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用于高沸点高粘性油中去除混合水的方法与装置有效
| 申请号: | 201610494576.7 | 申请日: | 2016-06-30 |
| 公开(公告)号: | CN106118719B | 公开(公告)日: | 2018-01-19 |
| 发明(设计)人: | 马良;杨强;王依谋;许萧;李兵;张革松;刘安林;何梦雅 | 申请(专利权)人: | 华东理工大学 |
| 主分类号: | C10G33/00 | 分类号: | C10G33/00 |
| 代理公司: | 上海新天专利代理有限公司31213 | 代理人: | 龚敏 |
| 地址: | 200237 *** | 国省代码: | 上海;31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用于 沸点 粘性 去除 混合 方法 装置 | ||
1.一种用于高沸点高粘性油中去除混合水的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1)一次脱水:高沸点高粘性油和水的混合物进入一级或多级换热器与加热介质进行换热,油水混合物由脱水塔中部入口切向进入液体脱气旋流分离圆柱段,加热后的气态水从圆柱中心轴排气管流至脱水塔顶部;脱水塔利用沸点差异对油水混合物加热,初步分离;
(2)二次脱水:利用油水混合物旋流分离作用,脱水塔中液体脱气旋流分离圆柱段形成持续的旋流分离,形成中心轴的离心负压区,利用气体在不同压力的液体中溶解度差异使得溶解在油中的水蒸气向圆柱中心轴区域富集,从而对水蒸气的进一步分离,分离出液态水从圆柱中心轴排气管流至脱水塔顶部;
(3)三次脱水:利用闪蒸对油水混合物分离,离心负压分离后的混合油喷入底部闪蒸伞,水蒸气进一步从混合油中被闪蒸而出,形成三次脱水;脱水后的油由闪蒸伞与混合油脱水塔壁之间形成的环隙流道下沉至油相缓冲区,经聚集后由混合油脱水塔底部流出;
经本方法三次脱水后,除水率达到99%以上。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换热器为立式或卧式换热器。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混合油经脱水塔顶部流出的水气进入一级或多级换热器与冷却介质进行换热,冷却至液态,送入后续设备使用;混合油脱水塔底部流出的油经泵输送至后续方法设备。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该方法换热器中加热介质是高温循环油,冷却介质是低温循环油。
5.根据权利要求1一种用于高沸点高粘性油中去除混合水方法采用的装置,该装置包括:
利用加热介质将油水混合物中液态水加热至气态的加热换热器;
与加热换热器连接的脱水塔,内部设有分离油水混合物中气相和液相的液体旋流脱气圆柱段,与该液体旋流脱气圆柱段连接的将油水混合物中少量气态水分离的闪蒸伞;闪蒸伞下方设有用于聚集油相的油相缓冲区;
利用冷却介质将气态水冷却至液态水的冷却换热器,该冷却换热器与脱水塔顶部连接。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液体旋流脱气圆柱段是串联或并联。
7.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闪蒸伞位于脱水塔下部,闪蒸伞的下端直径与脱水塔的直径比为0.6~0.9。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华东理工大学,未经华东理工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610494576.7/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线条快速擦除方法及其系统
- 下一篇:分火器(F3)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