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复合微针测试治具有效
申请号: | 201610494138.0 | 申请日: | 2016-06-29 |
公开(公告)号: | CN107543943B | 公开(公告)日: | 2020-03-17 |
发明(设计)人: | 易博;杨慧萍;谭周强;董文利;陈新福;张柳咏;刘帅;高云峰 | 申请(专利权)人: | 大族激光科技产业集团股份有限公司;深圳麦逊电子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G01R1/067 | 分类号: | G01R1/067 |
代理公司: | 深圳市世联合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44385 | 代理人: | 汪琳琳 |
地址: | 518000 广东省深***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复合 测试 | ||
本发明涉及PCB测量治具技术领域,公开了一种复合微针测试治具,该治具采用上模和下模组合而成,所述上模和下模都包括针盘和线盘,两者均采用纤维板层依次平行设置并叠放在一起;所述针盘上设置有用于测试的钢针和用于定位的PCB对位PIN,所述针盘上还设置有用于固定支撑的固定支柱;所述固定支柱上设置有分层块,用于将相邻两层的纤维板层分隔开;所述线盘上设置有套管型的弹簧线,其一端连接钢针,另一端与牛角固定,牛角固定在外围的牛角边框条上。本发明的整体结构简单、通用性强,成本低廉,治具的制作周期短,节约人力成本,还能提高复合类治具的测试能力。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PCB测量治具技术领域,更具体的说,特别涉及一种复合微针测试治具。
背景技术
PCB的中文名称是印刷电路板,是电子元器件安装的载体,也是电子元器件电气连接的提供者,因此PCB是很重要的电子部件。为了保证使用PCB的产品其质量有绝对的保障,PCB制作完毕后的测试工作至关重要。
现有普通复合治具结构,不能使用直径小于0.12mm钢针,随着PCB板的不断发展,制作工艺受限,普通的二线式测试已无法满足要求,大量PCB生产厂家要求针对一些重要部分线路做四线式测试,保证PCB测试的精度。因此对测试治具的针型要求更小,钢针直径需达到微型针(直径为0.1mm及以下针型),针对一些焊盘小,在一个小焊盘上要设两根针,设针时两根针不短路,高密度的PCB板采用普通现有针型治具不能测试,必须使用微型针的测试治具才能达到良好的测试效果,目前现有的微针四线高精微针治具成本非常高、制作工艺复杂,使用率低,所以必须降低微型针的治具成本。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针对现有技术存在的技术问题,提供一种复合微针测试治具,整体结构简单、通用性强,成本低廉,治具的制作周期短,节约人力成本,还能提高钢针的测试能力。
为了解决以上提出的问题,本发明采用的技术方案为:
一种复合微针测试治具,该治具采用上模和下模组合而成,所述上模和下模都包括针盘和线盘,两者均采用纤维板层依次平行设置并叠放在一起;
所述针盘上设置有用于测试的钢针和用于定位的PCB对位PIN,所述针盘上还设置有用于固定的固定支柱;所述固定支柱上设置有分层块,用于将相邻两层的纤维板层分隔开;
所述线盘上设置有套管型的弹簧线,其一端连接钢针,另一端与牛角固定,牛角固定在外围的牛角边框条上。
所述针盘的纤维板层包括3mm纤维板A、0.3mm纤维板B、4mm纤维板C和0.5mm纤维板D,其由上至下依次设置有第一纤维板A、第一纤维板B、第一纤维板C、四层第一纤维板D、第二纤维板B、第二纤维板A、第三纤维板B和第三纤维板A;
所述线盘的纤维板层包括4mm纤维板C、3mm纤维板A和10mm纤维板E,所述线盘与针盘的纤维板层平行设置,其由上至下依次设置有第二纤维板C、四层第四纤维板A和纤维板E;第二纤维板C位于第三纤维板A下方,两者之间还设置有两层第二纤维板D。
所述固定支柱安装在第一纤维板A、第一纤维板B、第一纤维板C、四层第一纤维板D、第二纤维板B、第二纤维板A、第三纤维板B和第三纤维板A上的通孔内;所述固定支柱的外表面设置有5层的分层块,四层第一纤维板D之间、以及四层第一纤维板D的顶层和底层分别与第一纤维板C、第二纤维板B之间通过分层块分隔开;所述固定支柱外表面还加工有台阶,将所述第三纤维板A与第三纤维板B分隔开。
所述第二纤维板B和四层第一纤维板D的底层之间并位于第二纤维板B上还设置海绵,用于卡住所述钢针。
所述分层块的高度为3mm,所述海绵的厚度为1.5mm。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大族激光科技产业集团股份有限公司;深圳麦逊电子有限公司,未经大族激光科技产业集团股份有限公司;深圳麦逊电子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610494138.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