承支座上,第一上行星带轮和第二上行星带轮既作公转运动,又作自转运动,通过圆带驱动从动带轮转动,实现减速转动,最后通过输出轴带动退浆滚筒连续回转。输入轴和支承支座之间设置有输入支承轴承,减少了输入轴和支承支座的磨损,有利于输入轴平稳地转动。输出轴和中空的输入轴之间设置有滚动支承轴承,起到了良好的支承作用,提高了输出轴的稳定性。转盘和输出轴之间设置有深沟球轴承,有利于转盘和输出轴相对转动。锁紧螺母和退浆滚筒之间设置有防松挡圈,防止退浆滚筒在转动时松开。本发明实现退浆滚筒连续低速回转,结构合理,平稳性好,成本低。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的结构示意图。
图中:1.支承支座,2.驱动电机,3.输入轴,4.输出轴,5.输入支承轴承,6.转盘,7.第一行星带轮组件,8.第二行星带轮组件,9.圆带,10.固定带轮,11.从动带轮,12.退浆滚筒,13.锁紧螺母,14.滚筒支承,15.第一圆槽,16.第二圆槽,17.第一支座,18.第一支轴,19.第一上行星带轮,20.第一下行星带轮,21.第二支座,22.第二支轴,23.第二上行星带轮,24.第二下行星带轮,25.深沟球轴承,26.滚动支承轴承,27.防松挡圈。
具体实施方式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浙江富昶针织科技有限公司,未经浙江富昶针织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610497390.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直驱洗衣机离合套机构及直驱洗衣机
- 下一篇:轴承故障专用听诊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