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现浇环形悬挑墩柱分次浇筑施工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1610495086.9 | 申请日: | 2016-06-27 |
公开(公告)号: | CN106049288B | 公开(公告)日: | 2017-12-29 |
发明(设计)人: | 张立德;黄毅;朱炯意;梁永祥;郭飞 | 申请(专利权)人: | 广州市第二市政工程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E01D21/00 | 分类号: | E01D21/00;E01D19/02 |
代理公司: | 广州凯东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44259 | 代理人: | 姚迎新 |
地址: | 510000 广东省广州***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环形 悬挑墩柱分次 浇筑 施工 方法 | ||
1.一种现浇环形悬挑墩柱分次浇筑施工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
(1)测量放样:承台顶板钢筋安装完毕混凝土浇筑前,对上部墩柱进行测量放线,利用测量仪器放出墩柱的纵横向轴线,从而确定墩柱底部外边线;
(2)墩柱预埋钢筋制作安装:现场施工人员根据施工钢筋大样图进行钢筋制作,然后根据测量班组的放线数据,采用临时钢筋固定环形悬挑墩柱预埋钢筋位置,并加设临时支撑,保证钢筋不弯曲变形;
(3)承台浇筑:墩柱钢筋预埋完成后进行承台浇筑,待承台浇筑完成,混凝土达到设计强度后,对墩柱根部混凝土进行凿毛,凿除表面的浮浆,并清理浮渣和碎屑;
(4)墩柱制作支架体系搭设:在承台浇筑完成、拆除模板后,开始搭设支架以辅助环形悬挑墩柱钢筋安装、模板安装和混凝土浇筑工序;
(5)上部钢筋安装:在上部钢筋安装前,通过计算机制图软件,绘制在钢筋安装过程中需要用到的辅助点,这些点包括用来钢筋定位、校核的关键点,同时提前规划钢筋安装顺序;在现场安装过程中,用铅锤和卷尺进行定位、校核;
(6)模板制作安装:模板制作时,先利用施工图纸,通过三维制图软件建立3D模型来模拟环形悬挑墩柱,提前了解墩柱模板制作的难点;在模板制作好后,对其进行分块编号;安装前,通过三维软件对模板安装班组进行交底,同时在电子图纸中确定模板安装的关键点;在现场模板安装过程中,利用铅锤、卷尺定位;模板底部与承台表面接触处,用木方或其他软质物填平嵌实以后浇筑墩柱砼;不同钢模板间利用高拉力对拉螺杆、高拉力螺母进行连接;模板安装结束后,测量组对其复测,平面位置、高程及垂直度满足要求后方能进行下一步施工;
(7)局部支顶架体系搭设:对于环形悬挑墩柱悬挑较大的部位,需对支撑模板的支顶架进行局部加强;搭设支顶架前,需计算未来浇筑混凝土产生的相关荷载,确定脚手架搭设方案;方案满足规范要求后,进行局部支顶架加强;
(8)墩柱混凝土浇筑:在原材料选择方面,选用配合比满足规范和设计要求的优质商品砼;对于环形悬挑程度较大,无法一次性浇筑成型的墩柱进行分次浇筑,施工缝应留在剪力较小且便于施工的部位;浇筑前提前确定位置,在混凝土浇筑时,以插入式振捣器为主、附着式振捣器为辅的方式进行振捣,墩柱砼采用泵送方法入模,需要多层浇筑时,其间歇时间最长不得超过砼初凝时间,砼的坍落度控制在规范要求的范围内;砼振捣器采用高频小直径插入式振捣器,振捣时快插慢拔,浇筑上层时插入式振捣器伸入到下层5-10cm,应防止模板受振动器影响而发生变形或碰撞模板、钢筋、预埋件,发现钢筋被踩踏或支撑件移位时,及时修正,严禁作业人员在钢筋上随意走动;同时考虑在局部角度突变较大处考虑在钢模板上开孔,开孔后采用插入式振捣器,保证振捣质量,浇筑完成后进行补全;振捣时间以底部气泡大部分排出为宜,严禁超振或漏振;
(9)养生:在砼浇筑完成收浆后应尽快洒水养护并用土工布或塑料薄膜覆盖,保持砼表面持续的润湿状态;砼浇水养护时间不少于7天,并设专人负责;
(10)拆模:对于无悬挑位置处,当砼抗压强度达到2.5Mpa时可以拆除;对于有较大悬挑位置处,应在混凝土强度达到100%设计强度后才可以拆除;模板拆除后,混凝土表面缺陷应及时进行修补,保证外观质量。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现浇环形悬挑墩柱分次浇筑施工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3)中,凿毛时注意对已预埋的墩柱钢筋进行保护。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现浇环形悬挑墩柱分次浇筑施工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4)中,支架搭设范围依据墩柱平面两个方向的尺寸来确定,在两个方向的最大跨度外0.5m-3m的范围搭设“回”字形支架。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现浇环形悬挑墩柱分次浇筑施工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8)中,每组墩柱砼材料选用同产地的砂石料和同规格的水泥。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现浇环形悬挑墩柱分次浇筑施工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8)中,在分次浇筑位置处,每次浇筑完成后,及时凿毛,清理浮浆、杂物,保证下次浇筑新旧混凝土有效粘结;在下次浇筑前,再次清理新旧混凝土接缝处,保证两次浇筑有效粘结,形成整体。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广州市第二市政工程有限公司,未经广州市第二市政工程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610495086.9/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