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基于BIM技术的整体装配式建筑的外挂板施工方法有效
| 申请号: | 201610489933.0 | 申请日: | 2016-06-29 |
| 公开(公告)号: | CN106121249B | 公开(公告)日: | 2018-04-06 |
| 发明(设计)人: | 刘佳;黄良;唐乐 | 申请(专利权)人: | 成都建筑工程集团总公司;成都市第六建筑工程公司 |
| 主分类号: | E04G21/14 | 分类号: | E04G21/14 |
| 代理公司: | 四川力久律师事务所51221 | 代理人: | 熊晓果,王芸 |
| 地址: | 610000 *** | 国省代码: | 四川;51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基于 bim 技术 整体 装配式 建筑 外挂 施工 方法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建筑施工技术,特别涉及一种基于BIM技术的整体装配式建筑的外挂板施工方法。
背景技术
整体装配式建筑因其工业化程度高、有效减少资源浪费、工人劳动强度低、大量减少建筑用工、适用性广、符合绿色建筑要求等特点,逐渐被各地推广应用。外挂板是整体装配式建筑中的重要构件,在平行拼接的外挂板之间的连接处为后浇段,在板面相互垂直的外挂板拼接处为边缘构件,后浇段及边缘构件均为现场浇筑。
后浇段和边缘构件作为外挂板的约束端,在抗震构造中起到至关重要的作用,其施工质量不容小觑;如按照普通现浇竖向构件的施工顺序,应在钢筋绑扎成型后支模并浇筑混凝土,但在整体装配式建筑中常规的施工顺序并不可行,因后浇段或边缘构件的钢筋绑扎成型后再吊装外挂板,后浇段或边缘构件的竖筋和箍筋均会阻挡外挂板上外露的水平锚筋进入后浇段或边缘构件。
为了避免这种情况的发生,现阶段常用的两种施工方法是:
一、首先进行后浇段及边缘构件内的竖筋焊接,然后吊装外挂板并校正固定,安装绑扎U型开口箍筋,在开口箍筋的开口处安装绑扎封闭对拉筋,经隐蔽验收合格后支模并浇筑混凝土;此方法在后浇段及边缘构件内竖筋焊接完成后再吊装外挂板,此时因竖筋自由端较长,稳定性差,外挂板就位时难免因碰撞造成竖筋变形,从而影响后浇段及边缘构件的钢筋绑扎成型质量;另外,使用开口箍筋不利于抗震要求,故采用封闭对拉筋进行弥补,但其整体性仍不及封闭箍筋,且钢筋使用量大于封闭箍筋,造成浪费;
二、首先进行后浇段及边缘构件内的竖筋焊接,然后吊装外挂板并校正固定,安装绑扎“[”型开口箍筋,焊接开口箍筋形成封闭箍筋,经隐蔽验收合格后支模并浇筑混凝土;此方法虽然将相对两个“[”型箍筋搭接并焊接成封闭箍筋,能满足抗震要求,但将使用大量的焊接材料,耗费大量的焊接工时,成本过高。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克服现有整体装配式建筑中的外挂板施工时,为了避免后浇段或边缘构件的竖筋和箍筋阻挡外挂板上外露的水平锚筋进入后浇段或边缘构件,目前采用的施工方法存在外挂板的整体强度不够或施工成本过高的问题,提供一种基于BIM技术的整体装配式建筑的外挂板施工方法,该施工方法安装的外挂板抗震性能好、保证钢筋绑扎成型质量,且不增加多余材料成本和工时,具有较大优势。
为了实现上述发明目的,本发明提供了以下技术方案:
一种基于BIM技术的整体装配式建筑的外挂板施工方法,其步骤如下:
(1)外挂板吊装到位并进行临时固定,调整垂直度;
(2)外挂板锚脚灌浆;将外挂板与施工好的楼板连接;
(3)在后浇段和/或边缘构件范围内安装箍筋,并将箍筋与外挂板临时固定,所述箍筋为封闭矩形箍筋;
(4)在箍筋范围内进行竖筋安装,并根据楼层高度连接加长竖筋的长度;
(5)重新定位后浇段和/或边缘构件的箍筋位置,然后进行箍筋绑扎、重新固定;
(6)进行后浇段和/或边缘构件范围内的钢筋隐蔽验收,合格后采用模板支撑;
(7)进行后浇段和/或边缘构件处的混凝土浇筑。
该整体装配式建筑的外挂板施工方法,外挂板吊装就位并校正、固定后才进行后浇段及边缘构件的箍筋和竖筋安装,并且在竖筋加长后,对箍筋的位置进行重新定位,保证钢筋绑扎成型的质量;后浇段及边缘构件的箍筋为封闭矩形箍筋,保证浇筑后的整体强度,抗震性能好;不增加任何多余成本,不耗费任何多余工时,符合绿色施工要求。
作为优选,步骤(3)中的箍筋由下至上分别绑扎在相邻外挂板外漏的水平筋上,且每个箍筋水平布置;所述箍筋通过铁丝临时固定。通过铁丝临时固定的箍筋,为后续的竖筋安装提供限位框和参考点位,减少钢筋外漏,使后续浇筑混凝土提供有利条件。
作为优选,步骤(4)中竖筋加长时采用直螺纹连接套筒连接。直螺纹连接套筒连接的竖筋质量满足《钢筋机械连接通用技术规程》JGJ107中相关要求。采用直螺纹连接套筒连接的钢筋适用于承受拉、压双向作用力,保证本方案中的竖筋质量,使得外挂板的后浇段和边缘构件浇筑后的整体强度好、抗震性能强。
作为优选,步骤(5)中重新定位箍筋位置时,从下至上依次解除临时绑扎物件,然后按设计要求重新定位箍筋的位置,然后重新对竖筋和箍筋进行绑扎和固定。在竖筋安装完后,对箍筋的位置进行重新定位和调整,保证箍筋的位置和稳定性满足设计的要求。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成都建筑工程集团总公司;成都市第六建筑工程公司,未经成都建筑工程集团总公司;成都市第六建筑工程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610489933.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茶具(容系列)
- 下一篇:杯子(此间有竹‑单体)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