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适用于窄缝的微量点胶装置及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1610488894.2 | 申请日: | 2016-06-24 |
公开(公告)号: | CN105903642B | 公开(公告)日: | 2018-04-13 |
发明(设计)人: | 张勤;吴锐奇;青山尚之 | 申请(专利权)人: | 华南理工大学 |
主分类号: | B05C5/02 | 分类号: | B05C5/02 |
代理公司: | 广州粤高专利商标代理有限公司44102 | 代理人: | 何淑珍 |
地址: | 510640 广***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适用于 微量 装置 方法 | ||
1.一种适用于窄缝的微量点胶装置,包括驱动机构、移液针调整机构、微管调整机构,其特征在于:
所述的驱动机构包括支撑架(11),安装在支撑架(11)上的旋转马达(10)、联轴器(9)、偏心轮机构(8)和与偏心轮机构(8)连接的移液针安装板(7),所述旋转马达(10)的输出端通过联轴器(9)与偏心轮机构(8)驱动连接;
所述的移液针调整机构包括安装在移液针安装板(7)上的移液针夹持器(1)和夹持固定在移液针夹持器(1)上的移液针(2);
所述的微管调整机构包括微管支架(4)、固定在所述微管支架(4)上的微管(3),所述的微管支架(4)包括具有x、y、z方向移动功能的微小调整模块(26)和设置在微小调整模块(26)上的姿态调整部件(27);
所述移液针夹持器(1)包括外壳(18)、设置在所述外壳(18)空腔中的夹持轴(21)、凸字形内套筒(20)、下套筒(17)、上套筒(23)和压缩弹簧(19),所述外壳(18)的空腔中设置有隔板(31),隔板(31)中心设置有与所述的夹持轴(21)中部滑动配合的导向孔,所述的夹持轴(21)的上下两端对称设置有锥形夹持部(33),内部沿轴线设置有穿插移液针(2)的通孔;所述的下套筒(17)、上套筒(23)为内设锥形通孔的Y形柱状结构,分别与夹持轴(21)两端的锥形夹持部(33)相配合;所述内套筒(20)套在夹持轴(21)上;所述压缩弹簧(19)套在内套筒(20)的小端上,其一端与内套筒(20)的阶梯面接触,另一端与外壳(18)内腔中的阶梯面相接触;所述内套筒(20)的大端端面在压缩弹簧(19)作用下紧抵于上套筒(23)的阶梯面,所述下套筒(17)的阶梯面在压缩弹簧(19)作用下紧压于外壳(18)下端面,所述的上套筒(23)的上端面与外壳(18)的止位端板(32)之间嵌入有中空的T形挤压块(22)。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适用于窄缝的微量点胶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的驱动机构传动部件为偏心轮机构(8)和联轴器(9),所述偏心轮机构(8)包括偏心轮(14)、从动轴(15),所述从动轴(15) 固定安装在偏心轮(14)上,所述从动轴(15)通过联轴器(9)与旋转马达(10)相连接,移液针安装板(7)上设置有与所述偏心轮(14)相配合的圆孔。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适用于窄缝的微量点胶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偏心轮(14)上设置多个偏心距不同的从动轴安装孔。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适用于窄缝的微量点胶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锥形夹持部(33)包括三块相互间隔一定间隙的弹性夹片,各弹性夹片在所述下套筒(17)、上套筒(23)的锥形通孔作用下实现对移液针(2)的收拢夹紧和松开。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适用于窄缝的微量点胶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移液针夹持器(1)用于夹持和调节移液针(2),移液针夹持器(1)中的移液针(2)的伸出长度可调,移液针(2)伸出微管(3)的长度高于窄缝的深度1-2mm。
6.根据权利要求 1所述的适用于窄缝的微量点胶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微管调整机构为可移动式,所述姿态调整部件(27)固定安装在上述微小调整模块(26)的前端,所述微管(3)固定在所述姿态调整部件(27)上。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适用于窄缝的微量点胶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姿态调整部件由上至下依次包括微管夹紧部(28)、球冠(29)和高度可调的三个支撑柱(30),通过调整三个支撑柱(30)的高度,调节微管(3)绕x、y轴的转动姿态。
8.一种采用权利要求1至7中任一项所述适用于窄缝的微量点胶装置的点胶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步骤:
1)选择移液针(2),根据窄缝高度选择移液针(2)的长度,根据窄缝宽度和胶液黏度,选择移液针(2)先端的直径,移液针(2)先端直径为窄缝宽度的1/2~2/3倍;
2)安装移液针(2),用移液针夹持器(1)夹持移液针(2),使移液针(2)垂直于窄缝面(12),同时调整移液针(2)的伸出长度,移液针(2)伸出微管的长度大于窄缝高度1~2mm;
3)选择微管(3),根据移液针(2)末端的直径选择微管(3)的内径,微管(3)内径大于移液针进入胶液内直径的3到5倍,用注射器或者利用微管(3)的毛细现象吸附胶液,微管(3)内的液柱高度大于移液针回程的液窝深度;
4)调节微管(3)位置及姿态,先将内附胶液的微管(3)安装固定在姿态调整部件(27)上,姿态调整部件(27)通过支撑柱(30)调节微管(3)的姿态,使微管(3)垂直于窄缝面(12),接着通过微小调整模块(26)调节微管(3)的位置,使微管(3)的轴中心线与移液针(2)的轴中心线重合,同时调整微管(3)下端面与窄缝结构(16)最顶端的距离为1mm~2mm;
5)根据移液针(2)先端的初始及终点位置选择从动轴对应的安装孔:先调节移液针(2)先端的初始位置,使移液针(2)先端与窄缝面(12)重合;接着移动移液针(2)先端至微管(3)内且距离微管(3)下端口1-2mm处作为终点位置;根据移液针(2)先端的初始位置和终点位置选择合适的从动轴安装孔来确定移液针(2)的往返行程;
6)旋转马达(10)通过偏心轮机构(8)控制移液针(2)穿出内附胶液(5)的微管(3),移液针(2)先端吸附微小液滴(13),当移液针(2)先端靠近窄缝面(12)时,移液针(2)先端的微小液滴(13)与窄缝面(12)接触,微小液滴(13)涂在窄缝面(12)上,移液针(2)离开窄缝面(1)后,微小液滴(13)一部分残留在窄缝面(12)上,实现窄缝的微量点胶。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华南理工大学,未经华南理工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610488894.2/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面料上胶装置
- 下一篇:改进的水旋喷漆室排风系统